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宇宙中的隕石向地球飛來,防空飛彈能擊落嗎?

落地的楓葉233

世界上有導彈,也有導彈防禦系統。目前來看,再牛的導彈防禦系統也不能對來襲的導彈進行精準攔截。想突破攔截系統的攔截,一個常用的方法就是增大導彈的速度,把自己的速度提上來,對方就難以進行精準攔截。薩德導彈防禦系統對速度比較高的導彈仍然是無能為力。

很多導彈的飛行速度連1千米每秒都不到,攔截導彈的飛行速度大一些,像愛國者導彈的飛行速度能超過2千米每秒。速度能夠超過3千米每秒的導彈很少,當然這樣的導彈若是來了,導彈防禦系統基本就是一個擺設。

隕石的速度可是能夠甩導彈一大截。理論計算可以知道,落到地球上的隕石,最小速度也要在11千米每秒附近,這個最小速度就是很多導彈飛行速度的10倍以上。快的隕石飛行速度能達到50-60千米每秒,對於這樣的隕石,目前再牛的導彈防禦系統也只能望石興嘆,甚至根本還沒探測到隕石的到來,隕石就已經撞到地上了。

隕石不發光,也不向後噴氣,所以很多個頭不是很大的隕石在進入大氣層之前,人類很可能觀察不到。只有進入大氣層一定距離後才會因和大氣層摩擦發光發熱。當人類觀測到發光的流星時,幾乎沒有任何時間能夠讓你做出反應去攔截它。

好在地球有大氣層,大氣層就是保護人類免遭更多隕石撞擊的防彈衣,不然看看月球表面的千瘡百孔就知道了。小行星的撞擊曾經造成地球上一些生物的滅絕,也曾經給地球上的人和建築物造成不利,不過人被隕石擊中仍然是一個概率極低的事件,低到比導彈殘骸傷到人類的概率還要低。用導彈攔截隕石,目前攔也攔不住,還會增加殘骸墜落對人類的風險。可以先讓隕石繼續飛一陣了。


刁博

宇宙中有許許多多的流散的小行星或者是隕石,在太空環境下四處的遊蕩,有時會有一些小行星或者隕石在經過地球的時候,會被地球的引力場吸引,從而被地球捕獲,墜落到地球上。

這些“外來客”的體積大小不一,構成結構也會有不同,這種差異導致這些“外來客”對地球的影響也就不一樣了。這些“外來客”,在經過地球的大氣層時,會和大氣層產生摩擦,而摩擦又會產生大量的熱量,一些小個的可能還沒有落到地面上就在空中被融化或者氣化完了。而另一些大個的可能就不怎麼影響,落在地面上砸出一個大坑來,有些的影響可能更大,就像毀滅恐龍的那顆小行星一樣。

伴隨著科技的不斷髮展更新,導彈開始出現在人類的世界。都知道導彈是可以鎖定打擊目標的,而且像一些洲際導彈的射程也比較遠,再加上核彈頭的威力也是非同凡響的。因此,使用導彈去攔截這些“外來客”的想法就這樣一點點的開始浮現在人類的腦海裡面。那麼,這種方法有效果嗎?

從理論上來講是有效果的,但是具體還是和目標的體積有關,而在絕大數情況下都是沒有效果的。就目前的導彈而言,最強的導彈可以攔截時速3千米/秒的目標,而這些“外來客”的飛行速度大多都是至少在11千米/秒,只能靠著提前計算軌道進行部署打擊,而這僅僅能對付一些小個的,通過改變導彈攜帶的當量多少打擊不同的目標,但在一些大個的面前,就像是雞蛋撞石,甚至是都無法改變一絲運動軌跡。但是,在以後人類肯定能夠做到的。


霹靂火軍事

地球上的飛行器要離開地球最低的飛行速度為7.9公里/秒,這就是第一宇宙速度,雖這種速度可以離開地球大氣層在離地面500公里上空做環繞地球運動,但依然無法完全擺脫地球引力。

在太陽系內遊蕩的小行星一般飛行速度超過第二宇宙速度11.2公里/秒,小行星被地球捕獲時有發生,而小行星降落地面的速度不會小於第二宇宙速度。


趣味探索

最重要的是人勝不過天,用神學 的理念思索,天上的星星 不是隨意墜落,只要是墜落的星星都是從天意而來,天意不可違,人想用人手所創造的防空導彈,擊落從天上飛下來的星星,不可能做的到。


DISHANG虛空的人生

首先要看隕石的體積了,如果隕石的體積很小,但是由於隕石經過在宇宙中長時間的航行速度很快,所以只要儘快的發現並且鎖定隕石的運行軌跡,可以發射專門的攔截導彈擊落它,並且不會使得碎片誤傷地球上的建築等,但是如果隕石的體積超級大,那麼哪怕採用核彈頭只是能破壞部分隕石,而且會產生大量體積很大有危險性的小隕石,而且導彈不能完全摧毀只會稍微改變它的軌跡,擊落是很難的。沒那麼大當量的核武器或者普通導彈的裝藥量不夠都不會擊落擊毀的。


飛舞的小光陽

如果隕石向地球飛來,靠防空導彈是攔不住的,時速每秒11公里的隕石是無法應對,好比雞蛋碰石頭,靠現有的科學,人類征服不了大自然的巨大威力,只有由天待命了。



春天的風13769215143

如果隕石在大氣層外,攔截時間就多些,且體積小就可以導彈摧毀或使其改變飛行軌道。如果進入大氣層內多數都自行燒燬,化為灰盡,只有小數隕石飛到地面,它的速度比現用導彈要快很多,已經沒有足夠時間完成擊碎、摧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