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當年借錢四處碰壁,十年後成大款歸來,大家的熱情令他作嘔

故事:當年借錢四處碰壁,十年後成大款歸來,大家的熱情令他作嘔

故事:當年借錢四處碰壁,十年後成大款歸來,大家的熱情令他作嘔

俗話說,“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這話真是一點不假,王家山村的王二紅對此特別地感同身受。

十年前,剛成家不久的他,父母就患病雙亡,雖說有一手不錯的木工手藝,但在鄉下農村無用武之地,卻是空有這一身本領。為了填肚子,他只能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薄地,儘管日出而作,日落而夕,這日子仍是過得十分的窘迫。

眼著妻子的肚子越來越大,他心裡暗暗著急。怎麼辦?這日子再也不能這樣過了!窮則思變,變則通,通則久。該想辦法突破自己了!

想來想去,他覺得還是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發掘和利用自己的優勢去賺錢。經過仔細考察,他決定到沿海的城市去開一家小型傢俱廠。

目標明確後,接下來他開始籌錢。起初他想得很簡單,他有三個做生意的舅舅,生意做得很大,他想每個舅舅只借五萬塊錢,資金問題就不是問題了!自己先開個規模小一點,等以後掙錢了,再擴大規模也不遲。

他覺得前景一片光明,曾有好幾次在夢中笑醒......

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當他開口給幾個舅舅借錢時,沒想到他們卻都是面露難色,聲稱自己的生意正在擴大投資,讓他先在別個想想辦法。其實,他從舅舅的神態和語氣中,已可以看出舅舅們說的都是託詞,真實的想法是怕他還不了錢,怕錢打水漂了。

他清楚的記得,有天晚上八點多鐘,他去二舅家。當他提出向二舅借點錢的時候,二舅一陣支支吾吾後,竟將話題扯開,王顧左右而言它。當他再次提起借錢的事時,二舅一口回絕到:“唉呀!我哪有什麼錢啊?你到別處去想想辦法吧!”

他關上二舅家房門的時候,隱隱約約地聽到二舅正在裡面和二舅媽發牢騷:“自己沒得錢,還想什麼廠?我這點錢可是一滴雨一滴汗一分一釐的掙來的,都是辛苦錢......”

為籌錢,他幾乎找遍了所有的親戚朋友,不僅沒有借一分錢,還收穫幾大籮筐的冷潮熱諷。

王二紅沒有退縮,反而更堅定了自己出去創業的決心。他賣掉了自己的房子,懷揣著兩萬元錢,帶著妻子南下廣州,準備背水一戰。

初來乍到,他給人幫工偷師學藝,等熟悉行情後便開始學著承包一些小型的裝飾工程。兩年下來,攢了一些錢後,他便義無反顧地開了一家小型傢俱廠。

沒想到,傢俱石生意出奇地好。他接連擴大規模,不出一年,便擠身當地知名企業排名。腰包鼓了,名氣大了,村裡的不少小年輕都慕名來投靠他。

遠遠地他看到,村長正在村口指揮村民列隊夾道歡迎他。他剛一下車,大家蜂擁而至,一下子將他圍在中間。

特別是他的那些親戚朋友,似乎怕他忘記了他們似的,一個接一個地擠過來,同他寒暄。那滿在臉上的笑容是諂媚的......

此時,他直覺得心裡很難受,有些想作嘔......

(故事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