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犯罪了,在監獄裡要上班嗎?

麥克Mike345

監獄普法君進的比較多(工作接觸哈),撿來這問題嘮叨兩句。

1、服刑人員必須參加勞動

監獄是什麼地方?那是懲戒人、教育人、改造人的地方,你做了錯事就必須接受懲罰,勞動是首當其衝的!必須的!少不了滴!



監獄裡沒有上班的說法,只有“出工”的稱謂。現在多數監獄是“5+1+1”作息制度,既:一週五天勞動,一天學習,一天休息。

監獄服刑人員從事的,基本都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比如車床、服裝、鞋帽、電子產品、快消品等,基本沒啥高科技產品,因為高科技產品需要高精尖人才,監獄裡的人員構成無法滿足其工作需要。

日常工作中,服刑人員有著嚴格的工作紀律及任務要求,上班你就踏踏實實上班,任務必須要完成。

那些遵守紀律、任務完成及時甚至超產、損耗低的,立功受獎的機會就會很高。

而那些不服管教、任務完不成還情緒滿滿的,管教幹部會有九十九種方式讓他乖乖就範,第一百種可以不用他早早就投降了。

2、勞動項目因人而異

管教幹部在給服刑人員分配工作時,也會因人而異分配。



比如,文化高的可以去監獄電視臺、廣播站工作,搞點文藝節目、新聞廣播啥的;

文藝工作者服刑的,可能會進歌舞團,每天排練勵志舞蹈,偶爾到各監區演出,鼓勵服刑人員安心改造,早日出獄重新做人;

身體素質不好的、年齡大的、有病的,會安排一些輕一點的活兒幹,比如電子產品線圈包紮、糖果包裝等;

有機械加工經驗的,會進機械生產車間……

這裡只是說個大概,有些監獄會有自己生產線,只從事某些固定產品的生產,這個不一而論。

3、監獄裡勞動有報酬

當然,服刑人員勞動是有報酬的;



再當然,這個報酬都是象徵性的,一月也就是幾時百把塊。

這些錢是直接記到你的帳上,你是拿不到現金的,因為服刑人員接觸現金是種隱患。

這些錢,你可以到監獄小賣部買點日常用品,或者到伙食團炒份回鍋肉加加餐。

總之一句話:監獄裡絕不養閒人。

你進來就是接受懲戒的,要不然,你在外面違法犯罪,到監獄管吃管住管看病,啥好事都讓你攤上了,這世界還不亂套了!


普了次法

我們有朋友在公安局看守所上班,也有朋友在司法線監獄上班,關於您說的犯罪了,要看是分到看守所,還是分到監獄,但是不管去到哪邊,都是要接受勞動改造的,那不叫上班。


如果犯罪判的刑事短,比如說半年以內,那麼正常是在看守所內服刑的,看守所由於關押的犯人相對比較少,所以一般從事的勞動改造項目不是很多,以前還有戶外勞動改造的,比如說西北那邊,但是現在絕大多數是室內加工項目,由於看守所沒有統一的標準,所以各個看守所的勞動時間是不一樣,有的可能晚上還是從事勞動改造。

但是如果餘刑在半年以上,那就得送到監獄去改造,但是上半年公安部和司法部又有了新規定,就是規定了送押,要求凡是餘刑三個月以上的,一律要從看守所送到監獄去改造,在監獄裡面,接受改造的方式或者說考核,主要是獄政管理、教育改造和勞動改造三種方式,勞動改造主要是室內開工。



監獄室內勞動,是每一到每五,每天工作八個小時,晚上是不允許加班的,監獄這個方面比看守所要相對規範一些。然後週六是固定的技能培訓日,除了對犯人正常的技目培訓外,還會增加焊工、醫務等技能,這主要是確保犯人將來出監後,有一技之長,能馬上找到好的工作,特別是一些有技能的犯人出監前,如果遇到監獄和當地人社局組織企業進去招工的,一下子就提前會被招聘了。


不過監獄即使再好,也是失去了人身自由的,您在監獄裡面勞動,也不可能讓您像在外面社會上的工廠那樣自由,比如說一天要完成多少基本任務,是根據您的年齡等實際情況來定的,您當天沒有完成,如果沒有正當理由,管教就會找您談話,如果您一個月都沒有完成任務是要扣考核分的,而且在監獄裡面勞動去上廁所也有次數規定,還要向管教報告,不能自由散漫,所以人還是要遵紀守法,不要進監獄的好。


嶺南觀察

監獄裡面其實就和一個工業園差不多,除了沒有自由,需要接受監管以外,每天的生活和上班差不多。很有規律,定點上下班,定點吃飯,統一學習等等。

當然,在監獄裡面不叫上班,叫勞動改造,這個是強制性的,即使是老弱病殘,也要參與其有能力的工種。

當然,監獄裡面的減刑制度和參加勞動是息息相關的。你想減刑,就必須好好的參加勞動,而且要拼命做,這樣你才能有機會大幅度減刑。

當然如果你不想減刑的話。就沒有壓力了,雖然活還是要做,不過偷雞摸狗陽奉陰違都是那些不想減刑或者沒得減刑的人的慣用伎倆了,畢竟你又沒得刑減,幹嘛要那麼拼命?

監獄裡面幹活也是有報酬的。分2種。

如果你想減刑,那裡只給你最基本的生活補貼,一般是一個小時2毛錢左右。每個月40塊錢左右給你買生活用品。

不想減刑的,一個小時是2塊錢左右,一個月幾百塊錢,即使沒有家裡人往裡面打錢,也能夠自己的生活所需了。


當然,有的地方也不一樣,這裡只是說我知道的,其實現在監獄裡面的各項制度都比較完善,只要按照規律辦事,靈活機靈一點,日子也不是很難過的,裡面有大把的小說可以看,像我的話,只要有書看,就夠了。



看守所資深體驗工程師


在監獄裡邊當然要上班了,難不成監獄不上班讓你養老嗎?那這樣的話大家都爭著搶著去監獄養老去了。

當然,監獄裡面的的上班不叫上班,叫出工,下班那當然就是收工了。你在平時上班的時候,也就是出工工作的時候,那也是有嚴格規定的,每天都會有固定的勞動任務,中途不能隨便交頭接耳,不能隨便離開座位,身體正常的情況下一上午上廁所不能超過三次。違反了這樣規定,是會受到懲罰的,輕則警告,重則捱揍。


最重要的是規定的勞動任務必須按時完成,如果完不成任務,那你就慘了,收工後別人都在看電視,你就得罰站,這還是輕的,下次要是還完不成,那就揍你,不得不說人的潛力是無限的,在完不成任務就捱揍的情況下,任務會很快完成。只不過今天完成任務了,明天就會給你增加任務,反正就是要是忙忙碌碌的,沒有閒時間。


監獄跟外邊最大的區別當然就是自由了,在外邊上班工作,你可以跟同事聊聊天,就算任務完不成,大不了領導催催,還完不成,大不了不幹了,也不用擔心領導會揍你。也就是說你在外邊的精神狀態是放鬆的。在監獄裡你的精神狀態隨時都是緊繃的。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監獄的江湖會更現實更殘酷。因此,珍惜自由吧,別等到失去才知道後悔。


詩詞公寓

這是一個很奇怪的問題,因為在監獄裡那不叫上班,那叫勞動改造。這是《監獄法》規定的,有勞動能力的罪犯必須參加勞動改造。現在全國都在實行“5+1+1”模式,就是一個禮拜,五天勞動,一天學習,一天休息。每天勞動的時間在八小時左右,看起來和上班一樣,但這絕不能叫上班,得叫勞動改造。

筆者就不寫勞動改造的內容和意義了,都是些死板的教科書理論,說兩個關於罪犯“上班”的事。

第一個,是在犯人中間傳的。“勞動改造”或者“勞改”在犯人中間聊天是用的很少的,用的最多的就是“出工”和“上班”。但是“上班”是千萬不能在警察面前講的,否則會被好好的教育一番,給你上個半小時的課,規規矩矩的叫成“勞動改造”。同樣,每天收工會被喊成“下班”。

第二個,是在家屬中間傳的。每個監獄都有會見日,有些是規定一個月的幾號,有些是隨時都可以會見,但是不管怎樣,在會見的那天,都會有來自各個不同的地方坐在同一張車上到同一個地方去辦理家屬會見。這些家屬在車上遇到的時候,會聊上幾句,為了不讓周圍不是去會見的人有異樣的眼光,他們在聊天的時候就會說在什麼地方上班。而且這個什麼地方不會說監獄,每個監獄都會有一些比較老的特殊的稱呼,比如什麼農場,什麼煤礦。

罪犯在監獄的改造是很艱苦的,需要家人的關心和支持,讓他們能夠早日重獲新生。


盛開在高牆


一個人犯罪了,在監獄裡可不是叫上班,那是叫勞動改造。是由國家法律明文規定的,罪犯投入監獄後,必須參加勞動。通過勞動改造,讓你體會勞動的艱辛,去掉腦海裡不勞而獲的享受觀念,從而從根本上脫胎換骨,重新做人!

罪犯在監獄參加勞動,也是按照《勞動法》的規定,每天勞動8小時,週六週日正常休息,晚上不得加班。主要從事一些比較簡單的手工勞動。每天的勞動成果按月換算成記分獎勵,這是評價一個罪犯改造好壞的重要標準,也是罪犯獲得減刑獎勵的重要依據之一。因此,在服刑期間,你越努力,你得到的獎勵就會越多,相應的你的減刑幅度就越大,就會早日迴歸社會和親人團聚。


嶺南孤狼

需要參加監獄的“習藝勞動”,監獄內不叫“上班”!

每個監獄內都自己建有車間,監獄從外面接不同的活進來讓犯人們做,運作模式基本上跟外面工廠差不多。犯人們各有各的分工,大部分犯人都是在流水線上做,每條線上也有犯人擔任質檢員,打包員,保管員!組長負責監督車間秩序和任務完成情況,相當於外面的“車間主管”吧。



每天都有規定的勞動任務,犯人們必須按時完成。如果有完不成的就需要“加班”。能力強的也可以做“超產”,這些都是記入“減刑考核”的。勞動任務在減刑中佔有相當大的比例。

現在監獄制度也越來越完善,犯人們每個月都有一定的“勞動報酬”。當然,跟外面工廠的工資是不能比的,畢竟是坐牢。但是認真做的話每個月購買一些自己的生活用品還是足夠的。


每個星期休息一天不出工,國家規定的節假日如“勞動節,國慶節”等也休息。過年一般從臘月29或者30休息到正月初三。有的監獄休息到正月初七,各有各的規定。


韋汶卿

座標新疆,獄內服刑人員每天需要學習國語,出工勞作(現在不用了),背誦各種條例,整理內務,有時需要洗澡或者洗衣服床單,然後看有沒有臨時安排,晚上可以看電視。很是枯燥乏味,不會有美劇和電影裡的那些大場面,死心吧你



當然要幹活,進行勞動改造嘛。根據罪犯勞改的情況和表現,可適當的對刑期進行調整。有些監獄自己就有專門的工廠,農場之類的,罪犯幹活也可以從中得到一定的工資。 具體在監獄幹嘛,有勞動,也會有些簡單的娛樂活動之類的。



接受刑罰處罰,進行自我改造,努力贖罪懺悔,重拾生活希望。為此目的而從事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教育改造活動。


電影扛把子

提這個問題的人,顯然是外行人。我國《監獄法》規定:凡是有勞動能力的罪犯,必須參加勞動。這種勞動是改造罪犯的一種手段,所以又叫勞動改造。跟上班幹活兒一樣,只是叫法不同而已。這種勞動是強制性的,目的是改除犯人好逸務勞的惡習,掌握一門謀生本領。拒不勞動,是一種抗改行為,會受到處罰,不得減刑假釋等。當然,犯人勞動也是八小時制,實行5十1十1模式,即5天勞動,一天學習,一天休息。犯人勞動,按規定根據實際給予一定報酬。



騎士悠然行

為什麼?很簡單的一個道理。那就是一句話:世界上的一切財富都是通過勞動創造的!

對於一個自由的公民來說,都要參加勞動才能創造好的生活。更何況,一個犯了罪的人你說進了監獄需不需要參加勞動!

最後再告訴你監獄法的規定:凡是有勞動能力的罪犯,必須參加勞動。

所以,提出這樣的問題罵你是給你留面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