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县五措施促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抓体制改革,促教育活力。逐步推行中小学校(园)长职级制、教师管理体制改革等试点工作,完善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标准,建立由县教育局归口管理的中小学校长培养、选拔、聘任、考核、培训、交流、调配工作机制,激发学校办学活力。2018年共调整任用校长23名、副校长35名。

二是抓编制配置,促机制成效。每年根据工作实际将全县学校编制调整情况报县编委办备案,逐步建立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统筹配置机制和跨区域调整机制。对县域内教师按照同一编制标准核定,实行总量控制、动态管理,确保编制优化统筹效率效益,形成“县管校聘”管理制度,有效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试点工作。按照教师职业特点和岗位要求,完善教师招聘机制,统筹调配编内教师资源,着力解决乡村教师结构性缺编和城镇师资不足问题。

三是抓城乡交流,促优势互补。城镇学校和优质学校教师每学年到乡村学校、薄弱学校交流轮岗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不低于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20%。实行城乡教育互动、资源共享。

四是抓 “青蓝工程”,促教学相长。建立了“新任教师—骨干教师—教学名师”阶梯式成长体系,实施新任教师“青蓝工程”,按照“好带新、强带弱”要求,充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帮助新任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

五是抓技能培训,促素质提升。与大连市中山区、贵阳市白云区建立教育交流合作伙伴关系。采取“请进来,走出去”、跟岗研修、访名校、网络研修、送教下乡、校本研修等多种有效途径开展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成长。截至目前,累计培训教师41期,达11362人次,完成490500学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