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10A被曝26發26中:10枚防空飛彈或攔不住它一枚彈

東風10A被曝26發26中:10枚防空導彈或攔不住它一枚彈

東風-10發射車

6月23日,官媒節目展示了多枚東風-10A巡航導彈實彈齊射發起攻擊的震撼場景,同時也曝光了該導彈武器系統以及實彈打擊演練的許多細節。實際上這次演習其實是在2017年,火箭軍組織巡航導彈部隊進行實彈演習的視頻。在演習共計發射東風-10A巡航導彈26枚,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發射巡航導彈數量最多一次演習,被認為是新成立的火箭軍對“薩德入韓”事件的強力回應。

中國巡航導彈的發展,很多人都認為,是由於中國在第一次海灣戰爭中見識到了美國巡航導彈的巨大威力而下決心開始研製的。這種說法卻有一定道理,但並不完全正確。通常我們所說的“反艦導彈”中的絕大部分都可以詳細的分類為“反艦巡航導彈”,而這些導彈除了攻擊艦艇之外,還可以用作對地面目標進行打擊。比如在1971年的印巴戰爭中,印度海軍就曾用蘇聯第一代反艦導彈“冥河”襲擊巴基斯坦卡拉奇港的油庫設施。此外,如中國紅旗-9、美國標準-2/6一類的遠程防空導彈也都兼具這種能力。實際上巡航導彈這種造價較為高昂,殺傷力有限的武器更適合用來在第一波襲擊中消耗並打擊敵軍的主要指揮設施和防空設施。而在這些目標基本癱瘓之後,空軍的“鐵炸彈”才是打擊其他主要目標最具性價比的手段。美軍在1991年1月17日,即開戰的第一天瘋狂的向伊拉克目標傾瀉了122枚戰斧式導彈。在開戰的前兩天即發射了216枚導彈。這兩天發射的導彈數量佔到了整場戰爭中的72%,而在之後1個月零9天的行動中僅發射了總數中的28%。

東風10A被曝26發26中:10枚防空導彈或攔不住它一枚彈

火箭軍齊射畫面

實際上這些導彈,尤其是反艦巡航導彈與對地攻擊巡航導彈的通用性極高。大部分情況下,只需要根據目標種類的不同換裝不同的導引頭和戰鬥部即可。以美國為例,其在1990年代以來的歷次軍事行動中大放異彩的戰斧式巡航導彈就兼具對地攻擊戰斧和反艦戰斧兩個版本。前者依靠地形匹配和GPS導航進行末端制導,而後者則使用雷達導引頭進行末端制導。與之相似,實際上中國最早研製的對地攻擊巡航導彈也是以反艦導彈為基礎進行研製的。

東風10A被曝26發26中:10枚防空導彈或攔不住它一枚彈

東風-10發射

實際上,中國到1971年已經擁有了可以發射空對艦巡航導彈的轟-6D型轟炸機。以轟-6D型轟炸機和種類繁多的空對艦巡航導彈為基礎,發展出中遠程轟炸機+對地攻擊巡航導彈的組合成了當時的中國定下的一個“小目標”。1976年,以海鷹-2號岸艦導彈為基礎的鯤鵬-5號空地導彈項目正式立項。不過受限於當時極為落後的防空發動機製造水平,這個項目的研製最終失敗。從70年代到90年代,中國又陸續研製了風雷-5號、紅鳥-1號等型號的對地攻擊巡航導彈,不過這些導彈都沒有能夠大規模列裝解放軍作戰部隊。

東風10A被曝26發26中:10枚防空導彈或攔不住它一枚彈

東風-10A試射

東風10A被曝26發26中:10枚防空導彈或攔不住它一枚彈

最早公佈的東風-10發射畫面

除了小型噴氣發動機以外,制約中國巡航導彈發展的最關鍵問題是巡航導彈的制導方式。由於採用了地形匹配+GPS的末端制導模式,戰斧式巡航導彈的精度相比於之前的“無人自殺飛機”有了巨大的提升。但無論是地形匹配還是GPS制導,背後都要指向一個龐大而精準的衛星測繪/定位網絡,這也是海灣戰爭中的戰斧式巡航導彈給我們最大的震撼。目睹了衛星網絡的巨大潛力之後,中國開始加速自身的衛星網絡建設。這又直接導致了中國對地攻擊巡航導彈的二次發展。其產物則是我們現在主力裝備的東風-10系列巡航導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