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國在丹江口市鄖陽區走訪督導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

丹江口市大溝林區位於鄂豫兩省交界處,是典型的深度貧困山區鄉鎮。張維國來到林區最為偏遠的瓦房槽村,走進84歲的村民鄭秀鳳家,親切詢問老人家庭和身體情況,聽取老人對基層幹部的意見。隨後,走進隔壁貧困戶王家林家,瞭解其享受扶貧政策情況,詢問幫扶幹部是否經常上門,對幫扶舉措是否滿意,並做好詳細記錄。

山路蜿蜒,坡高溝深。從瓦房槽村沿山而下,來到相鄰的大溝林區柿子坪村,張維國挨家挨戶走訪,瞭解鎮村幹部、扶貧工作隊員入戶情況和幫扶成效,鼓勵大家堅定脫貧信心,早日脫貧致富。該村3組王榮林三兄弟過去擠住在一間土坯房裡,如今享受黨的扶貧政策,不僅每家一棟新房,兄弟幾人還養了20多頭牛,每年收入可觀。說起現在的生活,王榮林滿懷感激地表示:“黨和國家的關懷沒得說,我一定要靠自己的雙手好好幹!”張維國鼓勵他:“勤勞致富最光榮!好好幹,有奔頭!”

在大溝林區政府,張維國與林區黨委書記魏天勇、主任胡雪鋒座談後強調,脫貧攻堅時間緊、任務重,各級幹部必須真抓實幹、埋頭苦幹,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更加紮實的工作作風,團結帶領廣大幹部群眾堅定信心、頑強奮鬥,萬眾一心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要堅決做到戶戶走到、不落一人、反覆走訪,挨家挨戶交流感情、摸清實情、宣傳政策、解決問題,用心用情用力落實幫扶舉措,激發群眾脫貧攻堅內生動力,把黨中央的關懷轉化為群眾對黨的擁護和支持。

離開大溝林區,張維國來到相鄰的鄖陽區梅鋪鎮走訪調研。該鎮圩坪村720人,貧困發生率65.16%,計劃今年脫貧出列。2016年,村黨支部書記王國兵率先種植5畝大紅袍花椒試驗田取得成功,目前已帶領村民種植花椒1200畝,為全村穩固脫貧打下了堅實基礎。張維國實地察看圩坪村花椒產業發展情況,對該村發展高效生態農業的做法給予肯定。

據瞭解,梅鋪鎮在扶貧車間建設上取得明顯成效,已建成佔地90127平方米、產能達150萬棒的香菇產業示範基地,預計8月份投產,可帶動600戶群眾穩定增收;建設總投資3500萬元的織襪扶貧產業園,全部投產後年產值達9000萬元,可帶動周邊農戶500人在家門口就業;引進恆悅電子有限公司在梅鋪村建設扶貧車間,生產手機耳機等20多種電子產品,可為400人提供就業崗位;該鎮紅薯產業龍頭企業鄂魯澱粉公司,帶動 5000戶群眾發展紅薯產業,加快了脫貧致富步伐。張維國實地察看這些項目後強調,推進扶貧車間進鄉村,實現村村有產業、戶戶有項目、人人有事幹,是穩固群眾脫貧致富渠道的有效方法。各地要堅持一村一產業、一戶一方案,因地制宜大力推廣扶貧車間、扶貧作坊,把工廠建在農戶家中,有效破解留守、殘疾、年老、體弱等貧困群眾的增收難題。要加強市場機制與扶貧政策的銜接,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探索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和利益鏈,努力實現農民增收和企業發展共贏。

當日,張維國還走訪了丹江口市大溝林區楊峪河村,鄖陽區梅鋪鎮曹西溝村、譚山鎮魚塘河村、白桑關鎮孟家河村,就農村環境治理和鄉風文明建設提出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