湖口湘軍水師大營失去舢板戰隊護衛,遭太平軍輕舟火攻而大敗

1855年1月29日,蕭捷三第二次率湘軍水師中的舢板輕舟衝入鄱陽湖後,石達開迅速命人封鎖了鄱陽湖出口,停泊於湖口江面的湘軍水師主力失去了舢板輕舟的協調作戰,形勢十分危險。曾國藩自然十分清楚湘軍水師主力失去舢板輕舟護衛的嚴峻性,不過因為湘軍水師已經對湖口江面的太平軍水營進行了清除,曾國藩還是覺得暫時不致於出現什麼大的風險。湘軍水師在等待蕭捷三部隊的消息,而他的船隊卻遲遲不出鄱陽湖。石達開沒等曾國藩反應過來,便率先發起偷襲。當天夜裡,太平軍出動數十隻微型快船,在夜色的掩護下,攜帶火攻裝備,肆無忌憚地衝向了湘軍水師大營,湘軍水師猝不及防,遭大敗。

湖口湘軍水師大營失去舢板戰隊護衛,遭太平軍輕舟火攻而大敗

太平軍夜襲湘軍水師大營

原本這是一場沒有懸念的水上對決,佔據優勢的湘軍卻被處於下風的太平軍水營翻盤,湘軍水師哪裡出了問題?湘軍水師的船型分四種,從大到小排序分別是拖罟、快蟹、長龍、舢板。拖罟體積最大,是湘軍水師的指揮旗艦,曾國藩的帥船正是拖罟。快蟹和長龍屬大型船隻,快蟹需要二十八人划槳,八人搖櫓,炮手六人,長龍則需要十六人划槳,四人搖櫓。小型的舢板需要十人划槳,一人把舵,炮手二人,不需搖櫓。快蟹和長龍並不適合作為衝鋒攻擊的戰船,因為它們體積比較大,調轉十分笨拙,根本無法應對前後左右亂竄的太平軍輕舟的進犯,這是湘軍水師失敗的重要因素。

湖口湘軍水師大營失去舢板戰隊護衛,遭太平軍輕舟火攻而大敗

清朝快蟹船模型

在鄱陽湖內激戰正酣的蕭捷三根本不知道湖外的水師大營正在遭受太平軍的火攻,而糟糕的戰事正是因為他的舢板戰隊脫離主力所致。另外,太平軍喜歡趁夜行動,當初永安突圍時他們選擇磅礴大雨的深夜,而今偷襲湘軍水師大營石達開依然採用他們慣用的手法。太平軍的一隻只小舟趁著黑夜在江面上猶如一個個幽靈飛快划向湘軍水師大本營,四處縱火,湘軍水師大營猝不及防,大火開始蔓延,現場亂作一團,大有當年周郎赤壁縱火的光景。

湖口湘軍水師大營失去舢板戰隊護衛,遭太平軍輕舟火攻而大敗

清朝水師

面對太平軍這些黑夜中的幽靈,湘軍水師試圖用快蟹和長龍阻擊,但它們笨拙的船身根本無法有效阻擋黑夜中行動快捷的小舟。湘軍水師只能用火炮在黑夜中亂轟一通,深感大炮轟蚊子的無奈。湘軍不但沒能擊退太平軍小舟的進攻,自己的大營火勢反而越來越兇猛,士兵四下逃竄。曾國藩命水師且戰且退,一路撤往向九江,迅速離開戰場。湖口一戰,湘軍水師大本營被熊熊大火吞噬,湘軍損失了快蟹九艘,長龍七艘,小型戰船三十餘隻。曾國藩眼看自己苦心經營的心血一下子損失了這麼多甚是痛心,他深深感受到了翼王石達開的凌厲氣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