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來臨,到底要不要帶孩子去旅遊?

“兒童要旅遊”已經被妖魔化。無論是寒暑假,還是平時節假日,家長如果沒有帶孩子去旅遊,似乎會被定義為“不稱職”。那麼,家長是不是一定要帶孩子去旅遊?如果帶孩子旅遊,要怎樣才會更有意義?

被“長見識”的名義綁架

家庭經濟收入的提高,孩子對增長見識的渴望,越刮越濃的親子游之風,讓“兒童旅遊”變成熱門,從每個週末的公園遊,到五一、十一的國內遊,再到寒暑假的境外遊、夏令營,旅遊費用已經成為繼孩子的擇校費用、興趣班費用之後位列第三大的一筆大開銷。

然而,在“長見識”的背後,暗流湧動的是消費層次的較量:你帶不帶孩子出去玩?你帶到哪裡去玩?孩子的玩伴都去過哪裡?每次的假期出遊,在孩子的作文裡怎麼被描述?不管你是真心想帶孩子出去“長見識”,還是攀比心作祟,不管你願意不願意,不管你的經濟實力如何,你都會被捲入這陣風潮。

遊了玩了不等於見識就長了

城市化生活給孩子們帶來了玩伴匱乏、自然接觸匱乏,為彌補這一缺失,我們確實可以考慮帶孩子出行遊玩。可是我們帶孩子去香港、去韓國,去馬爾代夫,去歐美,住“五星級度假酒店”、吃“皇室套餐”……這些量身定做的高大上旅行,只是把孩子從我們家門口商場裡的小遊樂場帶到了一個更大的遊樂場……

暑假來臨,到底要不要帶孩子去旅遊?

“見到沒見過的”和“長了見識”不能劃等號,昂貴的投入,帶來的並不是與之相等的見識增長。“孟母三遷”為的是讓孩子在“好環境”中得到薰陶,到現代卻逐步演變成對“物質繁榮”的選擇和感嘆。在這些更豪華、更現代的環境中,孩子得到的多是享樂與消費,如果我們一味強調旅行遊玩的行為,而不去審視該用什麼樣的旅行遊玩來幫助孩子心智的健康發展,高消費之下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呢?

旅遊對孩子的意義由父母取捨決定

我們每位家長都希望孩子既會讀萬卷書,也能行萬里路。至於他長大以後,是不是閉關狹隘,取決於你對旅行的興趣和行動。我們帶著孩子出去,全是圍著孩子轉,不停地告訴孩子要玩要看,自己卻並不能從中看到和體味什麼,這樣的陪伴能讓孩子在遊玩中成長嗎?這就跟一個沒有業餘愛好的家長逼著孩子上興趣班一樣,家庭營造不出藝術情趣的氛圍,如何又能培養出有藝術情趣的孩子?

帶孩子旅行遊玩,一定要在某個地方居住一段時間,才能體會當地人的生活和風土人情。走馬觀花式的旅遊,除了身體的疲憊和人云亦云的感受,哪裡會有對生活、對生命、對世界的觀察和思考?如果你能在假期跟某個家庭互換,讓孩子坐上當地的公交車,去當地的集市,讓孩子去村裡的小河蹚水,讓他交到幾個當地的小朋友,這些也許不會在照片和作文中有多麼漂亮的展示,不會馬上給孩子帶來什麼直接的“實惠”,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經歷的,都不是人為製造的,都是不賣票的真實生活。這些經歷都將變成他的思考,未來某個時候影響著他的人生。

請把真實的人生體驗還給孩子

孩子,尤其是學齡前兒童,不管他到哪,他最想去的還是遊樂場。他們對名勝古蹟不在乎也不感興趣,父母們硬要他看,還硬要他看出點什麼,實在有些勉為其難。孩子到底能從旅行中看到什麼,我們無從得知,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他看到的,肯定跟大人看到的不一樣。所以,所有大人以為的旅行目的,從頭到尾都是錯的。為什麼把那些孩子十幾歲要跟同齡人結伴而行去的地方,在小時候就由你帶著他去呢?很多時候,我們帶孩子轉遍全世界的結果,不是讓他對這個世界有新的“認識”,只是他被迫在你的安排下,完成了家長的夙願。

走馬觀花式旅行,攀比式遊玩等,對孩子是不值得提倡的。但這並不是說我們不需要帶孩子出去。當父母們認清了享樂主義盛行之下的變味旅行和遊玩,當你不去給孩子安排不適合他的旅行,剝奪他的體驗,明白旅行遊玩與否可以不受外界的壓力,可以不為炫耀,那麼,請回到本真吧:首先重拾對自然和世界的愛,把旅行和遊玩當成日常從書本電視裡瞭解和觀察生活的重要補充和必要延伸,讓旅行和遊玩作為父母和孩子一起去尋找生活源頭、生命意義的旅程,一切問題就都會在我們的心中得到正解了。

(廣東省外貿學院-田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