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鄠邑區:民國《重修鄠縣誌》中《 孝子王喊》軼事

西安市鄠邑區:民國《重修鄠縣誌》中《 孝子王喊》軼事

西安市鄠邑區:民國《重修鄠縣誌》中《 孝子王喊》軼事

“娘,今黑咱村演戲呢。聽說從西安請了幾個名家。娘,我揹你去看啊。”才十一歲的王喊跳著蹦著拉著孃的手說。臥病在床多年的娘不但沒有笑,反而哭了,哭泣聲一下子將王喊嚇得跪在地上。“娘,兒子不孝,惹您生氣了”王喊十分不解地說:“娘,到底發生了啥事?”母親把兒子叫到床前,在淒厲的哭聲中,她告訴了十年前家裡發生的不幸事件。

那是清朝道光九年的事情了。渭水之濱三過村,傳說是大禹的家鄉,有大禹治理渭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佳話。村裡有200來戶人家,主要靠種植紅薯,高粱,小麥,玉米等養家過日子。大地主只有五戶,其餘的人家最多擁有十來畝土地。可是沒有天地的人家就有七十多戶,這些人長年靠給人拉長工為生計。王喊的父親叫王剛,是個窮人,自然靠拉長工維持家裡生計了。在王喊一歲的時候,村中大地主路天闊在醉酒後糟蹋了一個女人,後因這個女人的丈夫揚言僱人報仇,就先下手請殺手幹掉這個男人。女人於是向知縣告狀,大地主於是收監了。因殺人證據不足,長期坐悶監。這個女人就是王喊的母親,被暗殺的男人是他的父親。“喊娃,給你爹報仇啊。”娘叫王喊搬來一個木箱,她開了鎖,從箱子裡取出一件血衣說:“娃呀,這是你爹被人殺時穿的衣裳啊。”說著,更是放聲大哭:“殺死你爹的路天闊回來了,他有錢啊,錢能買通官府啊。這世道壞了壞了。”王喊對娘說:“娘,你放心,我長大一定為我爹報了這仇。”

渭水邊,三過村裡的秦腔戲在激烈的唱著,王喊母親的心裡如同刀割一樣痛苦,剛從監牢裡回家的路天闊家裡擠滿了人。“我回來了,唱就唱他三天戲。”路天闊在大擺宴席,慶賀自己回到村裡。鞭炮聲,嗩吶聲,歡笑聲迴盪在渭水之濱。許多耕種路天闊土地的窮人也來到他家逢場作戲。一天又一天,戲在王喊媽媽的淚水中終於唱完了。

路天闊出現在三過村的大街小巷,田間地頭的同時,還活躍在澇店鎮街頭的妓院裡。逢集市還在橋頭看鬥狗,高興時還會賭上一把。過了兩年,路天闊又娶了一房女人,女人比他小四十歲,才是十七歲的丫頭片子。看到仇人影子,聽到仇人的事情,想到死去的男人,王喊的娘就哭。“娘,明年我就十六歲了,近幾年我在鐵匠鋪子幹活,不但打製了鋒利的斧子,還演習了一身力氣,咱報仇的時候到了,我不會失手的”王喊說:“娘,路天闊的死期不遠了。”“兒呀,娘總擔心你下不了手,或者失手。你殺人不成,反叫把你拾掇了,娘會後悔一輩子的,娘就對不起你爹啊。”媽媽撫摸著兒子的臉龐說:“人家路天闊現在還有錢有勢力,咱要報仇,可要小心啊。打蛇不死反遭殃,你要記住啊。”

王喊在伺機報仇。一次,又一次,機會總不成熟。一次,在澇店橋頭黑店裡,路天闊在嫖妓,王喊剛想衝進去殺了仇人,這時來了幾個保鏢,還有警察局的人,他只好懷揣好利斧,失望地回了家。一次,在渭水邊玉米地剛想下手,路天闊的幾個兒子來了,他怕失手,也就作罷。一次,王喊聽說仇人到縣城參加婚宴,於是就跟著到了縣城。在一天的跟蹤中,他還是沒有得逞,原因是仇人帶了五個保鏢,三隻狼狗,況且路天闊身上還彆著手槍。伺機下手,機會總是不到。兒子回到家,失望的樣子,娘看了說:“喊娃,你可要堅持到底,相信機會總是有的,猴子也有打盹的時候。你爹是咋死的?姓路的,僱人殺了四次才算成功。你爹叫人家殺的太慘了,我的兒啊,你爹等著你的好消息呢。這仇人糟蹋了媽,僱人殺了你爹,太可憎了。”

這年春天,澇店鎮來了幾個河南賣藝的,在澇店正表演呢,路天闊來到這裡觀看完準備回家,這時,警察局長正好在檢查工作,於是叫到飯館吃飯。幾個保鏢在外邊閒得無事就搭方打發時間。王喊在不遠處張望,一個小時後,路天闊和警察局長出來了。路天闊說:“我和局長到鎮上轉轉,你幾個就在這橋頭等我,不準亂跑。”機會終於來了。

澇店街頭,人山人海。王喊象一頭猛牛一樣,發瘋似的衝了過去。“殺人了,殺人了,,,”人群裡有人在嚎叫吶喊。王喊的利斧把路天闊的頭劈開了。警察局長嚇得爬在地上,摟著頭不語。剎那間,路天闊成了肉醬,雪團,死屍。澇店街頭人群四處亂逃。“媽呀,媽呀,殺人了,路財東叫人弄了。”

王喊報仇的消息不脛而走,三過村的人驚呆了。“這王喊,有種啊,孝子啊。”“路天闊造孽太多了”“該死該死,人家娃給他爹報仇了。”“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啊,孝子報仇,有啥罪呢。官逼民反哩。”

王喊殺人,被收了監。幾個月後,知縣判其死刑。三過村,餘姚村,馬營村,祁村和周圍的群眾幾千人包圍衙門。“王喊替父報仇,罪不當死啊。”“這娃是孝子,家裡還有一個老孃呢。”“放了他,放了他。”幾千群眾喊著,鬧著,罵著,跪在衙門大堂上。“好說,好說,孝子應該從輕的”知縣說。

十天後,王喊被髮配到黑龍江牡丹江邊。王喊的母親也跟著兒子從黃土地來到黑土地。幾十年過去了,辛亥革命了,國家大赦罪犯,王喊出來了。“娘,咱回戶縣老家?還是在這裡安家?”“喊娃,回家吧,我都快八十歲,這把老骨頭還要埋在關中道呢,”孝子王喊和母親準備回家的消息傳到當地賢達人士的耳中,他們說:“這王喊是個好娃娃,回去了仇人跟他算賬咋辦?乾脆叫他留在咱黑土地吧,這裡也餓不死他娘們倆”

王喊經人撮合與當地一個農民的閨女結婚了。幾十年後,子女,孫子女,好大一家人。王喊的母親活到九十歲時老掉了,埋在了這片黑黑的土地上。王喊八十歲時,他想到了陝西戶縣老家,想起了慘死父親,他多麼想回去看一眼生他養他的三過村啊。

一天,在牡丹江邊的一個小鎮上,王喊見到了陝西西安周至縣的鄉黨,於是請到家裡好酒好菜款待一番後說:“兄弟,咱是鄉黨啊。我會不去了。你回去給我王家人帶個話,我王喊還活著,在這裡也有了35口人。

寫王家族譜時別忘了你老哥啊。”兩年後,王喊無疾而終。

1933年,鄠縣修縣誌時,真的以孝子之楷模將王喊收入縣誌中。

西安市鄠邑區:民國《重修鄠縣誌》中《 孝子王喊》軼事

西安市鄠邑區:民國《重修鄠縣誌》中《 孝子王喊》軼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