竅門六點半
因為劉邦、朱元璋只是一時的農民,而李自成是一世的農民!
這就是李自成失敗的根本因素。
我們知道,中國封建社會的農民起義,基本都是底層農民首先揭竿而起,然後最先遭到舊政權的鎮壓,比如陳勝吳廣起義、黃巾起義、黃巢起義、元末農民起義,第一波鎮壓之後,舊政權和農民起義軍兩敗俱傷,地方軍閥趁機割據自立,國家走向分裂,改朝換代的時機來臨。
在王朝覆滅,軍閥割據的時代,一些有遠見的軍閥開始積聚力量,佔據制高點,逐漸消滅周邊割據勢力,最後統一全國。劉邦、朱元璋都是這樣的套路。
那麼,同樣是出身布衣,而且也是從萬千農民起義者中脫穎而出的李自成,為什麼就不能像劉邦、朱元璋一樣,成為新王朝的建立者呢?“靜夜史”認為原因有以下幾點:
1、人才缺失,轉型失敗
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要想成事,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群人的力量才是無窮的。
劉邦有蕭何、張良、韓信等人,劉邦曾自豪宣稱:“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嘚瑟之情溢於言表。
朱元璋有徐達、常遇春、李善長等人,這些人文武雙全,幫助朱元璋建立了政權,消滅了北元!
而李自成,有劉宗敏、牛金星。劉宗敏鍛工出身,牛金星,舉人出身。這兩人是李自成的左膀右臂,為李自成集團的發展壯大出謀劃策。
通過三人的班底我們就能看出李自成差在哪裡了。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張良給劉邦出謀劃策,幫助劉邦定都長安建大漢功業;李善長給朱元璋提出“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的建議,幫助朱元璋建立大明。而劉宗敏和牛金星,本身就是鼠目寸光之輩,李自成跟著這些出身草莽的人,自然在眼界層次上不會有什麼大的建樹。
再說轉型,在封建社會,但凡農民造反,只有兩個選擇,成功或失敗。成功後,他們只有一個選擇——成為新生代地主:全國最大的地主(皇帝)。
但是歷史只給了李自成一個月的時間。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順政權,國號有了,但是人才建設什麼的完全跟不上。更要命的是,政權成立後,還未進行深化建設,李自成就馬不停蹄地揮師北京,又是幾個月的顛簸。
所以,直到進了北京,李自成才有了政權完善的穩定環境,可惜,這已經晚了。
進北京前,李自成大規模推行打土豪分田地的劫富濟貧式的社會改革。很好很勵志,但是李自成一走,官軍反撲,這些改革成為一張廢紙!
李自成為農民想了很多,就是沒想到農民兄弟可能會不滿。
其實農民擁不擁護在當時還不是最根本的問題,畢竟農民處於社會底層,沒有話語權,只要沒有人煽動,農民是不會對李自成產生什麼衝擊的。
真正決定李自成成敗的,是士大夫階層。
一直以來,封建王朝實行的都是皇權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權結構形式,即士大夫是政權的直接受益者。此時崇禎失去了士大夫的支持,士大夫將希望寄託在李自成身上。
然而,李自成馬不停蹄地來了一個聲勢浩大的“追餉行動”!追餉讓李自成完全站到了士大夫的對立面,導致吳三桂也降而復叛,大順軍隊損失慘重,進而引發清軍入關。
另外,由於李自成整體文化水平低,所以高素質人才備受排擠,牛金星搞掉李巖就是典型,此舉讓知識分子大失所望。
由於李自成前期沒有做好政權轉型一直沒有拿得出手的東西來招賢納士,導致李自成一次次和成功擦肩而過。
2、南明北清,內憂外患
崇禎自縊後,大明王朝北部江山盡失,但是南部還是大明的天下!這就是南明!
李自成和劉邦朱元璋相比,面對的形勢更加複雜,此時的南部還有南明勢力,北部,清軍在關外虎視眈眈。可以說,任何一步走錯,都有可能萬劫不復!
好吧,李自成就沒有走對過!
首先是追餉搞得太有聲有色了,直接把吳三桂搞反水了,心一橫投降了多爾袞,引清軍入關。
要知道,雖然清朝是少數民族建立,但是他的政權建設工作遠遠走在了李自成的前頭,也就是說,清朝在制度上是領先於李自成的!
所以,一片石之戰大敗後,李自成迅速潰敗,被迫退出北京。
在南明問題上,李自成也沒有進行任何的拉攏措施,反而是因為李自成大肆屠殺明朝皇族讓南明對李自成恨之入骨,即使勾結清朝也要徹底消滅李自成集團,這讓李自成陷入極其被動的境地中。
其實,南明和清軍在數量上是不足以擊倒李自成的,真正讓李自成萬劫不復的,是明朝末年席捲華北的鼠疫。
因為小冰期的到來,北方黃土高原幾年滴水未降,氣候乾旱引發大規模鼠疫,電影《大明劫》說的就是這個。
為什麼李自成攻打北京那麼順利啊,因此此時的北京城,在鼠疫的肆虐下已經成為一座半死不活的鬼城,士兵基本喪失了抵抗能力。而李自成入主北京後,鼠疫很快在李自成軍中蔓延開來。
在那個預防措施極其不健全的明朝末年,沾上鼠疫就意味著要脫層皮,果然,李自成集團戰鬥力銳減,一片石大戰的失敗就是最好的證明!
所以只能說,李自成的命實在是不好!真的不好!
這些,也註定了李自成成不了下一個劉邦和朱元璋!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一枚酷愛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靜夜史
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時代,曾發生過無數次的農民起義,但縱觀歷史,能真正取得成功從而建立大一統王朝的只有劉邦和朱元璋,而他們之所以能成功,究其原因可以概括為他們自身的性格特點和知人善任的能力使得他們身邊能聚集起一批在軍事政治等各方面突出的人才,更使得他們可以迅速的從農民起義軍蛻變為謀取天下的正規軍隊和組織。而這種轉變的失敗便是李自成失敗的原因。
作為一名事後諸葛亮,我在分析當年李自成為何失敗的時候一定會參雜很多個人的主觀臆斷,畢竟“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如果換做是我身處在那個環境下,做的肯定還沒李自成做的好,但分析歷史的成與敗更多的是為了吸取教訓,讓後人引以為戒,所以我才敢在這裡大膽的指點先輩們的對與錯。
那麼前面我說了李自成的失敗在於身邊沒有一批能正確為他謀劃天下的人才,再加上他自身性格上的缺陷導致他的失敗是必然的。
我們熟知的是李自成手下大將劉宗敏霸佔陳圓圓,導致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進而打開山海關,放清軍入關使得李自成腹背受敵,最終導致起義失敗。且不說這段野史記載是否屬實,而吳三桂雖也不是什麼光明磊落之人,但身為前明戍邊大將,統領大明最強軍隊關寧鐵騎,在關外抵抗清軍多年,他會為了一個風塵女子而輕易背上一個背叛國家和民族的漢奸罪名嗎?我想如果沒有一個不得已的原因,他是肯定不會輕易打開山海關的,那這個原因又是什麼呢?
我們都知道,李自成從參加起義軍開始便屢戰屢敗,最慘的一次被孫傳庭打的只剩十八騎,被迫逃入大山之中,等候機會再圖發展,當然了歷史也確實給了他機會,明朝積重難返,大廈將傾,而他提出的“迎闖王,不納糧”的口號也在起義的初期得到了廣大農民的支持,所以他才能從失敗的陰影中迅速走出來,最終打敗老對手孫傳庭,從西安一路攻入北京,滅了大明朝。但是這種“迎闖王,不納糧”的口號只適合起義的初級階段,當李自成攻入北京後,自身力量的壯大就必須要及時轉變思想,尤其要懂得如何與士大夫階層搞好關係,封建王朝的政權更替是由土地分配引發的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的重新劃分,但是李自成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的思想還是停留在最初的階段,農民可以不納糧,但依舊是農民,地主雖然依舊是地主,但卻飽受農民軍的欺壓,為何?養活百萬農民軍這麼一支龐大的軍隊,不讓老百姓納糧那只有搶地主的糧了,所以農民軍所到之處首先便是搶地主,攻入北京後更是大肆搶奪地主官員,這一系列的縱容行為直接導致了李自成得不到地主階級的支持,而吳三桂他就是地主階級的代表,所以我想吳三桂之所以投靠滿清,正是意識到李自成的農民軍根本就是一夥強盜,搶完這家搶下家,毫無戰略遠見,難成氣候,且自己身為地主階級,在李自成那裡肯定不會有什麼好下場,索性投了滿清,搏一個半世榮華。
可是李自成雖然得罪了地主階級,卻也沒有得到農民階級的進一步認可,因為李自成思想的侷限性,他沒有制定一個很好的關於土地分配的政策,農民為何要跟他造反,就是希望能吃飽飯,但是李自成領著他們到處打仗,打贏了就搶有錢人的,打輸了就到處跑,為何他們被稱為“流寇”,因為他們確實很符合“流寇”的性質,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到頭來還是沒有土地,還是要餓肚子,所以山海關戰敗後,李自成既得不到地主的支持也失去了農民的支持,百萬大軍只因山海關一戰的失敗便摧枯拉朽的失敗了,如果不是軍心渙散,真的很難達到這一“成就”。
而李自成戰略思想的侷限性也是他自身性格原因造成的,縱其一生,身邊都沒有幾個能為他出謀劃策的人才,好不容易有個李巖和宋獻策,還誤聽了牛金星的讒言,殺了李巖,逼走了宋獻策,牛金星是個什麼樣的人,我瞭解的不多,只知道他心胸狹窄,妒忌賢才,李自成失敗後,帶著他兒子投了滿清。
還有李自成接連丟了北京,西安後,揮師佔據襄陽,這時他想的不是要聯合當時的南明共同對抗滿清,而是要進攻南明,佔據江南企圖捲土重來。
由此看來昏招迭出的李自成確實不是一個具有雄才大略的人,失敗確實是在所難免的。
我是鹹魚,歡迎大家持續關注。
鹹魚閒聊
首先我們簡潔明瞭的來談談劉邦,劉邦這個人善於聽別人的意見,能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懂得用人。比如在他身邊的有陳平,張良,蕭何,等大謀士。武有韓信,樊噲,周勃,等等眾多武將,他都能瞭解他們,安排他們到適合自己的崗位上去,治國平天下,都靠著這些大智慧的人,和有勇有謀的人些。還懂得為百姓減輕負擔深得民心,雖然這個人做事很無恥但確實可以說是一代梟雄。
現在我們在來看看朱元璋,他發家除了他岳父那邊確實給他很多幫助過後,自己這邊也有徐達,常遇春,等猛將,自己打仗也非常的厲害。並且謀士也很多比如說劉伯溫。這個在民間和諸葛孔明其名的神話人物啊!什麼廣積糧什麼緩稱王。這些方針都是好的建議。尤其是充分利用漢人和蒙古人的民族矛盾。得到天下後又打擊貪官汙吏,對天下百姓又減免賦稅,所以他也能夠成功。
至於李自成,號稱百萬大軍,口號還是喊的很好,開城門,迎闖王,闖王到,不交糧。但是到了北京後剛開始軍隊紀律可以,過了幾天直接把所有官員和富戶的錢搶了,最後連平民百姓也不放過。順便說一句他手下劉宗敏,把吳三桂小妾也給搶了,把別個父親也拷打了,吳三桂就是以孝順出名的,當年自己帶十多個家丁就敢去和大清幾萬人拼命,還把自己的父親給救回來了,這件事情天下皆知。後來等吳三桂把清軍放進來,和清軍聯手直接就被打回北京了。回到北京後把吳三桂一家老小几十口人全部殺死。自己當天稱帝,第二天放一把火把故宮燒了,幸好當時還下了雨,故宮建築還剩下很多沒有被燒。走的時候帶上金銀珠寶,婦女,滿載而歸,浩浩蕩蕩回老家享福,他也就沒有想到自己能打到北京,都是運氣。後來被吳三桂追著打,最後失敗。關鍵還是失去了民心。
仁壽羅海
把李自成稱為草寇,是受中國歷史成者為王,敗者為寇思想的影響,用成敗論英雄顯然是不客觀和極端的。李自成雖然沒有取得成功,但李自成卻用他的行動改變了中國歷史,這恐怕是最重要的,看不到這一點,就會在思想認識上對李自成產生偏見,以至被看成賊冦。
劉邦、朱元璋最後能做到徹底改變了中國歷史的命運,而李自成沒有做到,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觀上看,李自成面對的是朱明和滿清兩個強大的對手,而劉邦有項羽幫忙消滅了暴秦,朱元璋面對的蒙元腐朽不堪,漢人對其本身也有排斥思想,陳友諒、張士城相對比較好對付。
從主觀上看,第一,李自成團隊力量相對較弱。劉邦名蕭何、韓信、張良、樊噲、周勃、陳平、曹參等一幫名相名將名人的鼎力輔佐,朱元璋有劉伯溫、朱升、李善長、徐達、常遇春、湯和、藍玉等一干淮西和江浙名士與戰將的合力相助,所以劉邦和朱元璋成功了。而李自成團隊,沒有張子房、劉伯溫這樣千古軍師,也缺少韓信、徐達這樣的千古名帥,一個李巖(信)也被奸人所害,宋獻策相對張良和劉基差的不是一個檔次,李自成在戰略上缺乏高人指點,從人才和謀劃上首先輸給了劉邦、朱元璋團隊。第二,李自成在用人馭人上不及劉邦和朱元璋。劉邦的特長是用人馭人,他能重用各方面的人才,並讓這幫人死心踏地、服服貼貼的為自己出力做事;朱元璋在歷史上用人馭人更是手段高明和強硬,甭看手下一個個能獨擋一面,雄霸一方,不可一世,但他們都在朱元璋面前不敢居功自傲,言行不收;再看李自成,模範帶頭作用很強,民主意識很濃,但在識人、用人和馭人方面能力欠缺,手腕不硬,心裡不狠,誤殺李巖,錯用牛金星,拿不住驕兵悍將,導致到手的江山拱手讓人。第三,李自成沒有自己的大後方和根據地。劉邦以關中為大後方,總有淵源不斷的糧草和兵馬補給,朱元璋以南京為根據地,收拾了張士城和陳友諒後,不斷鞏固和發展,成為向北進攻的可靠大後方。李自成雖然在西安建立大順王朝,但沒有在鞏固政權和後方上投入太多,根基未穩,就貿然嚮明王朝老巢北京進發,加之一路燒殺搶掠,軍紀不嚴,沒有得到沿途老百姓的大力支持,遭到清軍反擊時,一敗塗地,沒有落腳之處,最終徹底失敗。第四,李自成缺乏政治智慧和戰略目光。劉邦雖然在各方面能力上都不突出,但劉邦有一幫具有雄才大略的人手在幫忙;朱元璋本來就是統軍元帥,還有劉伯溫這樣的高人在指點,更有徐達、常遇春等這撐可以獨當一面的可用,很多時候劉邦、朱元璋不用親自出馬和勞神,就能把各方面擺平;而李自成凡事必躬親,有個可用的劉宗敏還依老賣老,不聽招呼,打進北京後胡作非為,欺男霸女,無惡不作,敗壞了軍紀,喪失了戰鬥意志,說到底李自成缺乏政治智慧和戰略目光,政治手腕和手段不硬不狠,看問題站得低,看不遠,做事一味符合大家心裡,沒有做帝王的眼光和能力,更沒有做帝王的手段和霸氣。第五,李自成治軍不嚴,治將不力。得人心者得天下,一支有戰鬥力的義軍,首先要有鐵的紀律和優良的作風,劉邦入咸陽秋毫無犯,得到了咸陽城老百姓的歡迎和支持;朱元璋的義軍是一支由漢人組成的軍隊,是專門打擊元蒙軍隊的,當然受到廣大漢人的擁護和支持;李自成的軍隊,從西安到北京,一路燒殺搶掠,到北京城後,更是軍紀渙散,無惡不作,總哨劉宗敏帶頭破壞軍紀,李自成對其無能為力,軍紀渙散,使義軍失去了廣大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以致滿清打來時,義軍成了眾失之的,最終吞下了失敗的苦果。
李自成的失敗,主要是李自成沒有把義軍培養成一支紀律嚴明、作風過硬、一心愛民和英勇善戰的軍隊,加之清軍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戰略戰術運用得當,八旗子弟作戰勇猛等因素,才導致李自成沒有成就劉邦和朱元璋的偉業,一句話,李自成個人素質和能力不及劉邦和朱元璋,所以他失敗了。謝謝!
知未是也
李自成後來蛻變了,腐敗墮落,他的部隊變質成了殺砸劫掠的新興匪幫,他不敗才怪。朱元璋卻謙虛謹慎,“廣築糧,緩稱王”有體恤百姓的心胸,“得民心者得天下”。最後,朱元璋成為一位賢明的開國君主。
用戶mg6c58yiq4
先說劉邦,作為一個流浪街頭的市井小民,劉邦其實很善於交際,在秦末亂世中揭竿而起,籠絡了蕭何,張良,韓信等一批文武全才,劉邦不善將兵,但善於將將,是個心思機敏,志比天高,能屈能伸的人。說到底,劉邦是善於整合資源的領導人。
其次我們看看朱元璋。朱元璋跟劉邦氣質類似,也是善於網絡人才,手下有劉伯溫,李善長,徐達,湯和,常遇春,藍玉等一批文臣武將,而且在梟雄之間懂得借力打力,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最後我們來看看這個近乎是遊戲人生的闖王李自成。李自成起義後很快一呼百應,拿下京城,推翻了大明王朝,連崇禎皇帝朱由檢也上吊自殺了。但是在大順政權建立的同時,張獻忠的大西政權也同時存在,而且此時滿清鐵騎已經開始虎視山海關,窺視中原,大西政權和滿清勢力嚴重威脅著大順政權。作為大順政權的領導人,李自成進京後並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一群草莽英雄在京城胡作非為,得罪了明朝的一批權貴,搞得離心離德,由於不懂得馭民之道,也不懂得重整軍備,起義軍很快墮落成類似流寇的土匪山大王。李自成在天下未定之時,就安安心心當皇帝,坐享其成,全然不知危險來臨,最後與清軍一戰失利,在轉戰九宮山後被地主武裝暗殺。
李自成的失敗,源於沒有戰略眼光,不懂得經營佔領地資源,走一步看一步,有一頓吃一頓,和太平天國運動領袖洪秀全,水泊梁山義軍首領宋江沒什麼區別。
毒刺劍客
這三人雖然都是從社會的最底層掙脫出來的但是劉、朱二人和李有最大的區別就是目標不一樣。劉、朱二人要的是江山,而李自成的目標只是推翻明朝的統治或許也想過江山但是他沒有明確的推進思路和實施方案。
李自成是明朝末年的農民起義軍領袖,他之所以起義造反也是屬於典型的官逼民反。他1629年參加義軍後來當上了義軍領袖稱闖王,於1644年攻克北京推翻大明王朝建立大順政權,1645年政權覆滅。
李自成為何如此迅速的從人身巔峰走向敗落主要有幾點錯誤。
一、政策錯誤
李自成是農民起義軍的領袖,在起義的時候打出了“均田免賦”等一系列惠民的口號因此獲得了廣大農民的支持,因此義軍隊伍迅速壯大。但是他對待前朝的貴族資產階級採取敵對態度。要知道農民是不懂治國理政的,這些事還是需要那些貴族來完成。
二、迷失自我
李自成在進入京城以後就不在是農民利益的代表,轉而也變成了殘害和壓迫農民的剝削者,他們壓迫普通百姓和富商巨賈更是對前朝的一些官員也不放過,搶金銀財寶佔別人妻妾,完全不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帝王所為。最後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引清兵入關成了新的統治者。
三、沒有根據地
李自成的義軍打到哪裡算哪裡,並沒有一個只屬於自己的據點,因此他的義軍是真正的“流動大軍”。
劉邦和朱元璋的成功主要是敢革命、會革命,他們從數量眾多的義軍中脫穎而出走向成功也並非偶然。
劉邦個人能力並不出眾但是他籠絡人心的本事一般人比不了,因此在他周圍圍繞了許多治國安邦的能人甘心為他付出如蕭何、張良、韓信。
朱元璋身邊雖然也有許多能人異士如徐達、李善長、劉基等等,但是朱元璋的能力似乎比他們都要厲害。
總結來看李自成並不是一個當皇帝的材料,他的眼光和心態還是認為只要推翻明朝天下就姓李了這個簡單的認知上。所以他在進入京城後一直都沒理會邊境的清軍,甚至連邊境守將吳三桂家人他都給殺了,也沒有派自己的部隊駐守邊疆抵抗清軍。如果他能聯合吳三桂一起阻擊清軍或許歷史能夠改寫。
一門土炮
前面分析的都非常有道理,不再重複,我另外說點閒話。
李自成起義期間,與之同時期發生的大事件有下面這幾個:法國投石黨運動;英國動亂,查理一世被送上斷頭臺;莫斯科動亂;墨西哥暴動。
明末時期,是一個普遍性發生的氣候災害時期,全球都陷入了農作物減產,大部分地區發生饑荒甚至瘟疫,使得各地區的政治與社會受到不同程度影響。
《明史•崇禎本紀》中有這麼一段話:“李自成自湖廣走河南,饑民附之。是年,兩畿、山東、河南、山、陝旱蝗,人相食。”
闖王來了不納糧?那麼軍隊如何維繫?如何保證戰鬥力?靠老辦法搶大戶嗎?洪秀全那時候起碼還有均田制,李自成有什麼舉措解決當時的災害問題嗎?畢竟他是建立了政權的!滿清就不同,他們的辦法是以戰養戰,全部搶走拿光,順便搞個屠殺,自然不存在內部掣肘的問題。
吃飯不刷碗1
劉邦、朱元璋革命成功時,統治區及周邊形勢基本處於較為穩定的狀態,且他們都具有強大的軍事實力。
但是李自成不一樣,手下以農民為主體,附帶一些投降的明軍,他們之所以跟隨李自成,都是因為之前李自成的坑蒙拐騙及形勢所迫。所以軍隊實力參差不齊,強的那部分在山海關可以和吳三桂打平手,弱的則見了清軍或南明軍就兵敗如山倒,無法確保總體質量。大順成立期間,在京城燒殺搶掠,喪失民心,又安於享樂,軍隊腐化速度加快,造成統治根基不牢。
劉邦成功後,面對的敵人主要是匈奴。朱元璋成功後,北元已經不再具有太大的威脅。李自成成立大順後,北邊的清朝,以為崇禎報仇的命運進攻,佔理且軍事實力強大,又深諳騎兵之道,還有投降的總兵如吳三桂,有地理優勢,又明江北輩出,所以清軍對大順有極大的威脅。南邊的南明因為南京有隨時可投入備用的六部,所以在政治方面未受到巨大沖擊,南方又有如備倭軍等其他軍隊,還有左良玉這樣的打流寇出身的將領,陸軍擁有十餘種火器,水師強大,還有弘光皇帝起到暫時精神領袖的作用,且南明有收復故土之志,所以南明表面看起來同樣具有威脅,雖然只是表面。西邊又有張獻忠在成都成立的大西政權,對李自成的大順呈包圍態勢。
所以,李自成不僅喪失了民心,軍隊質量參差不齊,同時以明清為主要敵人的南北方,都面臨巨大的軍事壓力,所以李自成的大順可以堅持一年,已經算是青銅打出黃金水平了。🤔🤔🤔
回形針行動
主觀方面來說,李自成的軍事指揮能力並不比前兩位差多少,但是戰略意識差得很遠,自始至終也沒見李自成出過完整的建國計劃。他也沒有超出凡人的氣度,對後來的投誠者缺乏信任,盲目自信,身邊就沒能聚集起支撐新王朝的文人官僚群。
客觀來講,李自成成功的難度更大,劉邦和朱元璋起事時,天下已遍地烽火,他們起初都不起眼。所謂出頭椽子先壞,李自成很早就成為明末農民起義軍的領袖人物,是明廷重點打擊對象。是故,李自成步履維艱,多次靠詐降才熬出頭。另一方面,李自成面對的敵人也更多,雖然農民軍內部矛盾沒有劉朱那麼誇張,但是外敵更多。李自成和張獻忠的主力毀在清軍手中,清廷是初創正處於上升期的帝國,李自成們對付明廷幾乎耗盡了氣力,最終攻佔北京一定程度上靠了瘟疫和饑荒的幫助,農民軍的損耗亦不小。清軍對付已經處於強弩之末的農民軍,更加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