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真简单!

不得不说,现在公务员越来越难考了。当年我裸考笔试,分数很一般,能进面试,主要是靠运气。面试裸面,最后一名逆袭,得益于自己在校期间实践经验比较丰富,讲得比较多,喜欢思考问题。

公务员考试真简单!

行测

坦诚讲,行测部分,考的难度不是非常大,关键还是掌握方法,多练,这样准确率和速度都能上来。

大部分人笔试过不去,我觉得还是因为懒。笔试再难,有高考数理化难吗?差了十万八千里了,而且大学毕业出来,你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至少超出高中时候好几个层次,只要花高考十分之一的精力准备,行测还能成为难点吗?

但是,大部分人把公务员考试当作找工作一样,随随便便应付。但它毕竟是个考试,还是一个有这么多人竞争的考试,不精心准备个一年半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边吃鸡,一边做题,对于智力平庸者来说,高分根本不可能。

公务员这个职业,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对80%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好职业。稳定而有保障的收入,相对较高的社会地位,可以预见的社会资源。至于说那些创业三年身家几个亿,做生意年收入百万的,但别人吃的苦,遭的罪,经历的苦难,是你承受不了的。更重要的是,这需要非凡的能力,甚至天赋,99.999%的人都是不具备的。

所以,想把公务员作为自己重要职业选择的人,必须拿出准备考试,一场大考试的精力,准备行测和申论。

公务员考试真简单!

申论

其实我觉得申论和面试的逻辑是一致的,你分析、总结材料,提出核心观点的过程,相当于面试审题、提出核心观点的过程;你申论中论述观点的过程,和你面试中论证自己的观点一样。

差别在于申论用文字表达,面试用语言表达罢了。所以,我把申论和面试合在一起讲。

公务员考试真简单!

面试

和申论给你一两个小时时间思考不一样,面试时间很短,几分钟一道题。你能不能迅速地思考出有深度的观点,独特的见解,有效的方法,并在表达是呈现出清晰的逻辑、顺畅的表达,完全取决于你平时思考的积累,表达的锻炼。

绝大多数人平时根本不思考面试这个问题,因为都是等到笔试过了进面试名单,才开始准备。无可避免面临一个问题,无话可说,或者说出一些人云亦云,干巴巴,没内容的东西,这就是平时没有思考和积累。

面试绝对是一个人思想深度、思维方式、表达能力的一个考验,这几种能力,都不是三月五月可以获得提高的,你在十几年的学习、生活中,必须形成自己的思维逻辑,思考方式,练习表达能力,才可能轻松应对面试。

所以,我当年根本没看过一道面试真题,没看过一个面试视频,裸得不能再裸地去面试。这一点吹牛成分都没有,因为我当时已经有其他工作机会在手,只是想来试试看,多个选择。只是后来阴差阳错,进了体制。

我认为,考官在公务员面试中喜欢这样的答案:

1.观点深刻,见解独到。什么是深刻?比如你对老百姓对进口产品热衷怎么看?浅薄的看法比如老百姓生活好了,老百姓崇洋媚外,国内产品质量不高。深刻的看法是什么?这体现了消费升级,体现了供给侧的必要性,是十九大关于主要矛盾转变的充分体现。见解独到就是你能想到别人没想到的方面,比如应急处理,你能想到如果失态失去控制,你的办法都失效,要有预备方案。

观点深刻,见解独到,很多人叫亮点,其实不准确,亮点是你其他话都是垃圾,就这一两句好话。深刻的观点,独到的见解,通篇没有一句废话。

2.逻辑。大部分人面试的毛病,和聊天一样,想到哪里说到哪里,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连自己说到那里,说的什么,都不清楚,你觉得考官能听懂你说什么了吗?好的逻辑,比如综合分析题,一开始开门见山讲出核心观点;二是解释核心观点,用事例支撑自己的观点;三是分析自己观点的来源,也就是为什么;四是分析解决办法。每一个一二三四里,也有逻辑,我这句话讲什么内容?支撑什么观点?证明什么结论?脑子里都要很清楚。

没逻辑,再好的观点,你无法充分地证实,也就变得没有说服力。

逻辑极其重要。

所以,要轻松上岸,精心准备笔试;平时多思考,多积累,多练表达;面试前,找准方向,针对练习。

就是这样简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