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農業園區到生態餐館 白果塘園區流淌的開陽生態故事

“我去年帶著家人到這裡來過,奇花異卉、風車翻飛、整棚整棚的時令蔬菜讓人耳目一新,父母做了一輩子農業說是頭一回見農業還可以這樣做。今天來又是另一樣感覺,飯還可以在掛滿瓜果的蔬菜大棚裡吃,精緻的環境,別樣的風情真是一個休閒、體驗、觀光的好地方”。7月3日,在雙流鎮白果塘盛豐農業基地生態館體驗的縣城居民陳曉兵說。

從農業園區到生態餐館 白果塘園區流淌的開陽生態故事

來自縣農業局的情況顯示,盛豐農業白果塘蔬菜基地最初是由盛豐農業有限公司投建的貴陽市蔬菜保供園區,以“現代農業+觀光農業”模式進行建設。當地群眾流轉土地,然後在園區上班,同一塊土地,群眾有了兩樣收入,園區經過近幾年來的發展,相繼投入建設資金1億元。規模化產業化經營,讓當地群眾,尤其是低收入戶和困難戶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種自己的土地,掙別人的錢。

隨著項目建設的日漸完善,基地產業鏈正不斷延伸,延伸的產業鏈催生了該園區新型業態,昔日單一的基地已發展了自主採摘、神龜湖垂釣、科普教育、農業觀光、生態養生館多樣業態。

從農業園區到生態餐館 白果塘園區流淌的開陽生態故事

“這個基地不僅是盛豐的產業,更是開陽農業的一張名片。在貴陽乃至貴州都數得上一二”。縣農業局局長黃義清說。

據介紹,盛豐生態館集自助體驗與休閒娛樂於一體,86處自助採摘烹飪區塊分明又連城一體,總投資350餘萬。便於節假日期間攜家人、朋友醉情於綠色果蔬,享受自主勞作的飲食文化體驗。生態館內一應俱全,採摘、做飯、製作一餐原生態美食,一個人只花38元,不想只享用素食,生態館還可以提供來自川菜系列的精美名吃。

從農業園區到生態餐館 白果塘園區流淌的開陽生態故事

目前,生態館已與貴陽市多家旅行社合作。該園區正成為集觀光與體驗相融、科普與垂釣並舉的多業態農業園區。

“我在園區等你,來有不一樣的收穫和驚喜,更能舒展你甜美的歌喉,教會你的孩子認識農業,獲取知識,品嚐到純天然的富硒食品。”盛豐農業董事長張華表示。

一園瓜果異卉托起花上人家,滿園青蔥綠色醉美白果一寨,產業鏈上,當地群眾正在園區引領下朝向鄉村振興的助力脫貧的路上前行。

來源/縣新聞中心 李培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