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治理是實現智慧型企業的關鍵嗎?

數據治理是實現智慧型企業的關鍵嗎?

徐州,歷史上是華夏九州之一,自古以來就是戰略要地,還是中國的工程機械之都。

而今,徐州不僅依然是京滬線和隴海線的交通樞紐、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也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城市。2018年4月,科技部、國家發改委支持徐州開展創新型城市建設,就為徐州的經濟發展打開了另一扇門。

也就是說,徐州將利用自身地理位置、製造業基地、人才等多方面的優勢,吸引更多的創新型企業或產業鏈上下游,加速發展。

這時候,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IoT等等創新技術,必然會成為各個行業創新發展的關鍵,而所有這些的基礎,則在於數據的打通。

數據治理是前提

“為打造裝備製造業競爭新優勢,徐工集團堅持發展智能製造作為工業轉型升級的首要途徑。”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管理部副司長付思敏認為,智能工廠的目標是提升生產力、質量和速度,降低成本的同時讓企業更柔性,而數字技術是改進及創新的關鍵。

在付思敏看來,信息系統集成,實際上是大數據應用的基礎,也是智能製造得以落地的關鍵。

舉個例子,企業的數據來源越來越多,從質量系統、生產系統、物流系統,到銷售系統、客戶關係系統、研發系統等不同的系統得到各式各樣的數據。只有把這些數據有機地、有效地統合在一起,通過主數據的治理,保證數據來源的唯一性,企業才能真正對數據進行分析、使用和有效利用,把數據轉換成價值。

數據治理是實現智慧型企業的關鍵嗎?

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管理部副司長付思敏

SAP大中華區售前總經理王濤解釋說,大數據的使用和利用比想象的要難多了,實際上,據統計企業級的數據80%沒有被使用,社會上的數據97%也沒有被用好。

即便是對數據治理比較重視的徐工集團,在打造線上線下開放平臺,用數據驅動智慧物流生態圈的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遇到比如開展多元化物流服務、內外聯動和供應鏈一體化等整合集團外部資源和數據的難點。

數據治理是實現智慧型企業的關鍵嗎?

企業數據創新與治理俱樂部正式啟航

而對於更多的企業來說,規範化、標準化企業的數據都十分不易。有些企業在集團層面制定了數據標準,但執行的時候,各部門仍然自己採購各種系統,造成數據整合的難題。

“規範標準是很大程度上,是觀念問題。大多數企業都是先建系統後建數據的標準和規範,但理想狀況正相反。”SAP大中華區數據庫售前總監宋一平表示,“儘管企業的數據庫大部分不是國標先行,但我們仍然可以通過技術治理的手段,有限彌補標準化;此外,企業集團層面在設計數據庫的時候,也可以通過預留一些字段,便於後期的數據整合。”

數據成就智慧企業

應該說,打通數據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第一步;而接下來,真正打造智慧企業,則需要加入更多的數據採集手段,並進行有效利用,來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

“確實大部分地產公司各個業務板塊的ERP系統是割裂的,成本是一塊,銷售是一塊,計劃是一塊,設計是一塊,把所有這些系統的數據打通是第一步。”

深業集團集團總裁辦副總經理馬清女士表示。

據悉,SAP的解決方案不僅是一個ETL工具,不光是進行數據清洗和數據集成,也不僅僅是從開源的Hadoop裡把非結構化數據拽過來,而是要把ERP裡面的結構化數據和Hadoop的非結構化數據進行很好的編排,通過SAP DataHub完成數據管道的梳理。

“比如今天有部分地產物業改成長租公寓,從銷售到運營服務是很多企業的方向,這樣通過數據積累,後期會產生數據價值。”馬清解釋說,“從B2B到B2C,通過數據挖掘客戶需求,企業在這一轉型的落地過程中需要不斷試錯,不斷挖掘數據的價值,從而滿足客戶需求。”

在王濤看來,企業實現智慧轉型,需要從企業的角度,從客戶的角度,從自我產業鏈的角度,以及市場運營等幾個方面進行能力提升。

數據治理是實現智慧型企業的關鍵嗎?

SAP大中華區售前總經理王濤

首先,企業可以通過生產線大數據分析,來幫助企業優化工藝路徑等提升產品質量,提升良品率等,實現企業自身的核心競爭力的增強。

其次,企業可以通過客戶行為方式的大數據分析,來判斷市場趨勢的變化。

第三,企業所構建的生態產業鏈,如何讓上游企業、下游企業之間的協作更高效,這就需要業務流程數字化,來更迅捷、更柔性來滿足客戶個性化的需求。

第四,在運營服務層面,企業在洞察到以前無法感知的業務模式之後,不僅需要能夠迅速做出反應,而且需要讓業務運營能夠真正落地執行。比如社交媒介統計出來的數據,可以跟銷售數據進行比較。今天SAP有能力直接把兩邊數據結合、打通,讓企業外部數據和企業內部數據能夠結合起來,為企業提供智慧的決策。

應該說,在開展創新型城市建設,開展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數據治理是企業實現價值創造的過程。這一過程對於企業各個業務部門來說,核心目的並不是為了管控,而是為了實現更大價值的創造,從系統層面進行賦能。有時候,思想觀念的共識,比技術層面的進步,更加重要。

文/余文

《科技看門道》堅持深度報道,希望能通過資深媒體人對IT產業熱點新聞的深入思考,挖掘其背後的商業邏輯和創新模式——不僅看熱鬧,更要看門道!

《科技看門道》主筆在行業渠道媒體擁有超過15年的從業經歷,不僅對IT消費類和企業級軟件、硬件、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均有較深入的理解,同時見證了中國IT產業鏈上下游合作生態圈包括分銷、零售、SI、ISV和CSV的進化歷程,見證了金融、能源、製造、醫療、教育、政府、零售、高科技等行業的信息化之路。

《科技看門道》相信,IT產業在供給側的改革——包括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將會成為推動各行各業發展進步的核心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