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鍋俠」--移動運營商,中國聯通癥結在哪?

今兒來跟大家聊聊三大移動運營商:

中國電信(HK.00728)

中國聯通(SH.600050)

中國移動(HK.00941)

“背鍋俠”--移動運營商,中國聯通癥結在哪?

上篇文章說到每個股票都有一個“魂”,那麼我認為移動運營商的魂就是--“背鍋俠”美隊。

“背鍋俠”--移動運營商,中國聯通癥結在哪?

中國的移動互聯網、5G概念發展的如火如荼,為什麼說運營商成了背鍋俠呢?擁有壟斷性經營權的股票難道不是好股票了嗎?

金牛島(公 號:jinniu_island)就給大家一一分析。

背鍋01-----技術革新

在2G、3G時代,由於通訊專利被牢牢掌控在高通等列強手裡,國內通訊產業被瘋狂收割專利費。於是中國也推出了自己的3G解決方案,叫TD-SCDMA,希望與美國、歐洲的方案抗衡。

但在國際電聯的討論中,歐美方案的支持率較高,中國的TD支持率較低,原因也在於技術相對不成熟,並沒有受到設備商的支持。

政府大力支持的產業,那自然要有人響應,國外不支持是吧?三大運營商你們自個選個背鍋俠出來吧,於是班長中國移動就“主動”出來扛起了大梁,接下了TD標準。

於是,這個大鍋一下就把移動的業績拖累下來。

新技術來了,國家大力支持,按炒股的邏輯應該炒上一波。結果做了背鍋俠只能被拖累業績。

“背鍋俠”--移動運營商,中國聯通癥結在哪?

背鍋02----互聯網+

2012年我國提出互聯網+號召,支持互聯網產業,鼓勵互聯網創業。這麼一看,互聯網發展了,運營商也能從中多賺錢呀,業績能不能升一升呢?

對不起,這個鍋,還要你來背。

互聯網+還不夠,還要提速降費配合。既要提速,還要降費,上次移動背完了鍋,這次要大家一起背,還是雙鍋齊背,運營商那是叫苦連連啊。

背鍋03---互聯網下鄉

和互聯網+一樣,互聯網下鄉等普惠工作的鍋依然要運營商來背。

所謂互聯網下鄉,就是要增加互聯網在偏遠地區的覆蓋面積、提高信號強度。

但是農村等偏遠地區人口稀少,消費能力低。相比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區,其實是個虧本生意。

但是運營商還不能不建,國家戰略你敢不服從嗎?

這點和萬惡的資本主義就不一樣了,美國AT&T之類的運營商的做法是隻要不賺錢的地方堅決不建基站。

這導致在美國的同學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大家知道在國內偏遠地區、旅遊景點基本也都有信號,也就山上或者高鐵上信號會不穩定。而在美國基本出了城區可能就立馬沒信號了。

“背鍋俠”--移動運營商,中國聯通癥結在哪?

美國出了名的“信號不好”

BATJ也來接鍋?

2016年的中國聯通混改讓中國聯通的股價直接翻倍,混改是否真的能改變聯通的命運呢?

要說他們為什麼願意來接鍋,應該是愛國吧。能力越大,責任也越大嘛。

“背鍋俠”--移動運營商,中國聯通癥結在哪?

所以,你看混改炒作概念過後,聯通又處在跌跌不休的狀態了。

“背鍋俠”--移動運營商,中國聯通癥結在哪?

因為從本質上,聯通還處在背鍋的範疇之內。

運營商為何成為“背鍋俠”?

運營商頻頻背鍋其實是和它們設立的初衷是有關的。這些機構和中鐵類似,只要能夠正常運作,不以盈利為目的。當它們缺錢時,國家想辦法幫你融資:上市、國企改、混改;當它們有壟斷價格的特權時,國家又會以服務社會整體為考量,限制利益分配。

這也導致了這樣的股票變成了中國特色的股票,要想靠業績增長、經營產生的現金流去盈利基本沒什麼希望。股價大幅波動的因素基本依賴改革帶來的一波行情。背後又涉及複雜的權錢鬥爭因素,根據這些信息去操作風險會加大。

而在大多數時候,運營商的股票會跟他們的經營一樣:吃不飽、餓不死。

怎麼看待這些公司呢?從國家全局出發,這些企業在國家戰略佈局、產業發展還有民生方面都起著不可取代的作用。從一些方面來說,確實也是利國利民了。雖然壟斷著資源,但並沒有以此來獲得暴利。

但在股票市場呢?對不起,金牛島喜歡的還是那些隨隨便便就能暴利的企業,你知道我在說誰。

正如同揹著“鍋”的美隊,勤勤懇懇無私奉獻,大家都喜歡這樣的人物,但你能指望美隊給你發大財?

“背鍋俠”--移動運營商,中國聯通癥結在哪?

5G越來越近了,上面的分析也足夠說明運營商其實算不上是5G概念股。運營商還是扮演了中間者的角色,沒有根本的利好或利空。

至於5G產業對誰是真正的利好,篇幅有限,下回再說吧。

我,金牛島,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