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志願時,對於保底院校預留多少分比較合適呢?報志願時需要注意什麼?

玄幻悲哀

在志願填報的時候,院校之間的檔次一定要拉開。

一般情況下要把院校分為三個檔次,分別是“衝一衝、穩一穩、保一保”。

很多考生對於衝刺的院校和“穩一穩”的院校都把握的比較好,而對保底的院校不是很關注。

之所以每年都會不少學生出現“高分低就”,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保底的院校沒有真正起到保險的作用。

所有的志願填報都是在進行預測,雖然預測水平有高低之分,但是隻要是預測就會出現不準確的情況。

有的考生錯誤的認為,通過歷年的錄取情況就能夠準確的確定我能夠考上哪個院校,因此在填寫保底院校的時候出現盲目的自信。

大部分考生在填報志願的時候,要麼是根據歷年的平均線差,要麼是參考歷年的錄取排名情況。

不論是通過那種方法填報志願,都不能避免某些院校出現“大小年”的情況。通俗的來講就是某些院校報考人數不穩定,出現了錄取分數線和錄取排名大幅度波動的情況。

如果某個院校出現了扎堆的情況,那麼直接造成的一個結果就是,有些保底的院校不能夠真正發揮保底的作用。

另外,在有的高考大省考生之間的競爭是相當的激烈,一個分數段可能出現很多考生,而根據一分一段和分差是不能把每一個分數段對應的考生人數考慮進去的。

一般分數處在一個區間的考生的考生,在選擇目標院校的時候都會相對比較集中。如果是自己所在的分數區間考生人數比較多,那麼在選擇保底院校時候一定要慎重。

所以,保底院校不能夠起到保底的作用,主要一個原因是院校的錄取分數和排位出現了大幅度的波動。

根據以往的經驗來看,保底院校最為核心的技巧有兩條。

一是,保底院校要有雙保險,也就是說保底院校儘量是有兩個院校作為保底的,這樣才比較穩團。

別是如果自己所在的分數區間人數比較多,儘量是要選擇兩個院校作為保底院校。

二是,保底院校的選擇儘量選擇分數波動不是很大的院校。如果一個院校的分數出現持續的上升,那麼即便是自己的成績滿足了目標院校歷年的錄取情況,那麼儘量也不要作為保底院校。

根據歷年的情況來看,省內的院校在沒有任何利好或者是不利的消息發生時候,省內的院校錄取分數以及排位波動要比省外院校要小些。

至於保底院校要預留多少分比較合適,根據上面的分析其實答案已經比較明確了,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根據以往的經驗來看,保底院校一般情況下要預留15的25分之間是一個比較合理的區間,但是這並不是一個絕對的標準。

具體要預留多少,還需要結合自己的分數區間的人數以及自己報考院校歷年的錄取變化趨勢,來做一個合理的判斷,不要信奉絕對的標準。

另外要注意一點,並不是預留的越多越好,因為在分數有限的情況下,最好是根據自己的分數選擇一個比較好的院校或者比較好的專業,如果預留的過多可能會造成自己分數的浪費。

期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


十點深談

  現在多數省份已填完志願,下面的回答供未填志願的考生作一些參考。

  這個問題靈活性很強,沒有統一的定論。就筆者長期指導考生填報志願所接觸的高校錄取線數據,高校投檔線波動20多分甚至30分(等效分)的情況並不少見,保底學校就是要防止遇到此類意外情況時仍然能被錄取。

  當然,由於考生所選的多所學校預估錄取線層層下降,真正要輪到保底學校才被錄取的情況應該不多見。因而最後一所保底學校按20或30分以上的保底幅度應該也是安全的,而且這個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高分段(如630分以上)的考生可能選擇20分以上的保底幅度就可以了,而中低分段的考生則建議保底幅度要大些,如達到30分以上。

  當然,保底學校的選擇還須結合具體專業來分析。一般而言,保底學校的選擇建議以考生成績能達到或略超最高分專業的錄取線為上限,如600分的考生可以選擇往年錄取最高為600分(等效分,下同)以上的學校,如果選擇往年錄取最高分為590分的學校,則意味著考生若被該校錄取很可能會大量浪費考分。此外,還要結合校內專業來確定保底的幅度及安全性,如果600分的考生選擇投檔線為570分的學校作為保底,在服從專業調劑的情況下考生的保底幅度是達到30分了;但是如果考生的保底學校不願意服從調劑,且所選的最低分專業也是585分以上,則意味著考生的保底幅度僅有15分左右,顯然安全性是不足的。

  一般建議保底學校要選擇招生人數多、錄取分數區間大的院校。實際上考生被最後一所保底院校錄取的情況是較少見的,保底學校所起的也只是保險作用,因而一些對於志願填報不是太精通的考生、家長,或者一、二本批次合併地區成績在往年一本批次線附近的考生,在選擇學校時可適當增加志願院校間的梯度及最後一所學校的保底幅度,以增加志願的安全性。 


高考與教育

保留的分數可以根據上年和這一年的位次是比較確定分數,可以找一下上一年的這個學校的這個專業的位次對比今年你所考的分數的位次進行對比進而保留分數。比如這所學校食品安全專業2017在本科一批層次錄取錄取位次是8790,今年你所考的分數對應的位次是8601這樣的話就可以報考,這個方法相對於準確。

當然也可以根據分數進行保留,對於高分的考生(620以上)的學生對於保留分數可以保留20~30分左右,對於一本線上的考生保留分數可以為30~35左右,對於一本到本科線之間的可以為40~50之前,因為這個批次的考生比較多,所以應該流出比較多的分數。



在報考我們一般都是按照這九個字來報考的分別是,“衝一衝”,“穩一穩”,“保一保”。

“衝一衝”顧名思義就是你所考的分數結合學校上一年的錄取線你的分數略低於這個學校的錄取線,可以“衝一衝”。

“穩一穩”就是你所考的分數結合學校上一年的錄取線基本上可以錄取的。

“保一保”是你所考的分數結合學校上一年的錄取線一定可以錄取的。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建議,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如果想了解很多的報考知識可以關注我然後給我發私信,我會更好的幫助你報考。謝謝


報考達人

這個問題有很強的靈活性。考生根據各省一分一段表,可選擇自己對應的高校填報自己喜歡的城市,學校及專業。這個分數表給每個考生提供了自已對應的座位。為了確保有一個合適自已的座位,填報志願一定要有空間。一般情況下20分左右足夠了。 報考志願時,要注意對前兩年同等情況參考分析,主要是看看“熱度”。如果過熱,是否考慮調整一下專業及學校。如裡有些較"冷"的專業可放低保底分數填報。填報志願時要綜合考慮以後就業情況,讀書是為了就業。前些年“生物工程”專業很冷,就業很好。到轉熱後,人才保和,就業困難。我是提醒考生要重冷熱度,不要認為"冷"而不填報。“冷"專業如果有發展前途,是社會將來的必然趨勢,那怕是自己不太喜歡的學校和專業,做保底院校更為穩妥。填報志願更不能以“光環"院校如985,211類,有可能留有保底分也不一定安全。當然各省,地區之間也有區別,少數民族地區,邊緣省份等。適時調整自已心態,適應社會發展。總之,填報保底院校要不扎堆,不追熱,不閉冷。更有利於保底。(謝謝,拙見供參考)


5364231322852

預留30分就行了,但今年跟去比,各省分數線高20分左右,所以還要去年和今年的分數線差別,以前我也不信,去年的分數有可比性嗎?但事實就是得按去年的分數做參考去報考志願,差不多幾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