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欧洲首个eWTP hub落地 回顾马云为它奔走的三年

音频|欧洲首个eWTP hub落地 回顾马云为它奔走的三年

浙商5分钟,听见商业的未来。感谢收听世界浙商网、(《浙商》杂志)独家制作,由涌金票据池独家特约播出的浙商5分钟(音频版)。我是主播小崔,今天是7月4日,星期三

李彦宏称,2018年将是自动驾驶产品化元年,堪比当年T型车下线的历史节点。要说AI时代最大的颠覆,就是将汽车复杂的零部件逐渐简化,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代码。据说Apollo平台目前已经开放22W+行代码,比去年增长了6倍,代表了AI时代的真正速度!

正泰电器拟7.03亿收购隆基股份17个项目 加码光伏产业布局

7月2日晚间,正泰电器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从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6家子公司购买17个分布式光伏项目公司100%的股权,转让交易总价为7.03亿元。

7月3日,正泰电器证券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收购光伏项目出于公司产业结构性调整需求,与日前出台的光伏新政并无直接关联。对于光伏新政的影响,该负责人表示,短期内光伏新政对整个光伏行业包括公司还是有一定影响,长期来看,在降成本等条件允许下,分布式光伏等项目依旧有发展空间。

看看股市方面,小米提前锁定纪录:史上最快纳入恒生指数的港股将诞生

招股书披露在全球营收超千亿且盈利的互联网公司中,小米增速排名第一;认购结束后,小米录得近10倍超购,打破2011年以来大盘股认购倍数纪录,成为全球最大散户规模的IPO,是香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民营公司IPO,全球第三的科技公司IPO。业内人士表示,小米上市后或将在10个交易日后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创下港股史上最快纪录。5月7日,恒生指数公司特地宣布从第三季度起将同股不同权架构公司纳入恒生综合指数选股范畴,业界普遍看好7月9日上市的小米将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大环境低迷的当前,香港的普通投资者也表达对小米的看好,小米在港公开发售部分录得近10倍超购,打破2011年以来大盘股认购倍数纪录,成为全球最大散户规模的IPO。

听今天的商业故事:欧洲首个eWTP hub落地,回顾马云为eWTP奔走的这三年

当地时间7月3日上午,比利时首相Charles Michel在布鲁塞尔会见马云时宣布加入eWTP,成为eWTP全球合作伙伴。这意味着比利时将在阿里巴巴的全球智能物流骨干网上扮演重要角色,与阿里巴巴共同推动欧洲中小企业更好地参与全球市场。

这是继2017年马来西亚数字自由贸易区启用、WTO和世界经济论坛宣布成为eWTP全球合作伙伴之后,eWTP理念落地全球的又一重要步伐——欧洲首个eWTP hub落地。

无论是参加公开活动,还是与各国政要、商界领袖会面,马云一直强调要帮助中小企业、年轻人更好地参与全球化进程,共享发展的红利。过去两年,作为eWTP的首倡者,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奔走全球,仅2016年就飞了800多个小时,去了33个国家和地区。2017年以来,随着马云的飞行计划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正在加速拥抱eWTP。

2017年1月11日,马云飞到美国,向当地企业主宣传eWTP,并和美国总统特朗普会面。马云介绍,“我们特别谈到了支持100万美国中小企业,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支持他们在阿里巴巴平台上把产品——农产品和美国服务,销往中国和亚洲”。

同年6月20日,马云出席阿里在美国底特律举办“连接世界”中小企业论坛,与超过3000名来自全美、加拿大的中小企业和合作伙伴见面。马云在演讲中向台下的中小企业主们表示,未来30年,中国将会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这个引擎会带动世界经济,对全球中小企业都将意味着巨大的机会。

2017年3月22日,首个eWTP海外数字中枢正式落地马来西亚,这也是eWTP概念在海外的首次落地。同年10月,吉隆坡eHub前期项目投入运行,截至目前已经帮助2651家马来西亚小企业的商品从这里运往全世界,半年来累计为小企业节省通关时间约3000万个小时。

马云飞遍全球,希望通过推广eWTP来帮助全球的中小企业、年轻人更方便地进入全球市场,参与全球经济。作为全球化的坚定支持者,马云坚信现在是完善全球化的最好时机,而eWTP正是为这一目标而建。

听标题新闻,极速为您播报:

中兴:回应"被破产":假消息,正加快公司恢复步伐

许家印:年内砸2.8亿首次回购股票,上半年销售3041亿元

联想:完成重大海外收购:15亿欧元购卢森堡国际银行九成股权

房产:上半年40城土地出让金超1万亿,杭州以1400亿居首

华人文化:完成近百亿A轮融资 万科联合阿里腾讯领投

特斯拉:为增产停止关键制动测试 股价重挫超7%

根据易观发布的最新报告,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额达403645.1亿元,首次突破40万亿大关,环比增长6.99%。

目前,支付宝和财付通合计占据了移动支付高达92%的市场份额,“双寡头”竞争格局成为市场基本形态,我们相信这钟“双寡头”格局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财付通和支付宝拥有庞大的共享用户群体,而移动支付市场及两巨头的用户规模增长预期将趋缓(而且新增用户大都亦非优质客户),这意味着,就用户争夺而言,移动支付在两大巨头的竞争层面已经成为一个存量市场,双方竞争的重心将不再是用户规模的增长,而是走向纵深去争夺用户支付的交易量(金额和笔数),即钱包份额和用户黏性,而这更多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博弈。

此外,市场一直期待的财付通、支付宝和银联“三足鼎立”的市场竞争格局,并未从用户规模层面得到如期证实。银联在2017年底重磅发布银行业统一App“云闪付”,并同时上线银联二维码支付;考虑到银联的国字号背景,以及过往多年积累的广泛的国内外服务网络和庞大的用户基数,被认为是可以挑战“双寡头”的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三足鼎立”也成为人们对移动支付市场未来格局的普遍预期——是否会成为现实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