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縣沙堰鎮:強化黨建引領 助力脫貧攻堅

新野縣沙堰鎮在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中,著力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強化黨建引領,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脫貧攻堅工作優勢,實現基層黨建和脫貧攻堅工作取得雙贏。

以黨建為引領,強化脫貧攻堅組織保障

落實黨委主體責任。沙堰鎮始終把加強黨組織建設作為抓好脫貧攻堅工作的有力保障,不斷強化以黨建引領脫貧攻堅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切實把主體責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強化對鎮領導班子的日常監督管理,成立工作專班,細化責任分工,全面落實責任追究制度。對村“兩委”班子特別是黨組織書記履職情況逐一摸排,對不勝任的不等不拖、及時調整。每村配備一名扶貧專幹,專職負責檔卡資料完善和政策信息的上傳下達、落實。

築牢溝通聯繫網。以建強組織、規範管理、服務基層為重點,鎮黨委在做好對各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日常考核的同時,督促第一書記駐村入戶,既要把中央和地方的扶貧政策、扶貧物資送到貧困群眾家中,幫助村裡改善基礎設施,因地制宜發展產業,增加收入,真正實現“兩不愁、四保障”,心貼心服務,為貧困戶排憂解難,更要把志氣、信心送到農戶心坎上,幫助樹立“自力更生、勤勞致富”的正確觀念,讓貧困群眾由“獲得式”扶貧轉變為“參與式”扶貧。

強化督查督導。要打贏脫貧攻堅戰,離不開黨建工作的有力保障,離不開各級黨組織的堅強領導。沙堰鎮黨委在抓好主業主責的同時,始終把強黨建、促扶貧作為一項重要的中心工作,加大全鎮公益性崗位監管力度,建立考勤制度,由鎮黨委牽頭,以各脫貧責任組為單位,村“兩委”班子配合,對各公益性崗位人員進行考評打分,按勞分配,多勞多得,防止干與不幹一個樣、幹好幹壞一個樣的情況發生,從而提高了貧困群眾工作的積極性和參與度。

以“三個辦法”為切入點,提升脫貧攻堅幫扶力量

補齊基層短板。針對基層幹部不敢擔當、履職不力等問題,鎮黨委持續加強村黨支部隊伍建設,結合村“兩委”換屆選舉,組成考察組,對每個支部進行調研,通過登門拜訪等工作措施,採取在現任村幹部中擇優留任、農村致富能人中優先推薦的方式,把有思想、有帶動能力、願意為群眾服務的優秀人員培養選拔進村“兩委”班子,把文化水平相對較高的返鄉大學生,有經濟意識和辦事能力強的致富帶頭人,選到村黨支部書記崗位上,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常態化機制,堅決不用不想幹事、不會幹事、看攤守業的幹部。

配強第一書記。選拔有拼勁、懂扶貧、能吃苦的黨員幹部到扶貧村擔任第一書記,給基層送溫暖、送政策、送信息,幫助基層加快發展;第一書記通過積極與鎮、村幹部聯繫溝通,帶領包聯幹部進村入戶宣傳政策,填寫幫扶檔案,做到精準識別、精準施策,為脫貧攻堅各項工作的有序推進奠定良好基礎。

黨員幹部結對幫。開展黨員幹部結對幫扶貧困戶活動,發揮黨員“排頭兵”作用。紮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有序開展,深入村組開展一對一、一對多的幫扶,通過幫助貧困戶理清脫貧致富思路,夯實脫貧措施,傳授脫貧致富經驗,力促精準施策、精準幫扶,讓黨員在服務脫貧攻堅工作中彰顯本色,以黨建引領脫貧攻堅工作見成效。

以“產業扶貧”為抓手,提升脫貧攻堅服務質量

落實“兩業”攻勢。沙堰鎮黨委、鎮政府立足本鎮實際,發揮本土人才的帶富作用,夯實基層黨組織感召力,依託裕康面業公司等龍頭企業,成立天辰雲農場黨支部,逐步探索出“互聯網+龍頭企業+基地+黨支部+貧困戶”的產業扶貧模式和以扶貧車間為載體、促進貧困戶能力及收入同時提升的就業扶志模式。2016年該公司對37戶產業扶持戶發放生產資料摺合資金32.6萬元,2017年對85戶發放生產資料摺合資金39.1萬元,2018年對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實施產業扶持(到戶增收)全覆蓋。同時根據貧困群眾勞動力情況,合理分配公益性崗位,幫助貧困群眾就業增收。截至目前,全鎮為貧困戶安排中原農險宣傳員、交通管理員、保潔員等公益性崗位600餘個。

開展技術培訓。充分發揮扶貧扶志扶智學校作用,向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全面免費敞開,教授種植、養殖技術,讓他們“只要一技在手,全家脫貧有望”。2016年通過雨露計劃,對全鎮5個村約180戶進行勞動培訓6次,2017年集中培訓8次500餘人次。2018年集中培訓2次150餘人次。

緊抓教育扶貧。扶“錢”不如扶“智”,扶“今天”更要扶“明天”。沙堰鎮採取免、減、獎、貸、助、補等多種方式,確保每個貧困孩子在各個教育階段“有學上”“上得起”,決不讓一名貧困孩子失學,不讓貧困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創新活動載體,彰顯示範引領作用

評比提升動力,促進創優爭先。通過“文明衛生家庭”評選活動,對貧困戶家庭的收入情況、衛生情況及精神面貌進行評比,設立獎項、發放獎品,激發貧困群眾創優爭先的積極性和發展生產的動力。

強化宣傳引導,營造自立氛圍。

通過文藝匯演、扶貧知識講座、幫扶人入戶講解等多種方式走近貧困群眾,像對待自己親人一樣,一對一融進去,真正走進他們內心,準確把握他們的思想動態,把脈問診、對症下藥,堅定他們自力更生脫貧致富的決心。

在第一書記和包聯幹部隊伍中開展“愛心扶貧”活動,利用“統一活動日”組織黨員進村入戶,瞭解貧困群眾生活中遇到的各方面問題,並及時為他們提供幫助,在傳統節假日前夕,為他們送去節日的溫暖,切實增強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