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開通3小時車程縮短至30分鐘,還有什麼更大戰略意義?

1983年,香港基建大王胡應湘曾經構想——修建橫跨珠江口、連接香港與珠海的跨海大橋,但以當時的技術條件,連施工中基本的安全都難以保證。但到了今天,這個全場55公里、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三地的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已經全線貫通。

1. 將原來3小時的車程縮短至半小時

港珠澳大橋的起點是香港大嶼山,經大澳,跨越珠江口,最後分成Y字形,一端連接珠海,一端連接澳門。作為G94珠三角環線高速的一部分,整座大橋將按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時速每小時100公里。主橋部分的車輛將一律靠右行,有別於港澳兩地駕駛者左上右下的習慣。

港珠澳大橋開通3小時車程縮短至30分鐘,還有什麼更大戰略意義?

本來,開車從香港到澳門或者珠海,車程一般需要3-3.5個小時,此外還需要經過多重海關檢查,甚至還會遇到堵車等狀況。但是,港珠澳大橋建成後,從香港到珠海和澳門的陸路車程將大大縮短為半個小時,粵港澳大灣區的“1小時都市圈”呼之欲出。

2. 香港至少獲得200億港元的經濟效益

港珠澳大橋建成後,香港將繼續扮演珠江三角洲物流樞紐的角色,其現有的貿易中心地位也將得到鞏固。到時候,香港四大支柱行業——旅遊、物流、金融和商業服務都可從中得益,預計大橋可直接為香港帶來約200億港元的經濟收益,並促使香港GDP增加1.3%至1.6%。

港珠澳大橋開通3小時車程縮短至30分鐘,還有什麼更大戰略意義?

另一方面,珠澳大橋在香港的起點在大嶼山,這一地區有望被香港打造成繼中環、西九龍之後的第三個CBD。此外,珠江西岸生活成本較低(房價也比香港低得多),適合居住和養老,大橋的建成,可以極大地緩解香港地少人多的壓力,香港亦可輸出養老、醫療等高端服務。

3. 同樣能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

我們都知道,澳門的支柱產業是博彩和旅遊業,港珠澳大橋建成之後同樣能讓澳門獲益。由於香港機場的國際航班眾多,以後更多的人能通過港珠澳大橋前往澳門賭場,不但能促進澳門的博彩、旅遊和會展業發展,也能讓澳門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博彩中心。

港珠澳大橋開通3小時車程縮短至30分鐘,還有什麼更大戰略意義?

港珠澳大橋對於珠江西岸的城市來說,同樣是一大利好。研究顯示,珠三角城市與香港的距離每減少1%,製造業、服務業中外資投入金額分別增加0.12%-0.17%,初步估算大橋的開通將使西岸各城市可增加600-1000億元的GDP。

對珠三角地區和整個中國來說,港珠澳大橋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崛起提供了一個契機。2017年初,粵港澳大灣區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其中提到深化珠三角合作,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建成與美國舊金山媲美的世界級灣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