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連載(十三):通過現象看本質,讓你的生活更清晰

文/桐陽媽

原創連載(十三):通過現象看本質,讓你的生活更清晰

01

復旦校長楊福家曾說:能拉開人和人之間差距的,不再是他掌握了多少知識信息,而在於迅速吸收新知識的學習能力。

阻礙學習能力背後是情緒內耗,大腦的工作原理是一次只能幹一件事,沉浸在情緒裡,就會限制思維能力發展。

促進學習能力背後是思維能力,良好的思維能力,能夠理清情緒,限制情緒循環。

情緒制約思維,思維反過來又影響情緒。

想要情緒和思維平衡協調發展,就需要我們把情緒當成按鈕鍵。按下這個按鈕,我們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從而迅速的抓住問題的核心,做出最好的解決方案。

我通過一位媽媽的提問,來說明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這位媽媽問題:因為老公自身家庭原因,每當我親吻他時,他都會不自覺的對大女兒說噁心,現在女兒同學的媽媽也有發現女兒這個問題。請問這個問題需要和女兒深聊嗎?如何讓她不覺得噁心呢?

分析這個問題:媽媽擔心噁心會給孩子帶來影響。

羅列出問題的主要人物,媽媽,爸爸,女兒。

動作:親吻,噁心。

後果:擔心女兒受影響。

親吻,噁心和誰有強關聯,和父母的行為。

最簡單的解決方案就是媽媽不要在女兒面前親吻爸爸。

避開女兒你們搞的天翻地覆,孩子也不會受影響。只要你不做這個動作,噁心也不會在孩子面前出現,不出現自然就不用讓女兒覺得不噁心了。

為什麼這位媽媽想到的是否需要和女兒深聊,而沒想到這麼簡單的辦法呢?

這就涉及到我們內在的邏輯運行系統,我們的邏輯系統習慣往外邊尋求原因,而恰恰忽略了,在關係中有自己的選擇。

能夠發現自己的選擇,這就是你可以直接決定的事情,不需要和女兒和老公溝通,就能夠制止。

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思維方法:就是在看待問題時,能夠抓住這個事件背後的“根本性”運作邏輯,你能夠理解它真正的前因後果,而不是被這個事件的表象、無關要素、感性偏見等影響了判斷。

鍛鍊這種思維方法,其實也不難,就是找到最有效的關聯,剔除無效的關聯,氾濫的關聯干擾。

這就涉及到四種最重要的關聯:

第一種有效邏輯關聯:就是這件事和你直接相關,並且你能夠改變,可控。

親吻就是你自己最直接的關聯,只要你主動制止,後邊的事情就不會發生。

第二種無效邏輯關聯:看似和你有關係,實際上你不能掌控,甚至不能改變。

老公的自身家庭原因,那屬於老公內部問題,和你沒關係。

第三種氾濫邏輯關聯:某一因素和主題有著寬泛的、不重要的、邏輯關係。

但因為有這種關係存在,會令人們在考慮問題時將這一因素考慮進來,從而形成思維干擾。

第四種後果邏輯關聯:所做的行為對他人有了影響,並且這種影響和你直接相關。

噁心這種行為會影響孩子健康的成長。

通過上邊的分析,你當下能掌控的就是有效關聯,自己主動制止這個動作。

為什麼遇到問題會做哪些無效關聯,氾濫關聯,其實就是我們內在的心理運行機制,趨利避害。

簡單說就是:我沒有做錯什麼,我是對的,我沒什麼問題。有了這個隱含的機制,那麼責任就不用我承擔,所以都是對方的原因。

老公是自身家庭原因,老公說的噁心,女兒自己感覺噁心,是老公引起的。女兒同學媽媽也是這樣認為女兒,說明老公這種行為已經產生了後果。

這一切都是在為自己沒什麼問題找證據。找了三個證據,理所當然的就認為都是他們的原因。而自己沒有責任,無聲無息中就逃避了。

或許我這樣說你還覺得委屈,親吻能有什麼錯呢?這就陷入二元思維,不是黑就是白,不是對就是錯,其實在關係中沒有對錯,只有視角不同。但是必須清楚產生的後果已經影響孩子了。

這也是很多夫妻吵架的根本原因就是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對方是錯的,吵著吵著就偏離問題的核心。

避開女兒再親吻,這個問題結束了嗎?就看你自己的選擇了,你認為親密,他說噁心,自己也沒什麼感覺不好,老公也願意這樣做。那就安心過日子吧。

當然如果你打算讓生活清晰簡單,那就看後邊分析,解決問題像剝洋蔥一樣,一層層剝開,一層層解決,看見洋蔥核心是什麼?

02

原創連載(十三):通過現象看本質,讓你的生活更清晰

再剝開一層洋蔥皮:夫妻關係。

如果你想再深一層經營親密關係,還需要應用上邊邏輯關係,有效邏輯關聯就是親吻是兩個人合作的結果。你和老公都有強關聯。

寫到這裡看到了嗎,需要深聊的不是孩子,而是老公,你表達愛意就是親吻,這是你內在模式的方式。而老公回應用噁心形容美好的感受,這是他內在模式。

難道你每次親吻她,他在勉強自己嗎?還是覺得享受完了,自己覺得不配?有深深的羞恥感嗎?還是覺得親吻這件事就是噁心,自己委屈,這些都需要做深層的溝通。

表達和聆聽,越敞開彼此越能瞭解,關係是在一起舒服,而不是委屈,順從,幻想,控制。

如果他真的不是享受這種方式,孩子都是敏感的,孩子看到的世界或許不是聽到噁心兩個詞,而是看到背後的關係,兩個人很假,假裝親密才噁心。

如果他在滿足你,有一天他累了,不想這樣滿足了,那麼你會對愛懷疑嗎?

認為他不愛你了,你會在信任與不信任之間糾結,形成內耗。

而信任與不信任之間又會觸發安全感問題,獨立與依賴之間糾結,會有連鎖的情緒反應。

我問過很多婚姻出現問題的女性,當初為啥選擇老公,90%的回答他照顧我的感受,體貼我,懂我,不和我爭論。

現在不再照顧自己了,他變了,讓自己陷入兩難境地,離開心不甘情不願,不離開天天相互不順眼,沒有幸福感。

為什麼要從這個事件去看關係本質,因為這反應了內在的相處模式,如果不在一個頻道上,溝通經常是無力的,反應的是生活的方方面面。

可能你在這段關係屬於強勢方,對方屬於妥協方。但是你強幹的多,最後他會反過來攻擊你沒幹好,都是你沒處理好,這就是被動攻擊。

比如婆媳之間的矛盾,他會反過來說都是你的原因,甚至找一推來挑剔你。

孩子的問題,如果你說對孩子有影響了,他也會說你,你不親吻,我會說噁心嗎?那是孩子的問題,這個時候就是他逃脫責任。

03

拋開下一層洋蔥皮:分析對孩子的影響。

孩子受到影響是你和老公的行為有效關聯的結果。

但是你可以改變,可以控制的是自己這部分後果。關聯自己的因素,行為制止了,後期不會再影響了。

前邊的影響到底對孩子有多大的影響,取決於孩子的選擇。

原生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成長環境,但是孩子的成長不僅僅來自於家庭,還來自於社會,學校,同伴。孩子對親吻的事情會從電視上,同伴上也能獲得正確的認知。

同樣的父母,用相同的方法養育孩子,最後孩子性格差異很大,其實就是來自於孩子自身的選擇。

所以聆聽孩子的心理是否有影響,孩子到底是對詞噁心,而是對你們的關係有另外的看法,這些不用去猜測,只有聆聽和關注,才能解決問題。

無非兩種結果:如果影響不大,就不用放大結果,你們夫妻好好經營關係,避免後期發生類似事件。

如果有影響就真實告訴孩子,親密不應該用噁心來形容,用享受更貼切。爸爸媽媽的感受,不是你的感受,這是我們的體驗,同時也是我們內在的問題。

如果對你造成影響了,給你帶來不好的感受,對不起。你看電視裡邊都是享受,後期看到別人親密,多給孩子講這是一種美好的感受,逐漸的孩子就會把噁心替換掉。

《幸福的婚姻》的作者約翰·戈特曼:40多年來,他跟蹤研究了近700對夫妻,並從中發現了幸福婚姻的黃金法則。婚姻成功的秘訣根本不在解決衝突上,而在於平時的相處和魔鬼般的細節中。

由此可以看出,解決對孩子的影響,不是一件事,而是你們平時關係的相處,被孩子點滴捕捉到。

夫妻關係,和諧,溝通,分享。那麼孩子看到的是真實的婚姻關係,有觀念不同,有差異,父母依然能夠相愛在一起。這才是影響孩子未來的生活關鍵因素。

尤其是父母的成長和麵對問題,言傳身教,孩子更能學會面對心中的困惑。

04

原創連載(十三):通過現象看本質,讓你的生活更清晰

總結一下,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思維方法就是:

  1. 任何一段關係,看見自己有選擇部分。
  2. 分層次的找到有效關聯。關注自己能改變的,能掌控的。
  3. 無效關聯屬於別人的內在問題,不屬於你負責的範圍。
  4. 避免氾濫關聯,影響思維干擾。
  5. 有效溝通是在一個頻道上,不委屈,不幻想,直面問題。
  6. 聆聽和關注才能瞭解對方,對於任何關係都適用。
  7. 父母多注意自己的行為,給孩子傳遞健康的關係。
  8. 言傳身教勝過任何道理和溝通。

關係如同鏡子,在關係中不斷髮現自己,不斷向內看,學習,成長,反思。

逐漸就會掌握遇到問題看本質的方法,會發現自己有無限潛能,充滿力量。

在個人成長上,沒有富門,也沒有寒門,因為我們沒有門。唯獨有的是自己,和自己有效關聯,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