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書記精準扶貧記——記中建二局局派駐甘肅省康樂縣何家溝村第一書記羅恆

2018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7週年紀念日。去年的今天中建二局西南分公司成都高新區文化中心項目辦公室主任羅恆,通過自願報名、資格審查、面試問詢,成為了該局派駐甘肅省康樂縣何家溝村第一書記,並於8月底辭別了還不到半歲的女兒,開始了他為期兩年的精準扶貧之路。

摸清家底真扶貧

甘肅省康樂縣是一個國家級深度貧困縣,土地貧瘠,除了一家肉類加工企業外,全縣沒有一家規模工業企業,而羅恆掛職任第一書記的何家溝村,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佔全村人口的近90%,村民觀念陳舊保守,脫貧致富的願望、動能不足。面對這樣的窘境,是選擇碌碌無為、得過且過的“鍍金幹部”,還是選擇迎難而上、有所作為的“實幹黨員”,羅恆用實際行動回答了這個問題。

由於村裡不通公交車,也不提供食宿,羅恆每天僅上下班就需要步行近14公里花費兩個多小時,還不包括早出晚歸、走看訪問散落在溝壑之間的一家一戶,這不僅是對體力的一個考驗,更是在耐力上的一個賽跑。兩個月時間,奔波在崎嶇的羊腸小道上,睛天一身灰,雨天兩腳泥,行程超過1000公里,羅恆最終摸清了全村的底數:全村有138戶635人,其中建檔立卡戶(扶貧對象)33戶,包括:真正貧困戶11戶,其中因大病返貧1戶;鞏固提升戶22戶,該類人員雖已脫貧,但收入不穩定,存在返貧風險。堅實的一手資料為羅恆同志下一步精準識別、靶向施策奠定了堅實基礎。

千方百計扶真貧

人均年收入3535元,是康樂縣當地脫貧分界線。在“怎麼脫貧、怎麼扶持”的問題上,羅恆採取了“救急”與“增收”相結合的方式。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病使村民馬瓦來時半身癱瘓,在花光了所有積蓄並欠下了一屁股的債務後,一個本來還過得去的家庭頓時跌入谷底。在得知這一情況後,羅恆告知了當時正在何家溝調研的公司領導,領導當場自陶腰包給予2000元愛心資助,隨後,羅恆又親自幫其準備材料向政府申請到了農村特困供養資格。在得知馬瓦哈不、馬亥牙等10戶貧困戶即將揭不開鍋時,羅恆又自掏腰包為他們送去了麵粉和清油,解決了他們的解燃眉之急。羅恆認為,送錢送物只能救一時而救不了一世,幫扶的要義在於解決長遠。

在發現了村子裡的大部分家庭婦女有農閒納鞋墊的習慣後,羅恆突然有了靈感,為什麼不以二局工會為依託,充分利用局內部龐大的人員數量,把手工鞋墊變成村民增加收入的一條新路子呢?於是,他挨家挨戶宣傳動員,在成功賣出第一批300雙鞋墊後,極大激發了村民的生產熱情,目前的訂單數量已超過1000雙,為近30戶村民增加純收入約30000元,“鞋墊書記”家喻戶曉。嚐到甜頭的羅恆繼續腦洞大開,以個人頭像為商標、以第一書記為名稱註冊了電商平臺,專門銷售何家溝乃至康樂縣的土特產,目前,何家溝特色小吃油炸果果接收訂單已超過1000份,為4個貧困戶家庭增加收入共計12000餘元。在得知全國總工會郭明義愛心團隊在甘肅有無償提供繁育母羊、母牛的幫扶名額後,羅恆又主動聯繫,爭取到了3個名額,從而又解決了三個家庭的脫貧問題。現在,馬瓦哈不、馬亥牙等村民逢人就說共產黨好、精準扶貧政策好,羅恆也成了何家溝村的名人。

扶貧要義在扶智

“作為大型央企,脫貧攻堅是我們應該做好,也是必須做好的職責。”第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中建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官慶如是說。作為中建總公司對口扶貧點之一,早在2017年9月,集團黨組副書記劉錦章在康樂縣進行扶貧工作調研時就提出了“結合集團用人方向,聯合辦學、靶向輸轉,精準教育扶貧”的工作思路。這時的羅恆也剛到康樂縣安頓下來,本科工商管理、研究生人力資源管理的羅恆一下子成了總公司在康樂教育扶貧前期工作的不二人選,可行性調研、可行性報告、實施方案、推進計劃、政策講解、招生問詢,一切都超出了第一書記的工作範圍,已記不清有多少次往返在縣鄉調研的路上,也記不清多少個不眠之夜的伏案冥想,最終形成了依託甘肅建築職業技術學院康樂分院師資和教學設施,針對康樂籍建檔立卡貧困戶開辦中建高技能人才培訓班(40人制短期焊工班和60人制三年制學歷班),以三年為限,每年向中建集團輸轉100名貧困戶,從而實現“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共同致富”的既定任務。鑑於羅恆的“名人”效應,他又順理成章地成為了這兩個班的班主任老師。

目前,中建焊工班首批25名學員已在當地完成理論知識的學習,並於6月初奔赴局廊坊鋼結構廠開始為期1個月的實操培訓,畢業後,將根據個人意願在局內部安排就業,屆時將會有25個家庭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的夢想。同時,三年制學歷班已經完成招生工作,將在今年秋季開班,一頭挑著第一書記,一頭挑著高校班主任,那時的羅恆將會更加忙碌。

如今,羅恆正帶領何家溝的村民,繼續摸索特色脫貧之路。在村民的心裡,他不僅僅是“鞋墊書記”,更是辦實事的好書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