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楊貴妃的前夫、唐玄宗的兒子,李瑁最後的結局如何?

鄭曉奇



福垊真想穿越唐朝,化身李清,讓他活得揚眉吐氣!李瑁榮辱皆因媽,李隆基奪兒媳不全是愛更是報復!



男人不共戴天兩件事事——殺父之仇奪妻之恨,可奪妻之恨是父親乾的,這天還共不共?尤其這父親還是最牛的父親——父皇!

李元昊奪子妻廢子(太子)位,被子削鼻而崩,這就是不要鼻子的來歷。後梁朱溫酷愛兒媳,諸子獻妻謀位,朱溫崩的沒有善終。



李瑁的結局還不錯,只是奪妻之恨一輩子難以釋懷。為什麼要奪兒媳,因為他媽太美太老婆太美,更因為他媽太狠!

娶妻與奪嫡同在。



16歲雨季的李清遇到17歲花季楊玉。他們兩情相悅。邂逅在735年,壽王李清親姐咸宜公主婚禮上。這是一場政治婚姻。壽王其母武惠妃是時任皇帝李隆基他奶奶武則天的堂侄孫女。其女咸宜公主嫁給了李隆基他大爺的女兒長寧公主和楊慎交的兒子楊洄。人家結婚,為什麼楊玉參加啊!說起來楊玉環的祖先與楊慎交的祖先還有武則天他媽的祖先都是隋朝宗室,都是親戚嘛!



武惠妃深受皇帝寵愛!知道有多寵愛嗎?737年,武惠妃聯合楊洄把李隆基二子(太子)、五子(鄂王)、八子(光王)以謀反為名,李隆基廢他們為庶人並賜死,像不像為了女人不要兒的漢成帝?武惠妃為什麼要害他們,為了壽王李瑁成為太子。735年,唐明皇為李清改名李瑁(綠帽?)迎娶了楊玉環(即前面的楊玉)——雙玉合璧!737年的上半年,李瑁是幸福的,婚姻幸福,事業有成,太子位已觸手可及了!

喪母丟位失妻



三庶人死後,武惠妃也因驚嚇而死。這驚嚇應該不是迷信而是擔心事情敗露,甚至說李隆基知道了她的陰謀。然後她去世,雖被追封為後,但並沒有給她最想要的——立壽王為太子。而是立老三李璵為太子,而且還把壽王妃納為貴妃!福垊以為這是唐玄宗在報復武惠妃,死了也得報復她的兒子。一個能殺自己兒子的皇帝,難道不能做出讓兒子生不如死的奇恥大辱的事嗎?



楊玉環不會喜歡李隆基的!一是他太老!二是衝擊倫常的壓力!楊玉環沒有殉道的勇氣,只能屈服皇帝的淫威,久而久之就麻木了,習慣了,依戀了,也就愛情了。對於李瑁他恨楊玉環更恨父親。真是渣爹奪媳欺弱子,不狠只忍一生恥!昨日己妃今母妃,心中泣血滿面淚!

李隆基不可能用兒媳交換太子位的。一是諸子不服。二是他會秋後算賬。故而李隆基一直打壓和疏遠李瑁,就讓他憋屈窩囊地活著,替他母后贖罪!



756年,唐玄宗和楊貴妃困於馬嵬坡,被迫賜死楊貴妃。唐玄宗哭著說“身為天子尚不能庇護一婦人邪!”李瑁聽到這個消息一定是既過癮又悲傷,似乎大仇已報,又似乎感覺一下子把身子抽空。762年5月3日,唐玄宗孤寂一人、鬱鬱而終。當渣爹和前妻去世後,李瑁反而放下了,他和韋妃生養的兒女,兒子都是郡王,女兒都是縣主。775年,壽王薨。如果福垊穿越到唐朝,重生為李清,一定要那三郎好看,然壽王變唐皇。


福垊

壽王李瑁是唐玄宗和武惠妃的兒子,是唐玄宗的第十八子。眾所周知,李瑁的妻子楊玉環被父皇唐玄宗所奪,那麼,李瑁最後的結局如何呢?



關於李瑁其人,坊間版本眾多,咱今天選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聊一聊,這個問題自然就清楚了。

1、李瑁的一生充滿悲劇色彩

李瑁出生時,武惠妃深受唐玄宗寵愛,但不知何故,武惠妃連續生了兩個孩子都沒能養活。當生下李瑁後,直接就送到寧王府,由寧王夫婦撫養。李瑁自小遠離親生父母,好不容易成年,找到了自己的心上人。


可好景不長,母親武惠妃離世,李瑁還沉浸在失母的悲痛中,媳婦偏偏又被生父看上,最後還被搶走了。

父親李隆基非但沒有絲毫愧意,還嫌他礙眼,直接打發走去給他養父守陵墓。之後,李瑁逐漸被冷落疏遠。玄宗立了李亨為太子,他的太子夢也泡了湯。


不過,後來李瑁娶了韋妃後,倒也平穩,生有五個子女。一個平庸的人,度過了跌宕起伏、極其不平庸的一生。

2、善有善報,明爭暗鬥的皇宮得以善終

李瑁當初並沒被嬪妃成群、皇子眾多的唐玄宗重視。他的名氣,受益於妻子楊玉,緣於楊玉入宮跳了一支舞,玄宗記住了這個兒子。然後,把他叫入宮中,促成了之後的楊玉出家,以斷絕同李瑁的夫妻關係。之後,楊玉改名楊玉環,入宮成為名正言順的貴妃。

唐玄宗為堵李瑁的嘴,將韋氏許配李瑁為王妃,並且直接封李瑁為親王。而李瑁也很識趣,雖說自己的媳婦轉瞬成了見面也要行長輩大禮的小媽,心中憋屈,但唐玄宗剛處死太子,他若敢拒絕,怕是唐玄宗又要少一個兒子。

作為親王,李瑁的地位也已經非常高了。之後他與韋妃生有五個兒女。

安史之亂爆發後,楊貴妃被縊死在馬嵬坡,一代傾城佳人香消玉殞。即使李瑁有心救楊玉環,也有心無力。連皇帝都無法保全的人,何況他一個小皇子呢?

楊玉環逝後,李瑁過了20年的平淡光陰,於公元775年溘然長逝,享年56歲。

3、李瑁充當了唐玄宗報復武惠妃的犧牲品

武惠妃為了兒子李瑁能當上太子,聯合楊洄誣陷唐玄宗的二子(太子)、五子(鄂王)、八子(光王)蓄意謀反。唐玄宗廢此三子為庶人並賜死。

事後,武惠妃擔心事情敗露,驚嚇而死,最終沒能如願將壽王立為太子。唐玄宗立李亨為太子,還把壽王妃納為貴妃,是對武惠妃的報復。武惠妃逼自己殺子,那就強佔她兒子的女人,讓她兒子飽受羞辱。


之後,唐玄宗一直打壓和疏遠李瑁,讓他憋屈窩囊地活著替他母后贖罪。直到李瑁娶了韋氏,生兒育女,唐玄宗才對他淡漠下來。李瑁得以平穩度過餘生。

無論哪種版本,李瑁在當時的背景下,對奪妻的父親都只能敢怒而不敢言。好在後來在韋妃的陪伴下,兒女繞膝,安度餘生,也算有一個不錯的結局。



有書共讀

一個男人最大的悲哀,莫過於自己的妻子成了自己的母后,而自己卻從丈夫的角色轉瞬變成了兒子。

李隆基的第十八子壽王李瑁便是這樣一個悲催的男人。曾經與自己同處一室,相敬如賓,共同生活了五年的妻子卻轉眼睡在了自己父親的身邊。以後自己見到這個曾經的妻子還要行後輩對長輩的大禮,還要親眼看著這對昔日的公公和兒媳有說有笑、卿卿我我,還一起吃荔枝,一起泡溫泉。李治將老爹李世民的妃嬪武媚娘納為自己的皇后,而李隆基卻將自己的兒媳納為自己的貴妃。這奇葩的事情,也許只有大唐皇室才能做的出吧。(老太爺啊,貧窮真的限制了我的想象,大唐一朝都做了些什麼?)

李瑁的母親是李隆基的愛妃武惠妃,李隆基對她寵愛有加,因此對兒子李瑁也不錯。等到武惠妃一死,李隆基就惦記上那個珠圓玉潤,體態豐腴的兒媳楊玉環了。據《舊唐書》記載,李隆基在驪山溫泉之時,就宣召楊玉環去伴駕,而楊玉環也不推辭,興沖沖跑到了驪山,然後一起洗溫泉。這事李瑁知道不知道呢?當然知道,宣召楊玉環的時候,他就在家,而且還是他親自安排馬車送妻子過去的。


李隆基與楊玉環二人起初還有些避諱,但很快就明目張膽的成雙入對了。李瑁看在眼裡,難過在心裡。既然父親喜歡,做兒子的只能拱手相讓。就這樣,李瑁把楊玉環親手送給了父親。而後自己在極度委屈和萬般無奈之中,鸞孤鳳單的過了四年半的單身生活。最令人受不了的是,在皇家典禮之上,李瑁還要向當著文武百官向楊玉環和李隆基行那種兒子對父母的叩拜禮。這是多麼糟心的感覺啊,真不知道李瑁是怎麼忍受的。

李隆基也許覺得有些虧欠自己的兒子,畢竟是奪人所愛。於是親自為他選了一門親事,將韋氏許配李瑁為王妃。李瑁過了4年多的光棍生涯,也沒什麼脾氣了,自然就答應下來。大婚之事,李隆基和楊玉環作為夫家公婆,受李瑁和韋氏叩拜。楊玉環看到昔日的丈夫給自己娶了個兒媳婦,估計心裡也高興。本來自己跟韋氏該是姐妹,但如今自己成了韋氏的婆婆。


就在李瑁大婚10天后,李隆基正式冊封楊玉環為貴妃,自此便有了“楊貴妃”。韋氏跟李瑁成婚後,兩人夫妻恩愛,先後生下5個孩子,也算是老天對他的一份厚愛吧。李瑁自此後再無什麼大成就,也漸漸被父皇疏遠,於大曆十年(775年)正月十二日溘然長眠。自此結束了自己奇葩而悲催的一生。

最後說個小小的野史,當然很多野史最終發現卻是真實存在的。說的是馬嵬驛兵變之時,楊玉環其實沒有被李隆基賜死,而是在陳玄禮和高力士的幫助下逃過一劫,用侍女替代自己而死。陳玄禮負責檢驗屍首,所以他可以很方便的將楊玉環放走,並且讓她化裝成胡人登上遣唐使的大船,由遣唐使將她偷偷帶到日本,最終到達日本久津地區,在那裡終老一生。如今久津還保留著楊貴妃墓和楊貴妃菩薩像,有當地的日本人自稱是楊氏後人。因為一起逃走的還有楊國忠的兒媳和孫子楊歡。而幫助楊玉環逃走的正是她的前夫李瑁和侄子楊暄。


大獅

李瑁,唐玄宗李隆基的第十八個兒子,被封為壽王。

李瑁之所以出名,都是拜他的前王妃所賜。他的第一個壽王妃名叫楊玉環,長得是傾國傾城,中國歷史上四大美人之一。


當然,結果我們都知道了,李瑁的老爸李隆基扒了個灰,不僅給自己的兒子帶了個綠帽子,還把兒媳婦變成了老婆。

可憐的李瑁,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老婆變成了自己後媽。這種感覺就好比在天下人面前,扒光了壽王的衣服,當街巡遊一般。壽王卻不敢反抗,更無力反抗。

壽王是個可憐人,從他一出生開始就註定了!



1、出生即遠離父母

壽王的生母是武惠妃,和武則天一個姓。武惠妃是當時唐玄宗最寵愛的妃子。

武惠妃多次懷孕,結果不是流產就是夭折,好不容易生下了李瑁。唐玄宗因為怕李瑁養不活,所以李瑁一出生就被送到了唐玄宗的哥哥李憲家裡養著。

李瑁在李憲家裡生活了十幾年才被唐玄宗接回了宮裡。也許在李瑁心中,李憲夫婦才是他真正的父母吧。



2、老婆被自己老爸搶了,太子之位也丟了

李瑁在一次偶然的場合看到了楊玉環,當時就被楊玉環那傾國傾城的容貌給迷住了,因此當即就入宮請求迎娶楊玉環。

因為當時李瑁的老媽武惠妃還在,依舊受寵。所以李瑁很快就如願以償,抱的佳人歸。

對於李瑁來說,母親正受寵,又抱得美人歸,本來是該順風順水,成為人生贏家的。但是這一切,隨著武惠妃的去世而變了樣。

武惠妃因為想讓自己的兒子李瑁成為皇太子,因此誣陷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要謀反,導致這三人都被玄宗處死。

中國人講究因果報應,武惠妃害死了李瑛等三人,內心有愧,受驚而死。

失去了武惠妃的唐玄宗感到非常寂寞,有人就告訴玄宗,壽王李瑁的王妃非常漂亮。於是玄宗就叫壽王妃入宮,天天陪著自己。此時距離李瑁迎娶楊玉環,不過三年。


李瑁天天被自己父親帶綠帽子的日子又持續了兩年。玄宗也不想再這樣繼續扒灰了 ,他要名正言順的擁有楊玉環。

於是,楊玉環出家當了道士,道號“玉真”。隨即,楊玉環被玄宗迎回了宮中,冊封為貴妃(當時玄宗沒有皇后,貴妃是實際上的後宮之主)。

難以想象,當時李瑁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但是不要緊,老婆沒了只是開始,玄宗又立了李亨為太子,這下子李瑁連太子之位也失去。



3、替李憲守孝

也就在楊玉環成為自己後媽的次年,當年養育自己的李憲去世了。

心灰意冷的李瑁向玄宗請求去守孝三年,以報答李憲當年的養育之恩。

玄宗正忙著和楊玉環風流快活,根本就不想見到這個自己貴妃的前夫。於是大手一揮,就讓了李瑁去守孝了。

在此後的歲月中,李瑁被玄宗不斷冷落。


小鎮月明

李瑁的一生還算是過的不錯的,當然這也是因為楊貴妃,當初李瑁根本就不受唐玄宗的重視,可以不誇張的說,如果沒有楊貴妃,唐玄宗都不會記起自己這個兒子在哪裡。但是楊貴妃就入宮跳了一支舞,讓唐玄宗好好的記住了這個兒子,然後把兒子叫入宮中,具體肯定也是你情我願,然後楊貴妃就這樣以出家為由,斷絕了同李瑁的夫妻的關係。

可以說唐朝離婚還是沒有這個概念的,但是隻要打著出家的名頭,那麼自然時塵世隔絕,也就意味著夫妻關係的結束。這一招也不是唐玄宗發明的,而是當時武則天入宮給弄出來的。所以唐玄宗娶楊貴妃也是符合程序的,並且楊貴妃也改名之後才入宮的。

不過白白的從兒子手裡帶走一個絕世美人,唐玄宗為了堵住李瑁的嘴,索性又賜了兩個傾國傾城的美女給他,並且直接封李瑁為親王。要知道李瑁可是第一個被封為親王的,這不都是看在楊貴妃的面子上嘛。而李瑁則是非常識趣的一個人,要知道那段時間唐玄宗剛剛處死完太子,要是李瑁敢拒絕,那麼唐玄宗自然又要少一個兒子。

而李瑁的生活總的來說還是過的不錯的,畢竟作為親王,李瑁的地位那是非常高的。李瑁這個人本來就沒有什麼多大的才能,但是能夠在歷史上這麼出名,主要就是因為這一場帝王家的“扒灰”事件。李唐被稱為“髒唐”那是由原因的,要知道這種有違倫理的事情,在宋朝之後是絕對不允許的,一句“存天理,滅人慾”就死死的約束了當時的所有人。


小司馬遷論史

壽王李瑁,唐玄宗第十八子,生母是武惠妃,前妻就是中國四大美人之一的楊玉環,他的一生,之所以可以“名”留青史,是因為他被帶了一頂綠帽子,天下皆知的綠帽子,而這頂綠帽子,還是他的父親送給他,他的父親就是開元盛世的創立者,唐玄宗李隆基。

壽王李瑁,一開始很是受唐玄宗的喜愛,他的生母為了使其子能成為太子,誣陷當時的太子李瑛、鄂王瑤、光王琚三人謀反,結果三人盡誅,而武惠妃也因此受驚而死。

武惠妃死後,機緣巧合的唐玄宗見了壽王李瑁的媳婦兒一眼,這一下子彷彿枯木逢春,因此不顧道義廉恥,上之而後快。而後,唐玄宗便對壽王李瑁逐漸冷淡。就這樣,壽王李瑁不僅沒有得到太子之位,還把自己的珠圓玉潤,傾國傾城的媳婦兒給丟了。不僅如此,還被自己老爹給帶了一頂綠帽子,天下皆知的綠帽子。

這樣荒唐的事,也只能在風氣開放的唐朝可以出現了,有唐太宗武則天唐高宗三人的不倫之戀珠玉在前,那唐玄宗和兒媳婦混在一起似乎也在情理之中,畢竟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可是這樣,可算是苦了壽王李瑁,自己的媳婦變成了自己的小媽,這樣的事誰也難以接受吧。可能唐玄宗心裡也是過意不去,因此在公元745年又為壽王安排了一門婚事,將韋氏許配李瑁為王妃,這也算是緩解了一下壽王李瑁的尷尬。此後這二人相依為命,生有五子,直到775年,壽王李瑁病逝,結束了自己這窩囊憋屈的一生。

如果武惠妃當時沒有誣陷太子黨造反,那麼他就不會被嚇死,她不死,孤獨寂寞的唐玄宗就不會看上兒媳婦楊玉環,那麼壽王李瑁這頂綠帽子就不會帶的這麼結實,壽王李瑁還會被唐玄宗所寵愛,那說不定太子之位還可能是壽王的。

真可謂,機關算盡太聰明,反坑了自己的兒子啊。人,還是要講一些道義的。

以上。


木劍溫不勝

任何一個爺們設身處地替李瑁想上一想,都會覺得這人生無處不狗血。

結婚三年的媳婦,被老爸惦記上,互通款曲,自己還不敢說啥,敢說嗎?敢說小命可能保得住,也可能保不住,但太子之位肯定是沒戲。

牙一咬、腳一跺、跟媳婦商量好了,等我當上太子,繼承皇位之後,我再來接父親的班,你這小媽從哪兒來回哪兒去,我這還等著給你摘掉小媽帽子,仍然做我媳婦。

結果小媽叫上了,太子沒當上。

沒準,瞧這意思,我覺得,老爸八成是看出了我的心思......

老爸又給我娶了一房媳婦韋妃,扭臉兒就封了我前妻做貴妃,韋妃倒是對我不錯,接連給我生了幾個小王子,我聽到他們叫我前妻叫奶奶,心裡這叫一個別扭哎。

眼不見心不煩,正好我的養父寧王李憲薨,我趕緊去為他守孝三年,哪怕父親因此與我疏遠,我也在所不惜,可算不用整天看到他倆在一起膩咕了。

安史之亂,長安陷落,我還得跟著老爸前往四川,中途在馬嵬坡又見到了不願見到的一幕,我曾經心愛的那個女人居然在軍隊譁變中被各種埋怨,連老爸都保不住她,她就這麼眼睜睜的自縊在我的眼前。

當我看到老爸抱著她痛哭時,我居然有一絲解脫感,結束了,一切終於結束了,那一刻,我的眼淚比我老爸流的還多,只有我知道,這些眼淚是為自己而流。

我比她又多活了一十九年,這一十九年,我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生怕因為有點什麼舉動被史官記錄下來,我希望歷史把我這個可憐的人兒忘記。

我的人雖然不出門,我編的故事卻流傳了下去——在我的精巧構思下,我的前妻楊玉環妹子後來流落到倭國,另嫁他人,開枝散葉。你們肯定猜出了我的用意,是的,我也要讓我的老爸嘗一嘗心愛的女人躺在別人懷抱的滋味。


歷來現實

說起李瑁,他本身是個平凡無奇的皇子,是那種史官都不會浪費筆墨多做記載的皇室成員。卻因為一場扒灰往事而留名唐史。

李瑁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第十八子,其生母武惠妃頗得恩寵,愛屋及烏唐玄宗對李瑁也不錯。16歲那年迎娶了楊玉環為妃,小兩口恩恩愛愛的生活了五年。

後來武惠妃為了扶植李瑁為太子,設計陷害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三人謀反,就在三人被殺後不久,武惠妃也去世了,李隆基、李瑁父子便不似從前親近,李瑁也就無緣太子之位了。

失去愛妃的唐玄宗內心無比空虛寂寞,兒媳婦楊玉環常常代替婆婆親侍御前。以前就只覺得兒媳漂亮,如今看來還風情萬種啊,總之結果是唐玄宗看上了兒媳婦楊玉環,想佔為己有。

雖說唐朝民風開放,但是公公搶了兒媳婦畢竟不是什麼光彩之事,也得顧及一下兒子的感受,於是唐玄宗以為母親竇太后祈福的名義命楊玉環去道觀修行。

公元745年,李隆基為兒子李瑁娶了一位韋姓的王妃。一個月後,李隆基便把楊玉環接回宮中,封為貴妃。自王皇后被廢后再未立後,楊玉環雖無皇后之名,卻已是皇后之尊。

李瑁雖然不捨得楊玉環,但是誰讓自己老爹是皇帝呢,想搶自己的女人,自己也無能為力,只能打碎牙齒往肚子裡咽。生活還得繼續,只好湊合跟韋氏過日子。好在韋氏性格不錯,兩人過得還算和睦,生了5個兒子。

不過時常看著老爹和前妻秀恩愛,估計李瑁心裡還是犯膈應的。尤其是帶著妻子就朝拜皇帝老爹時,見著前妻還得喚聲小媽,自己現任得向前妻行跪拜禮,叫聲婆婆。這滋味旁人體會不來啊!

安史之亂爆發後,楊貴妃被縊死在馬嵬坡,一代傾城佳人就此香消玉殞。那時的李瑁大概會想,如果老爹沒有看中楊玉環,她沒有成為赫赫有名的楊貴妃,依舊守在自己身邊過著悠閒、與世無爭的日子,便不會發生今天的悲劇。但是她真的甘願平凡安穩的度日嗎?

歷史不能假設,即使李瑁有心救楊玉環,也是有心無力,皇帝老爹都無法保全的人,何況他一介小皇子呢?

楊玉環去世後,李瑁度過了20年平淡的光陰,於公元775年溘然長逝,享年56歲。


史論縱橫

李瑁的一生可以說是極具戲劇性,自己出生後被自己的父母送出宮去交於他人撫養,好不容易熬到成年,找到了自己心愛的人,偏偏還被自己的父親看上了自己的媳婦,最終還搶走。自己的妻子被父親搶走好之後,按照常理來說,唐玄宗應該安慰安慰李瑁,誰知道安慰,那是不存在的,直接打發走去給自己的養父守陵墓,可謂是悲慘至極。


李瑁是唐玄宗和武惠妃的兒子,當時武惠妃是唐玄宗最寵信的妃子,但是呢武惠妃就像被下了一個魔咒,生下來孩子就是養活不了,連續生了兩個沒能養活,當生下李瑁之後直接就送給寧王了,從小就不被自己的親生父母親撫養。

但是呢武惠妃一直也沒有忘記她自己還有這個兒子,畢竟這是自己唯一的兒子,他還想讓李瑁榮登帝位,邊費盡心機設計陰謀,嫁禍太子等人謀反,最終太子被處死,但是武惠妃也許是感覺自己罪孽深重,心理承受能力又比較弱,應該就是被嚇出來了病,沒過多久,便病逝了。



武惠妃去世之後,並沒有如她所願,李瑁並沒有被封為太子,而是立了李亨為太子,這一下子武惠妃可是血虧,一時間李瑁並沒有得到任何好處。武惠妃死後,李隆基就開始物色新的美女,說來也不幸,自己的兒媳婦,壽王李瑁的妻子楊玉環,從此楊玉環便登上了後宮的舞臺,集三千從愛在一身,而李隆基也開始從此君王不早朝。李瑁最終被打發去守陵墓,從新娶了妻子韋氏。就這樣一位平庸的人,卻經歷了及其不平庸的事。

本文由樓笙發佈


樓笙侃史

母親死了兒媳頂

話說這李瑁也是一個悲催的兒子,李瑁的母親武惠妃是唐玄宗當時最寵愛的妃子,所以這對母子想憑著這份寵愛一舉拿下奠定大業的基礎。故武惠妃設計除掉了太子和另外兩個王子,然後再想著把李瑁扶上太子之位,但是事與願違,武惠妃自己不久後卻掛了。

這個時期的唐玄宗早已扭轉大唐局面,國力達到鼎盛,宗室也已扶正。這俗話說得好,酒足飯飽...唐玄宗也是覺得自己經營大唐經營的非常不錯不需要再努力了,故他轉而向美色發起來挑戰,而武惠妃死後唐玄宗寂寞難耐,這時候聽說楊玉環長得還不錯,所以李瑁母親死了,悲催的媳婦往上頂咯。

偷雞不成蝕把米

說李瑁沒有野心是不太可能的,不然他母親為什麼敢陷害太子等人。而李瑁自把楊玉環獻出去之後,雖然又娶得一個女子補充,但他太子之位也隨之落後。唐玄宗雖然沉迷於楊玉環的美色之中,但是李瑁卻沒有因此得到半點好處,反而關係漸行漸遠,不過這裡面有沒有楊玉環的推波助瀾就不知而知了,總之武惠妃和李瑁母子二人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