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作家說太原 杜兒坪——金蟾峪傳說

杜兒坪——金蟾峪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大虎峪村的四達溝原來叫刺韃溝,荊棘密佈,山谷幽深,谷裡住著一對為躲避戰亂,在此相依為命的母子。孩子有個十二、三歲,叫雨佳。

小雨佳敦厚善良,對母親特別孝順,每每山上採得野果,河裡捉得小魚都會讓母親先吃。漸漸雨佳長成了一個壯小夥子,砍柴、挑水、開荒種地。母親由於多年操勞,視力逐漸下降,直至失明。一日雨佳賣柴回來聽一老叟說刺韃溝裡有一棵年代很久的靈芝草,若能找到可以治好母親的眼疾。 雨佳每日裡除了幹活就是找藥,有一天雨佳上山砍柴,走著走著突然有一隻白兔跑過來,鑽到他的衣服下面,他正詫異,就聽到頭頂上有響聲,猛抬頭只看見一隻惡鷹撲了下來,他急忙揮動柴刀驅趕,幾番爭鬥後惡鷹悻悻離開。看到惡鷹飛遠他把白兔放了出來。只見白兔對著雨佳站立起來前腿相合拜了三拜,又用嘴牽拽他的衣服,然後向前走,雨佳不知是何意仍在原地站立,白兔看到雨佳不動,又跑回來拽他的衣服。這才明白是讓他跟著走,走到紅沙梁時,白兔又對著山頂拜了拜就離開了,原來白兔是得道之仙,那日練功時,不想被惡鷹發現,又遇法力難以施展,遭此一劫,幸得雨佳救助,故以引路為報。

忽然不見白兔,雨佳心中不免疑惑。突見對面懸崖上生長著一顆靈芝。不禁心中大喜,急忙手抓藤條攀援,就在快能拿到時,藤條突然斷了,雨佳重重的摔了下來,想站起來發現腿摔斷了,他只能慢慢的向前爬。天色將晚,狼蟲出沒,山風呼呼,心中害怕極了。一陣腥風吹來,雨佳大驚,俗話說“龍行雲,虎行風”怎奈腿傷難以躲避,老虎也發現了雨佳,徑直向他撲來。就在這千鈞一髮之時,只見一銀髯飄逸的老者擋在了他與老虎之間,老者大喝一聲:孽畜,休得傷人,接著一腳將老虎踢入山澗。救雨佳的銀髯老者正是財神爺——趙公明。列位會問:為什麼財神爺會在此刻出現呢?

說來也巧,大虎峪村內的三仙聖母廟供奉的雲霄、瓊霄、碧霄三位仙姑,是財神爺趙公明的結義妹妹。三月十五這天仙姑們為了慶祝兄長生日(《中國大百科全書·宗教》上說:“俗祀財神為趙公明,亦稱趙公元帥,俗以三月十五日為神誕)特邀財神爺赴宴,兄妹共敘親情,相談甚歡。

傍晚時分,財神爺告別義妹,起身回宮。行至紅沙梁時見老虎傷人,便按下雲頭救了雨佳。財神爺看雨佳敦厚善良,問及詳情,雨佳一一道來:“言及母親眼疾,老叟贈言,白兔領路,藤斷墜崖”。財神贊其孝,感其誠。醫好了他的腿傷,幫他採下了靈芝,又從懷中取出金蟾擲入溝裡化作蛙石,對其言講:“汝須每日子、午之時以清水洗之,待百日滿,以墨點其睛,自有福報”。

雨佳用靈芝治好了母親的眼疾,牢記財神吩咐,日日在子、午之時清水洗蛙石。百日那天,雨佳用碗盛墨,手執狼毫筆,向蛙石走去。就在距蛙石三尺之遙時,雨佳腳下一絆,碗裡的墨汁全部潑灑在蛙石之上。剎那間,天昏地暗、飛沙走石,整座山的石頭變成了黑色。接著氣溫驟降、六月飛雪,雨佳心中十分懊惱。

回到家後,見老母親冷的瑟瑟發抖,因時值六月,天氣突變,衣單衾薄難以禦寒,雨佳只找到少許乾柴點燃取暖,又恐難以久長,遂出門取了幾塊黑色石頭放在柴燼之中,以期石頭燒熱好為母親暖腳。意外出現了,石頭在柴燼中燃燒起來,(這也許就是發現煤炭的原因吧)屋內溫度上升,天氣也正常了。

​又過了幾個月,天氣轉冷。雨佳擔著這些黑石頭去集市賣,人們起初對此很是好奇,日子久了也都學會了使用煤炭。煤炭不正是“烏金”麼?金蟾吐瑞吐得正是“烏金”啊!雨佳的家境漸漸殷實起來,為了感謝財神爺和三位仙姑,雨佳重修了三仙聖母廟,廟中的香火也旺盛起來,後來形成每年三月十五廟會,延續至今。

為了感謝仙兔,雨佳樂善好施,資助窮人。每當看到獵戶捕捉兔子他都會買下了放生,並且勸獵人不再捕捉兔子,由於得到保護,這裡兔子追逐嬉戲,繁衍生息,簡直就是它們的樂園,久而久之人們稱這個地區為兔兒坪。

刺韃溝後來與西銘相通,改名為四達溝寓意四通八達。金蟾峪在上世紀八十、九十年代,有村民在此開礦,名為蛤蟆嘴煤礦。由於這裡的煤質優良,銷路很好。2008年萬柏林區為了恢復西山生態關閉小型礦,大虎峪村在此開發農業觀光生態園,逐漸成為居民休閒、旅遊之處。

太原作家說太原 杜兒坪——金蟾峪傳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