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肉的根系都去哪儿了?

前几天,有位花友实在忍受不了原装的大棚泥炭土不好浇水,冒着酷暑把几棵肉肉给脱土了。结果发现,奇怪了,这些肉肉健康的活了这么久,竟然没有什么根,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几棵肉肉都是这位花友在春天的时候在附近的大棚里买的。买回来的时候因为颜色和状态太美,所以就一直舍不得脱土换盆,怕影响了状态。到了夏天,因为这几棵肉肉浇水时水分下渗太慢,怕是土壤板结,就干脆翻盆了。这才发现这些肉肉竟然根系都非常短小。

我回答她说,这些肉肉其实很可能根系挺发达的,只不过因为大棚土比较细腻,所以长出来的都是非常细小的根系,你脱土的时候,这些根系不结实,就断掉了。这位花友听了我的解释,就把还没有丢掉的大棚土找回来,仔细观察了一下,还真的发现大棚土里面布满了细小的根系,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

肉肉的根系都去哪儿了?

在颗粒土里长大的肉肉,如果脱土,很容易看见那些抓牢了土壤颗粒的根系。那些根系往往强壮而且结实,给人一种根系非常健康的感觉。

而一直生长在泥炭土中的肉肉,除非是生长年头比较久的老桩,主根系会长得比较粗壮,那些花龄不算很大的几个月的幼苗,往往长着数量多但却非常细弱的须根。这些须根比较弱,脱土时一拽就断,不容易保存下来。

肉肉的根系都去哪儿了?

那么,这样的根系差异是如何形成的,到底什么样的根系比较好呢?比较负责任的回答是:各有利弊。

决定根系生长的条件有很多,除了植物自身的特点(比如十二卷属天生就是粗大的肉质根)以外,最重要的几个条件就是土壤对根系的压力、土壤颗粒度以及土壤颗粒的性状。

质地轻、细腻而且多孔的纯泥炭土,根系生长所受的限制非常小,土壤对根系的压力也很小。所以非常利于根系萌生更多细小的分支,每个根系分支也可以直着生长。

如果是纯麦饭石这样的土壤。土壤内部的孔隙处对肉肉的根系几乎没有压力,但没有孔隙的地方,肉肉的根系又无法穿透。所以,肉肉的根系只能在原有的空隙中钻来钻去,最后形成了毛细根把麦饭石颗粒包裹住的形态。

肉肉的根系都去哪儿了?

纯泥炭土和纯麦饭石,这是我们常用的用来养肉的土壤的两种极端形态。

纯泥炭土对根系的压力很低,给了根系极端自由的生长环境。肉肉很容易生长出数量庞大但很脆弱的须根系。这类根系的好处就是根系的表面积会比较大,吸水能力强。如果遭遇干旱,这样的根系更容易从空气中获取及其微弱的水分而帮助肉肉存活。所以,如果我们不得不给肉肉彻底断水,那么纯泥炭土种植的肉肉,存活时间肯定比纯麦饭石种植的肉肉存活时间要长。

再说纯麦饭石。麦饭石表面没有孔隙,肉肉的根系绝不可能从麦饭石颗粒中间横穿过去,如果根系需要生长,就只能蜿蜒绕道而行。虽然麦饭石很重,可以给根系很大的压力,帮助根系变得强韧,但在麦饭石颗粒之间的缝隙处,却又几乎没有压力。根系在生长的过程中,如果撞到麦饭石颗粒,就好比跑步的运动员撞到了一堵墙一样,是很影响根系产生新的分支的。所以纯麦饭石养出来的肉肉的根系相对来讲会明显粗壮一些,但相对来讲,根系的分支较少。这样的环境里,根系自我保水能力差,如果遭遇断水,就更容易发生根系枯萎的情况。

前几天我们也专门探讨过肉肉夏天是断水还是不断水这个问题。其实,肉肉们对断水后干旱环境的耐受能力,与土壤也是有很大关系的。

在泥炭土这种颗粒度很细的土壤里生长的根系更容易保住自身的水分,从而熬过艰苦的旱季。在肉肉的原生地,土壤的结构也要比我们用的颗粒土要细腻得多。并不像我们现在使用的颗粒土一样,布满了几毫米大小的土壤颗粒。这样的土壤结构,也更利于萌发更多细小的根系。

我们在播种或者种植叶插苗的时候,都强调要用颗粒度比较细的育苗土,就是为了让新根能够更好的扎根到土壤中,并且产生更多的分支。

在给砍头的肉肉发根的时候,我也建议接触肉肉的表土不要用质地坚硬的大颗粒土,这不仅是考虑到保水问题,更是要考虑到扎根的问题。

肉肉的根系都去哪儿了?

从根系萌发角度来讲,质地软,颗粒细的土壤更有优势,能够为新根提供较好的萌发条件。

细颗粒能够创造出很多细小的根系,即使这些根系你脱土后看不见,它们也是存在的,这些根系是肉肉耐旱的中坚力量。因为比较细小,萌发和抛弃这些根系的代价也相对较小。所以我们在播种或者叶插的时候,会尽量使用颗粒很小的育苗土,也是为了尽可能的促进幼苗新根的生长。

然而除了需要照顾新根生长以外,我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兼顾土壤的透气性。如果土壤的透气性下降,黑腐、烂根等问题就会接踵而来。这也是阳光充足通风好的多肉大棚可以大量使用泥炭土而家养就必须使用颗粒土的主要原因。

细颗粒土壤利于根系生长,而粗颗粒土壤利于保持土壤的透气性。要兼顾这两点优势也是不难的。只要把粗细两种颗粒的土壤混合在一起使用就好了。这也是我们最常规的配土方法:颗粒混泥炭。

以前我们在提到配土原则的时候,最常说的就是对透气性要求高的老桩,颗粒要多一些,大一些,对于透气性要求低的小苗,颗粒可以少一些,小一些。

今天,我们可以再加上一条原则了,就是颗粒多而且大的土壤,肉肉的耐旱能力就会相对较弱,而颗粒少而且小的土壤,肉肉的耐旱能力就相对较强。我们在断水和控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个原则。

对了,还有一个常见的问题现在也可以解释清楚了。就是观察发现,肉肉在细颗粒,甚至非颗粒土中的生长速度快于颗粒土。这最主要的,是与我们的浇水量有关系。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非颗粒土中的细小根系的数量,要多于颗粒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