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信用峯會 對話美國徵信業巨頭FICO

中美信用峰會 對話美國徵信業巨頭FICO

中美徵信業之間存在多大差距?國內個人徵信市場將如何進一步發展?監管對於徵信業乃至整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意義何在?這些廣受關注的問題今天(當地時間1月27日)再次引起業內熱烈討論。

此次中美信用峰會是由美國三大徵信局、信用評分機構FICO及美國領先p2p平臺Lending Club和Prosper 聯合發起的國際互聯網金融峰會。此次峰會作為全球唯一專注於中美交流合作的互聯網金融峰會,以“創新與信用”為主題,為中美互聯網金融行業搭建溝通交流的 平臺,更將為中國的互聯網金融帶來中美合作契機。因此活動得到了中國優秀互聯網金融獨角獸們的密切關注。包括舊金山市市長李孟賢、紐交所全球資本市場總裁 Garvis Toler、富國銀行高級副總裁John QiangWang、LendingClub首席風控官陳超美以及斯坦福大學教授等中美兩國的500多位行業領袖均會在27、28日出席此次會議。

舊金山市長李孟賢對大會進行開幕致辭,從全球市場看,美國是互聯網金融發展得最為發達和成熟的國家之一,除了高效的監管力度,還得益於其完善的個人徵信體系 和先進的風險控制技術;相比之下,中國的個人徵信體系也更為複雜,加之很多公司風控模式透明度低、數據不健全,從而導致近來國內平臺跑路詐騙事件頻發,對 互聯網金融行業造成了巨大的負面影響。但他也同時指出,“在中美兩國的大舞臺上,互聯網金融勢必大有可為。美國很多寶貴的行業經驗和理念已經很好地應用於中國,而中國互聯網金融產業的飛速發展也為美國企業帶來了很好的啟發。”

業內專業人士指出,中國徵信體系建設現階段信用信息的邊界不清晰,存在將個人信息與個人信用信息混為一談,信息濫用損害個人信 用權益的問題,美國個人徵信業發展中曾遇到的問題早已對此予以驗證。Carmen女士對此表示贊同——從美國個人徵信業的發展歷程來看,徵信機構尤其需要 重視監管合規以及個人信用權益的保護,至於信用評分,其數據收集更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數據拿到後,如何針對某一個消費者的行為作出具體評分,是一件需要 謹慎對待的工作。因為有的人會說這不是我的賬戶,我沒有過違約——我們也碰到過扯皮的情況,新聞媒體也盯著我們。所有數據都必要完整、及時、精確,基於這 樣的要求,我們的評分拿出去後絕對是高質量的評分。”

在談到國內個人徵信業何時能比肩美國同行這一問題時,上述人士認為在中國徵信體系的完善還有一段漫長的道路,需要官方與民營徵信機構共同努力。做徵信的人“要耐得住寂寞”,在耐心積累數據的基礎上以專業態度實現徵信局功能,這可能需要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時間。

Carmen女士在談到與中方的合作事宜時認為,區塊鏈技術值得給予關注和看好,“在中國我們可以從一張白紙開始,我認為科技在這個過程中會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我們在中國雖然不是採集數據,但也會有合作伙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