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兩次囚禁,他明白了痛苦所以學會善良,後來終成一代仁君

說起明英宗朱祁鎮,第一印象就是土木堡之變,那個非要自己出徵還寵信宦官,結果變成階下囚,皇位還被親弟弟搶走的倒黴皇帝。他的一生實在是有夠坎坷不平的。朱祁鎮的皇帝當得特別早,從九歲起他就是皇帝了。那個年紀在我們今天看來還是無憂無慮的童年,可他就已經要負起對整個國家的責任。

遭遇兩次囚禁,他明白了痛苦所以學會善良,後來終成一代仁君

即使是早熟的古代,選定朱祁鎮做皇帝的張太后也不放心,於是就給他選了幾個忠心又有能力的老臣來輔佐。因為朱祁鎮年幼,所以實際上權力還不是在他手上。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小孩總是想著證明自己的能力,而朱祁鎮也不例外。在原本掌握話語權的老臣們離世後,朱祁鎮的頭頂再也沒有大樹遮擋,他想像有豐功偉業的帝王們那樣培養起自己的親信,然而卻信錯了人。這個人就是王振,幾乎可以算是直接讓他淪為階下囚的原因。

遭遇兩次囚禁,他明白了痛苦所以學會善良,後來終成一代仁君

王振死在土木堡之變中,同時還有一幫一起出徵的臣子。朱祁鎮因為他皇帝的身價僥倖留了一命,卻只能孤獨地等待著朝廷有天能派來救援。但他怎麼也不會想到的是,沒等來救援,卻等來兄弟稱皇,自己被迫當上太上皇的消息。這就意味著,他這個原本眾星捧月的皇帝,在這一劫難後被他的臣民和親人們拋棄了。他獨自一人在異鄉孤苦無依,只有無盡的等待和惡劣的天氣。朱祁鎮第一次感受到了人情冷暖和世事無常,幾天前他還是一呼百應眾星捧月下的皇帝,今天他就變成人人都能踩一腳的階下囚。而後瓦刺不想再替已經是皇帝的朱祁鈺養著哥哥,但殺了情理上也說不過去,人家好歹是個太上皇。於是賣個人情就想把朱祁鎮放回去。經歷了漫長的等待,朱祁鎮終於等來回家的希望。而他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家竟然會是他下一個監獄。

遭遇兩次囚禁,他明白了痛苦所以學會善良,後來終成一代仁君

朱祁鈺因為忌憚有些老臣和朱祁鎮暗中聯繫,再加上朱祁鎮之前好歹也是皇帝,於是朱祁鎮一回來就把他關到禁宮深處,一關就是七年。在經歷了這麼多苦難後,朱祁鎮學會的不是暴虐,而是對人的同情,因為知道痛苦多難以忍受,所以盡力回饋善意。在他後來又重新奪回皇位後的日子裡,他做出了一個偉大的決定,廢除了殉葬制度,這意味著之後就再也不用有妃子在皇帝死後也要陪死。

朱祁鎮的一生雖然充滿了戲劇性,但說實在的,他還是有著一顆想做好事的心,想為國家做一些貢獻的好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