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民族將軍戴安瀾?

江水綠入藍

筆者認為,在孫立人之前,戴安瀾是國民革命軍中師級指揮員中榮立戰功最多、獲得國共兩黨及反法西斯同盟國領導人和國際友人正面評價最多的戰將!

早在1933年,戴安瀾就指揮一個旅參加長城抗戰,在古北口大戰日軍。全面抗戰爆發後相繼參加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頗有戰功。1938年起,蘇聯開始軍援中國抗日,以蘇式武器裝備為主的中國軍隊機械化部隊誕生,戴安瀾擔任第一個機械化師第200師師長。隨即率部參加崑崙關之戰,200師首先攻上崑崙關,並斬殺日軍中村正雄少將。此戰後,戴安瀾名聲大噪,獲得蔣介石高度讚賞,同時獲得也是第一位獲得美國勳章的中國將領。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戴安瀾率所部200師加入中國遠征軍序列並作為先頭部隊開赴緬甸作戰,扼守同古城,掩護聞風喪膽、潰不成軍的英國、緬甸聯軍向後方撤退。200師堅守同古12個晝夜,以1:4的劣勢兵力與日軍你來我往反覆拼殺20多次,以傷亡2000人的代價取得斃傷俘敵4000餘人的巨大戰果,打出了國威軍威。因為孤軍作戰,後援不至,戴安瀾率全師趁夜交替掩護一個傷員也不留下的撤出同古城,成功跳出日軍包圍圈。

經此一戰,美國、英國高層都給予極高的評價,極大的振奮了一敗再敗的同盟國軍心士氣。

但是由於同盟國在緬甸兵敗如山倒,局部的勝利起不到力挽狂瀾的作用,中國遠征軍被迫撤出緬甸,兵分兩路向國內和印度退卻。戴安瀾在撤退途中與日軍激戰時身負重傷,因為缺醫少藥,最後壯烈犧牲。

戴安瀾犧牲後,舉國悲慟,國共兩黨領袖都相繼發來輓聯以示哀悼。美國總統羅斯福還專門為之追授功勳勳章一枚。


20世紀戰史大揭秘

“血戰崑崙關”戰役的主攻部隊是軍委會直轄“攻擊軍”第五軍,軍長杜聿明中將,作戰序列是:鄭洞國榮譽第1師、邱清泉新22師和第五軍的老底子第200師,師長即戴安瀾少將。

在圍殲崑崙關日寇第21旅團的戰鬥過程中,戴師長安瀾始終在一線督戰,被敵迫擊炮彈片直入左臂,重傷;而中國軍隊則擊斃日軍旅團長中村正雄少將,報仇,一舉收復崑崙關。



《中國遠征軍》戴安瀾劇照

戴安瀾,安徽無為人,自號海鷗,黃埔三期畢業,抗日名將,人稱“海鷗將軍”。1933年任團長時即在徐庭瑤、杜聿明指揮下參加古北口長城抗戰,獲五等雲麾勳章;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後,先後參加臺兒莊戰役、徐州會戰和武漢會戰,因功累升第25師73旅旅長、第89師副師長等。中國唯一的機械化部隊第五軍在湖南湘潭組建後,杜聿明與俞濟時競爭勝出擔任軍長,1939年初,戴安瀾接替杜聿明出任國軍精銳第200師師長。

第200師轄兩個戰車團、兩個摩托化步兵團、一個炮兵團、一個騎兵團和裝甲搜索營,是當時國民黨軍隊最精銳的唯一一個機械化師。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寇進攻英屬緬甸,威脅中國抗戰輸血管滇緬公路,應英方請求,1942年2月16日,由第五軍、第六軍和第六十六軍等精銳組成的中國遠征軍踏出國門,入緬作戰。傷愈的戴安瀾率第200師一馬當先,直插緬甸東部重鎮“同古”,並在皮尤河前哨戰中消滅日軍第55師團先頭部隊300餘人,給了日寇緬甸方面軍一個下馬威。

在接下來的兩週裡,戴安瀾指揮第200師以萬餘兵力死戰不退,重創四倍於我軍的日寇第55、第56兩個師團,由於英軍的潰敗和中國遠征軍主力需要步行到達,實際上第200師是孤軍奮戰,缺乏制空權的中國軍隊傷亡慘重,但仍然沉重打擊了日軍,殲敵5000餘人,最後在新22師的接應下從容撤退,史稱“同古會戰”




蔣介石評價戴安瀾:當代標準之青年將領。

史迪威感慨地說:近代立功異域,揚大漢之聲威者殆以戴安瀾將軍為第一人。

第一次入緬作戰由於英軍主力一心撤往印度而失敗,中國遠征軍撤回國內的要點臘戌又被日軍切斷,杜聿明不得已率軍踏入人跡罕至的野人山繞道歸國,並以第200師斷後。在撤退途中戴安瀾師部遭敵伏擊,再負重傷,第200師官兵抬著師長繼續前行,由於缺乏醫療條件,在距離祖國只有30公里時,將軍不治。



1942年5月26日,一代抗日名將戴安瀾犧牲在緬甸熱帶雨林中,年僅38歲,軍事委員會追授其為陸軍中將,延安與重慶同奠,舉國皆哀。

戴安瀾將軍的風華之年,盡付於抗日戰場,惜英年早逝,將星殞落;美國總統羅斯福頒授戴安瀾“懋績勳章”,新中國成立後,追任戴安瀾將軍為革命烈士。


度度狼gg



戴安瀾將軍是一名抗日英雄,他的一生就是為了抗戰而存在,只是因為受傷過重,沒有能等到抗戰勝利的那一天。

戴安瀾1925年進入黃埔軍校第三期學習,1926年畢業。畢業之後,馬上就參加了北伐戰爭,因為戰功不斷升遷。

1933年長城抗戰爆發時,張學良指揮的東北軍發揮不一槍不放丟東北的精神跑了。這時國民黨第十七軍奉命北上抗日,二十五師145團團長正是戴安瀾。

古北口戰鬥持續了三天三夜,第十七軍以傷亡6000人的代價消滅了日軍2000多人。戰後他親自編寫了《痛苦的記憶》對中國軍隊戰術落後的情況進行總結,制定了新的對日戰術打法。因為在戰鬥中表現英勇,榮獲雲麾勳章一枚。

1938年,臺兒莊戰役爆發時,戴安瀾擔任二十五師73旅長職務,擔任阻擊敵人的任務。他指揮軍隊死死扛住日軍的進攻,把包圍圈中的日軍堵在中間,讓他們根本出不去,為戰役的順利進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因此得到了寶鼎勳章一枚。

1938年5月和8月,戴安瀾先後參加了徐州會戰和武漢會戰,他都出色的完成了上級交給他的任務。




1939年1月5日,戴安瀾因為表現優良,接替杜聿明,被晉升為國民黨軍隊中最精銳的200師擔任師長。

就在這一年的5月,戴安瀾參加了隨棗之戰,因為戰功於6月被晉升陸軍少將,同時又到湖南參加長沙保衛戰。

1939年冬天,日軍從廣西崑崙關突破,準備從側後進攻重慶。戴安瀾率200師與敵人展開了血戰,正面和日軍最精銳的第五師團交鋒。第五師團長中村正雄在日本國內被為是“一把折不斷的軍刀”,但在戴安瀾的奮力搏擊中,三次丟失又三次收復崑崙關,中村正雄戰死。同時戴安瀾也身負重傷。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突進東南亞,攻入緬甸,中國對外的交通線面臨被截斷的危險。中國最高統帥部命令十萬遠征軍入緬戰鬥,200師為第五軍之先頭部隊,先期進入緬甸。

1942年2月,200師參加同古戰役,應蔣介石的要求,戴安瀾命令全軍各級長官衝鋒在前,不得後退,與日軍血戰到底。200師以9000人正面對抗近4萬日軍的立體衝擊,堅守了12天,以犧牲一千多人的代價,消滅日軍5000多人。成功的掩護了盟軍的撤退,只給日軍留下了一座空城。

在之後的棠吉戰役中,200師再次發揮神勇,用自己的火炮猛烈的轟擊日軍佔領的高地,從日軍手中收復了英軍放棄的城市,消滅了全部日軍。




俗話說,不怕狼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自私的英軍為了自己的利益,放棄了緬甸。一直頑強作戰的中國遠征軍被英日無恥拋棄,中國軍隊不得不面臨單獨作戰的風險。

在這時,孫立人將軍的軍隊選擇了去印度,因為回國的路異常兇險,中間有日軍的伏擊,還要面臨茫茫野人山上千裡沒有補給的困境。而杜聿明則要求200師掩護第五軍向國內撤退,戰鬥中200師與軍部失去了聯繫。

在回國的路上,戴安瀾為了提升士氣,親自衝在第一線,指揮作戰。在戰鬥中,他不幸被機槍掃射,腹部和胸部受了重傷。

1942年5月26日,第200師殘部行走到了緬甸北部的茅邦的克欽山寨,這個地方離中國邊境已不到40公里。然而在這時,戴安瀾已心力交瘁,加上重傷,走到了人生的盡頭。這一年他僅僅38歲。



1942年7月31日,在廣西全州,上萬人為壯烈殉國的抗日英雄戴安瀾舉行隆重的安葬悼念儀式。

1943年4月1日,國民政府在廣西為戴安瀾舉行了國葬;在這一年的秋天,他的遺體被運回安徽老家安葬,英雄魂歸故里。


新知傳習閣

戴安瀾將軍簡介

中國近代史就是一部戰爭史,打仗的人很多,然而能夠揚名異域的,卻沒有幾個,戴安瀾作為中國遠東軍的重要將領,在赴緬甸參加遠征軍抗日作戰過程中,屢立戰功,打出中國軍人的風采,讓世界知道,我們一樣能打勝仗,敢打硬仗。

戴安瀾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但是立志報效國家,1924年年僅二十歲的戴安瀾考取黃埔三期,編在步兵隊學習,投身軍旅,戴安瀾將軍始終在前線,履歷戰功,無論是北伐還是中原大戰,尤其是抗日戰爭,戴安瀾將軍都能身先士卒,勇往直前。

九一八事變後,戴安瀾率領所在團在長城古北口與日軍展開浴血奮戰,使日軍遭到障礙,七七事變後,戴安瀾將軍在徐州會戰、武漢會戰等戰役中均有良好表現,因功晉升為第89師副師長。

1939年升任第200師少將師長,年僅35歲,該師就是以後國軍五大主力的第五軍的主力師,是中國軍隊當時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機械化部隊,可以稱為王牌中的王牌。在長沙保衛戰和崑崙關戰役,均有不俗的表現,也正是這樣,才入了蔣介石的法眼。被蔣介石稱之為“當代之標準青年將領”。

揚名立萬異國他鄉

真正使戴安瀾將軍揚名立萬,彰顯國威的當屬戴安瀾赴緬甸作戰時期創下的赫赫戰功。

由於中國軍隊的頑強抵抗,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破產,於是企圖封閉中國對外的連接線,迫使蔣介石政府投降,為了打破這種局面,應英美的一再要求,中國政府決定組建中國遠征軍,準備進入緬甸作戰。

鑑於戴安瀾將軍在抗日戰爭中的表現,蔣介石有意安排他去緬甸作戰,保住緬甸公路,這條國際運輸線,蔣介石單獨召見戴安瀾,問能否打個勝仗?戴安瀾將軍立刻說到:“此次遠征,系唐明以來揚威國外之盛舉,戴某雖戰至一兵一卒,也必定挫敵兇焰。”

1941年戴安瀾的第200師已經開赴緬甸,協同英軍作戰,逐次接替英軍的防務,1942年中國遠征軍正式成立。

1942年3月,在同古保衛戰中,第200師官兵堅守陣地,勇猛還擊,和敵人浴血奮戰,戴安瀾在戰鬥中立下遺囑:“只要還有一兵一卒,亦需堅守到底。如本師長戰死,以副師長代之,副師長戰死以參謀長代之。參謀長戰死,以某某團長代之。”

正是這種精神也感染了中國士兵,在同古保衛戰歷時12天,200師用意志告訴敵人,中國軍人是不可戰勝的,最終殲滅敵軍4000多人,俘虜400多人。

結果由於英軍瞎指揮,導致盟軍在緬甸潰敗,戴安瀾將軍在一次突圍中中彈,馬革裹屍還。

關於戴安瀾將軍的評價

像戴安瀾這種愛國將領,尤其是勇於為祖國和平奉獻生命的精神,又豈是我們這些半吊子歷史愛好者所能評價的,縱橫找了一些名人對其的評價,以當做我們對戴安瀾將軍的瞭解。

蔣介石評價:“虎頭食肉負雄姿,看萬里長征,與敵周旋欣不忝;馬革裹屍酹壯志,惜大勳未集,虛予期望痛何如?”

毛主席評價:“外侮需人御,將軍賦采薇。師稱機械化,勇奪虎羆威。浴血東瓜守,驅倭棠吉歸。沙場竟殞命,壯志也無違。”

羅斯福總統評價:“中華民國陸軍第200師師長戴安瀾將軍於1942年同盟國緬甸戰場協同援英抗日時期,作戰英勇,指揮卓越,圓滿完成所負任務,實為我同盟國軍人之優良楷模”。


史論縱橫

戴安瀾,國共雙方均非常認同的抗日名將。1956年10月3日,毛澤東主席向戴安瀾的遺屬頒發了《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可見其功勳。

戴安瀾,安徽人,黃埔三期生。

1、嫡系部隊抗戰青年

戴安瀾在畢業時候和大多數黃埔學生一樣,分配、東征、北伐、新軍閥混戰。

到長城抗戰時期,已經是25師145團團長,此戰中,在古北口與日軍反覆爭奪。

到抗戰前已經升任25師73旅旅長。他的長官有關麟徵、杜聿明,相對而言,和杜聿明關係更好

(雄姿英發)

在抗戰初,主要在華北戰場作戰,在臺兒莊、徐州會戰立下戰功,之後參加武漢會戰,立下諸多戰功,升任第89師副師長兼第31集團軍總部幹訓班教育長。

如果堅持下去,到抗戰結束後,成為湯恩伯帳下軍長是沒有問題的。

2、精銳部隊立大功

和鄭洞國一樣,在第五軍組建後,都來了第五軍,戴安瀾直接為200師師長,鄭洞國為榮一師師長。年僅35歲,就成為王牌師師長,和虞嘯卿很像。

任職一年內就參加三次會戰,分別是隨棗戰役、第一次長沙會戰、崑崙關戰役。尤其是崑崙關戰役,

(成名之戰)

所部200師擔任主攻,前後半個月血戰,其中鄭庭笈九個連長陣亡七個,最終殲滅日軍中村旅團,此戰中戴安瀾身先士卒、指揮有方和重傷不下火線,榮獲四級青天白日寶鼎勳章一枚,被蔣介石稱讚為“當代之標準青年將領”。

很顯然,他是軍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3、揚威異域,將星隕落

1942年,中國軍隊組織遠征軍,陸續開赴緬甸。戴安瀾將軍指揮部隊接替英軍防務,開始東瓜保衛戰。

在戰前就說“此次遠征,系唐明以來揚威國外之盛舉,戴某雖戰至一兵一卒,也必定挫敵兇焰,固守東瓜。”此豪言壯語,毫不遜色於胡璉的石牌宣誓。

其給夫人家書為“現孤軍奮鬥,決心全部犧牲,以報國家養育。為國戰死,事極光榮。”

前後作戰12日,掩護英軍撤退。東瓜保衛戰為戴安瀾在盟軍中贏得聲譽。美國軍方認為,東瓜保衛戰是“所有緬甸保衛戰所堅持的最長的防衛行動,併為該師和他的指揮官贏得了巨大的榮譽”。蔣介石把此次戰役稱做是“中國軍隊的黃埔精神戰勝了日軍的武士道精神”。

在東瓜之戰結束後,率軍全師而退。在四月份攻佔棠吉,使戰場形勢為之一轉。五月份,因英軍的撤退與不配合,遠征軍全線潰敗,戴安瀾將軍在撤退中受傷陣亡。

總結:

戴安瀾將軍的一生基本是抗日的一生,其多次對日作戰,取得耀眼的成績,尤其是揚威異域,復唐明榮光,是不可多得的將才。

毛主席紀念戴安瀾將軍賦詩《海鷗將軍千古》:“外侮需人御,將軍賦采薇。師稱機械化,勇奪虎羆威。浴血東瓜守,驅倭棠吉歸。沙場竟殞命,壯志也無違

參考文獻:

張智丹. 抗戰期間國民政府海外派兵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3.

葉暉南.戴安瀾將軍生前身後事[J].百年潮,2003(02):44-48.

屈德騫.中國遠征軍師長戴安瀾魂系緬甸[J].炎黃春秋,1995(07):59-65.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戴安瀾,黃埔軍校三期畢業生,抗戰中曾參加臺兒莊戰役、武漢會戰、徐州會戰、崑崙關戰役等。後率200師入緬作戰, 同古會戰中,同4倍於己的日軍浴血奮戰,在突圍撤退中不幸中彈,壯烈殉國。

戴安瀾1926年畢業於黃埔軍校,同年參加北伐。1933年任第17軍第25師145團團長,3月率部參戰長城抗戰,立下戰功,榮膺五等雲麾勳章。

1937年戴安瀾升任旅長,在臺兒莊戰役中,戴安瀾率部英勇奮戰,使敵後撤,再立戰功。後升任第89師副師長。同年8月,在武漢保衛戰中,被31集團軍記大功。後戴安瀾被委以重任,接替杜聿明任200師少將師長,年僅35歲,可謂年輕有為。因為該師是中國軍隊的第一個機械化師。

1939年,戴安瀾參戰隨棗、長沙、崑崙關戰役。在崑崙關戰役中,戴安瀾率部與敵苦戰,崑崙關幾度易手,重創日軍,擊斃敵第5師團中村正雄少將,戴安瀾在戰鬥中身負重傷,榮膺四等寶鼎勳章,戰績被國內外報刊盛讚。



1941年中國遠征軍入緬,第200師出征緬甸。1942年在東瓜保衛戰中,第200師與4倍於己的日軍血戰12天后奉命撤退。5月18日戴安瀾不幸中彈,因藥物匱乏,戴安瀾傷勢感染加重,於5月26日在距祖國已不遠的緬北山林殉國,年僅38歲。

戴安瀾將軍犧牲後,被國民政府追授中將軍銜。痛失抗日精英,全民沉痛哀悼,在廣西為將軍舉行萬人悼念大會。戴安瀾將軍不愧為“黃埔之英,民族之雄”,浩然正氣,與世長存!


歲月是一條河流

戴安瀾,原名戴炳陽,字衍功,號海鷗,漢族人,1904年生於安徽省無為縣,1942年率部在緬甸作戰,壯烈犧牲。戴安瀾是黃埔三期生,國民黨高級將領,抗日名將,民族英雄。


1924年投奔國民革命軍的戴安瀾看到中國戰亂頻發,民不聊生,為表達自己“鎮狂飈於原野,往狂瀾於既倒”的願望,自己改名為“安瀾”。

1925年,戴安瀾進入黃埔三期學習。畢業後進入國民黨軍隊,歷任排長,連長,營長,團長。1937年,戴瀾升任25師73旅旅長,率部參加臺兒莊會戰。戴安瀾率部先後參加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戰役、長沙會戰、崑崙關戰役,他率部與日寇浴血奮戰,多次取得戰功。

1939年,戴安瀾升任第200師師長,第200師是當時中國對外號稱的第一支,也是唯一一支機械化師。在崑崙山戰役中,戴安瀾率部與日寇激戰,擊斃了日軍中村正雄少將,被蔣介石稱讚為“當代之標準青年將領”。

1942年,戴安瀾率部進入緬甸,在東瓜保衛戰中,他率200師孤軍奮戰,取得了斃敵5000的戰果,併成功掩護英軍後撤。戴安瀾率部在緬甸與日寇激戰,多次取得戰果,沉重打擊了侵緬日軍。

1942年5月,中英聯軍在緬甸潰敗,負責掩護的戴安瀾師與軍部失去聯繫,率部突圍的戴安瀾與日軍遭遇,不幸中彈,在離國境不過三四十里地的克欽山寨壯烈犧牲,年僅38歲。



戴安瀾是抗日名將,民族英雄,他的英勇事蹟也受到了國共雙方的共同讚譽。毛澤東、蔣介石先後寫詩紀念戴安瀾將軍。戴安瀾也是二戰中第一個獲得美國勳章的中國軍人。


鳶飛九天2018

戴安瀾將軍為國捐軀後被追認為陸軍中將銜

毛澤東等中共領導人亦賦以詩聯予以祭奠一九四九年後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戴安瀾將軍(1904~1942),原名戴炳陽、字衍功、自號海鷗,漢族,安徽省無為縣仁泉鄉(今洪巷鄉)練溪社區風和自然村人。國軍抗日名將,黃埔系骨幹之一。一九二六年黃埔軍校第三期畢業。 一九四二年三月率第200師作為中國遠征軍的先頭部隊赴緬參戰。取得同古會戰(殲敵五千多人)、還有收復棠吉等戰功。一九四二年五月十八日在緬北野人山與敵遭遇,激戰中腹部中彈。一九四二年五月二十六日在緬北茅邦村不幸去世。一九四二年十月十六日被追贈陸軍中將,一九四九年後追認為革命烈士。 戴安瀾將軍曾血戰古北口,後立下臺兒莊戰役部分戰功(火攻陶墩/智取朱莊/激戰郭裡集)、擊敗瑞陽公路日軍第九師團主力(屬武漢會戰)、擊退艾山陣地日軍進攻(屬徐州會戰)、攻克崑崙關/擊斃中村正雄少將(屬崑崙關戰役)等戰功,因崑崙關一役獲得"當代之標準青年將領"之讚譽。

是二戰中第一位獲得美國榮譽勳章的中國軍人


Mrttlzz99

戴安瀾,原名戴炳陽,安徽人。國軍名將,黃埔三期畢業。

1904年,出生安徽省無為縣一個普通家庭。

1923年,就讀安徽公學(陶行知創立)。

1924年,投奔國民革命軍,改名“安瀾”。

1925年,黃埔三期入學。 1926年,黃埔三期畢業,歷任過排長、連長、營長、團長,並參加北伐。

1933年,率部長城古北口抗戰,獲五等雲麾勳章。

1938年,臺兒莊戰役,率部與日激戰,迫使日寇後撤,獲寶鼎勳章 。

1938年,徐州會戰,率部中艾山與日軍激戰4天4夜,戰功卓著,升任89師副師長。

1938年,率部加入武漢會戰。

1939年,接替杜聿明升任200師少將師長,年僅35歲。200師是新建第五軍主力師,號稱是“中國軍隊的第一個和唯一一個機械化師”。 1939年,參加長沙保衛戰。


1939年,參加桂南崑崙關戰役,在二塘與日寇兩個聯隊激戰,不敵撤退。後昆侖關反攻,200師從正面陣地主攻,攻佔崑崙關主陣地。但日軍在炮火掩護下反撲,陣地得而復失。後戴安瀾親率兩團主力,向崑崙關界首陣地猛攻,無數國軍士兵組成敢死隊前赴後繼,戴安瀾身負重傷不下陣地,終攻佔界首,肅清殘敵。(日本陸軍少將中村正雄此戰被斃)

1941年,200師開赴緬甸協同英軍,孤軍深入,開進同古,接替英軍防務。

1942年3月,同古保衛戰爆發。200師三面受敵,孤軍背水一戰。在仰光失陷,局勢極為不利之下,與擁有制空權,數倍己方兵力的日軍苦戰12天,日本遭遇入緬以來最為猛烈的抵抗,傷亡慘重,被殲5000餘人,此戰掩護英軍撤退,為遠征軍後續部隊贏得時間,200師全師安全轉移,乃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首勝,日軍只得一座空城。

1942年4月,棠吉之戰爆發,200師將士向守備日軍進攻,一舉奪下棠吉。可惜局部勝利已無法遏制全局的潰敗。

1942年5月,中英軍隊潰敗。戴安瀾遭遇埋伏率部突圍時被擊中腹部,重傷之時,囑託屬下:“一定要帶大家走出去”。

1942年5月26日下午,200師殘部行軍至距離國境線不過三四十里地的克欽山寨,傷重犧牲,時年38歲。

遺書寫道:“現在孤軍奮鬥,決以全部犧牲,以報國家養育!為國戰死,事極光榮。”

1943年4月,為戴安瀾將軍在廣西全州湘山寺舉行國葬,國共兩黨領袖親撰輓詞。

戴安瀾將軍當之無愧的戰神,提名中國遠征軍,第一時間想到的即是將軍。短短一生,義無反顧,馳騁沙場,痛擊日寇,終馬革裹屍。

中華有此將軍,國家甚幸,民族甚幸,崇敬之情,無以言表。

歡迎歡迎,祝你幸福。

以上。


木劍溫不勝

戴安瀾:(1904—1942),字衍功,號海鷗,安徽無為縣人。1925年考入黃埔軍校第三期,畢業後歷任排長、連長、營長、團長。1933年,戴安瀾率部參加了長城抗戰,其上司為杜聿明。因作戰有功,戴獲得了五等雲麾勳章。抗戰爆發後,升任第17軍第25師第73旅旅長。戴先後參加了臺兒莊戰役、武漢會戰。1939年,戴安瀾接替上司杜聿明擔任第200師師長。第200師是中國當時唯一的機械化步兵師,杜聿明則升任第5軍軍長。同年,該師參加了崑崙關戰役,第200師所屬的第5軍共消滅日軍5000人,並擊斃了日軍第5師團第21旅團旅團長中村正雄少將。

1942年7月,戴將軍的安葬儀式在廣西舉行,國民政府追贈戴安瀾為陸軍中將,國共兩黨都對戴安瀾將軍作出了高度的評價。毛澤東主席一生只為三位將軍寫過詩,其中一位就是戴安瀾將軍。

海鷗將軍千古

外侮需人御,將軍賦采薇。

師稱機械化,勇奪虎羆威。

浴血東瓜守,驅倭棠吉歸。

沙場竟殞命,壯志也無違。

蔣校長則寫輓聯紀念戴安瀾: 虎頭食肉負雄姿,看萬里長征,與敵周旋欣不忝;

馬革裹屍酹壯志,惜大勳未集,虛予期望痛何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