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多舉措推進鐵腕治霾打贏藍天保衛戰

近日,白水縣《鐵腕治霾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通過做好七項工作,推進治汙減霾,確保全縣2018年空氣質量PM2.5不高於54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達到255天;2019年空氣質量PM2.5不高於52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269天;2020年空氣質量PM2.5不高於51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達到275天,PM10明顯下降,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年均濃度基本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

一是持續推進減煤工作。在城市規劃區內禁止新建、擴建燃煤發電、燃煤熱電聯產和燃煤集中供熱項目,禁止新建、擴建和改建石油化工、煤化工、水泥、焦化項目,壓減水泥焦化、石油化工等行業企業產能。完成煤炭消費削減任務,禁止新建耗煤項目。推進農村居民、農業生產、商業活動燃煤(薪)的清潔能源改造,推廣固化成型、生物氣化、熱解氣化、炭化等能源化利用技術,開展秸稈還田、青貯飼料、堆肥等綜合利用,從源頭禁止秸稈焚燒。加大燃煤鍋爐拆改力度,實施火電企業聯產改造。二是深化機動車汙染防治。推進高排放車輛汙染治理,推廣新能源汽車。開展非道路移動機械汙染防治,嚴厲打擊非法生產、銷售不符合國家標準的車用燃油行為,確保合格油品全覆蓋。三是治理揚塵汙染。全面落實建築施工“六個100%”管理+揚塵排放質量管理+紅黃綠黑牌結果管理”的防治聯動制度,建成縣級建築工地揚塵視頻監控平臺,提升施工揚塵管控水平。加大工程車、渣土車帶泥上路和沿路拋灑整治,嚴控城區車輛揚塵汙染。實行機械化清掃,精細化保潔、地毯式吸塵、定時段清洗、全方位灑水的“五位一體”作業模式,防止道路揚塵。
四是提升工業企業汙染治理和監管水平。開展燃氣鍋爐低氮燃燒改造,確保氮氧化物排放濃度低於80微克/立方米。加強排汙許可管理,超標或超總量排汙企業一律停產整治。深化工業汙染源監管,加強揮發性有機物(VOCs)汙染防控,加強物料堆場揚塵監管。摸底核實“散亂汙”企業,實行拉網式排查和綜合整治,並實現動態清單式管理。五是持續推進禁燃工作落實。完成高汙染燃料禁燃區建設,推進生物質禁燒,力爭全縣“零火點”。強化面源汙染治理,嚴禁焚燒垃圾、樹葉、荒草等現象。制定煙花爆竹禁放限放方案,禁放區域內全年嚴禁銷售和燃放煙花爆竹,加強監管,嚴查嚴處違規燃放行為。六是加快綠色生態屏障建設。開展綠化秦東大地建設美麗家園行動,加強森林、溼地資源保護,實施北洛河、林皋湖溼地生態保護,實施河流沿岸生態防護林、交通道路綠色長廊等工程,完成造林綠化任務要求。推進城區裸露地面“種草抑塵”行動,力爭實現城區裸露土地綠色全覆蓋。加快縣城引水興湖,構建縱橫成網、河湖相連、渠庫相通的水系水景,加快構建綠色生態安全屏障。七是強化重點時段汙染防控。
制定和實施重汙染天氣應急減排措施,最大程度減少汙染物排放。完善空氣質量預測預報會商制度,強化環保、氣象等多部門聯動,加快培養和引進專業預報人員,不斷提高預報預警準確度,及時科學應對重汙染天氣。截至目前,全縣累計削減煤炭約26萬噸,淘汰燃煤鍋爐373臺;淘汰黃標車297萬輛;清理取締“散亂汙”企業10戶;完成1家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項目;36座加油站一、二次油氣回收治理,14座加油站三次油氣回收治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