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聲音|馬光遠:你不信央行也得信川普啊

文/冷水

人民幣匯率連跌,一時間市場上“破七”聲音大漲。可就在昨天(3日),央行連續發聲之後,人民幣兩日間拉昇上千點,截至今天16:00,最高觸及6.6004,差點回到6.65區間。

近來很多經濟界人士對本輪匯率暴跌都一再表示“無需擔心”,但很多網友似乎並不買帳。所以,馬光遠開玩笑稱“不信央行也得信特朗普”。

當然,匯率對我們的影響並不那麼直接。進入淘汰賽的世界盃和賭球,正在徵求意見的個稅草案,無疑更受關注。

那麼,看看財界人士對這兩件事發出什麼樣的聲音吧。

商界聲音|馬光遠:你不信央行也得信特朗普啊

馬光遠:你不信央行也得信特朗普啊

7月3日,經濟學家馬光遠在微頭條發表文章稱——

“本輪人民幣貶值可謂天時(貿易戰)、經濟基本面(全球及中國經濟弱於預測)等各方面的因素導致的結果,既不突然,也符合目前中國經濟的基本態勢。”

過去半個多月,人民幣兌美元形成持續單邊下跌的行情,很多人在心理上沒有做好應對的準備,人民幣會不會“破7”,成了關注話題。

“本輪人民幣兌美元下跌,外界大多用‘突然’二字,其實一點都不突然……進入2018年以來,特別是在美聯儲新任主席鮑威爾上任以來,美元已經逐漸改變了2017年一年以來的弱勢,鮑威爾明確的收縮貨幣的政策,使得美元走強的預期特別明顯。”馬光遠說,支撐美元走強的關鍵因素是美國經濟在今年整體復甦不錯,與此同時,歐盟、日本以及很多新興市場的經濟在2018年卻遠低於預期。

馬光遠認為,導致人民幣在6月份以來出現明顯下跌趨勢的,還有中國經濟的基本面。今年上半年,宏觀經濟走勢不樂觀,消費也不樂觀。此外,中美貿易戰讓中國今年出口低於預期的概率很大,這使得人民幣存在強烈的下行預期。

“我們也看到,在人民幣持續貶值的情況下,央行的態度比2015年以來人民幣貶值時大為不同,特別淡定。”馬光遠說,央行不對人民幣貶值進行干預,一是因為目前人民幣的貶值在預期範圍內,不會引發像2015年那一波一樣的恐慌和資本外逃;二是人民幣貶值也有利於出口。

他認為,人民幣雖有可能年內“破7”,但沒有必要恐慌。因為即使跌破“7”也屬正常區間,而且隨著央行對人民幣匯率干預力度的減輕,未來人民幣雙向波動會成為常態。

“特別是,不要忘了,特朗普可不喜歡人民幣過度貶值,這點在貿易戰的背景下非常重要。你可以不相信央行,但你一定要相信特朗普能夠維護人民幣匯率的穩定。”他在文章最後玩笑道。

商界新媒體短評:商界新媒體最近選用的幾篇關於匯率的稿件,都是提醒大家不用太擔心貶值行情,更不需要恐慌。

商界聲音|馬光遠:你不信央行也得信特朗普啊

管清友:世界盃博彩一樣得關進籠子裡

7月3日,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發表文章稱——

“風險和收益永遠是對等的,博彩業雖然能帶來巨大的經濟價值,但也存在巨大的風險。”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博彩市場之一,彩民總數超過3億人,根據財政部數據,2017年我國全年銷售彩票達4266.69億元,人均購彩306元。

當前最火的世界盃彩票就是足球彩票的一種。最簡單的是勝負彩,目前已經結束的場次中最高賠率是韓國勝德國的1陪6,複雜一點的有猜比分的,韓國勝德國這場達到1賠35。

博彩的出發點是以小博大,娛樂為主。本來是沒什麼風險,大不了損失一點投注。“但人性永遠是貪婪的,就像在股票市場追漲殺跌一樣,很多人會對投注上癮,以至於風險敞口越來越大,更有甚者會借債博彩,一不小心就會傾家蕩產。”管清友說,“博彩業由於利潤高、門檻低,會引發資本之間的激烈爭搶,很容易滋生黑惡勢力,尤其是當博彩和槓桿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債務問題很容易成為犯罪的導火索。”

他說,一夜暴富是極小概率事件,小額投注作為娛樂是沒問題的,但如果傾囊而出甚至還去借債投注,就違背了博彩的本質。“所以,我們必須把博彩這隻猛獸關進理性的籠子,在世界盃不斷製造高收益的同時,也不要忘了控制風險。”

商界新媒體短評:貪婪即是動力,也是敵人。事實上,它可不光是博彩時才會威肋到我們。

商界聲音|馬光遠:你不信央行也得信特朗普啊

賈康:現行個稅制度難以體現公平稅負原則

7月3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賈康表示——

“我國現行個稅在制度規定方面存在的問題,一言以蔽之,是難以體現公平稅負原則來發揮個稅應有功能。”

近日,《中國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廣受關注。賈康認為,中國個稅在稅收法定軌道上正面臨即將推出的新一輪重大改革舉措,是非常明顯的態勢。

個人所得稅是十分典型的直接稅,“經濟學分析表明,增值稅等流轉稅(即對流轉額徵的稅),其很大一部分稅負歸宿,不是落在企業那裡,而是落在了最終消費者頭上。個人所得稅等直接稅,則沒有這樣的問題,稅對誰徵,稅負就是由誰負擔了。”賈康說。

由於我國收入差距明顯擴大,“進而發展到差距過大狀態”,個稅就更應有效充當“抽肥”的再分配手段,而後可經預算程序“補瘦”,化解收入懸殊引發的矛盾。不過,“我國現行個稅在制度規定方面存在的問題,一言以蔽之,是難以體現公平稅負原則來發揮個稅應有功能。”賈康說,我國個稅僅能調節勞動性收入,卻對金融資產收入等非勞動性收入沒有超額累進調節機制,這與“應對勤勞所得課以輕稅,對非勤勞所得課以重稅”的原則相悖。

不僅如此,“起徵點”沒有隨物價變化的指數化調整機制,也沒有扣除子女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和租金支出等,“明顯影響稅負與家庭實際負擔能力的適應性”。賈康說,我國個稅除了對工薪收入的“單位代扣代繳”徵管效率最高之外,其他方面已顯著落後於信息化時代的發展和稅收徵管的國際經驗。

“總之,我國個人所得稅的改革勢在必行。”

商界新媒體短評:近來新的個稅草案徵求意見,全國人大網站幾天內收到相關意見超過3萬條,很多人都不滿5000元的起徵點,這也許與你我的感受一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