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一般幾天洗一次澡?

無論在炎熱的夏日,還是寒冷的冬天,洗澡都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那麼問題來了,在古代,古人到底幾天洗一次澡呢?

古人把洗澡稱為沐浴,而在儒家文化盛行的古代。洗澡被賦予深刻的文化意義。在《湯盤銘文》中說: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古人一般幾天洗一次澡?

在古代洗澡不僅僅是祛除身體上的汙垢,更是洗淨心靈的汙垢。

相比現代人洗澡的隨心所欲,古代的繁文縟節決定了其洗澡的種種禮節。

在《禮記》中說:

浴用二巾,上締下綌。出杅,履蒯席,連用湯;履蒲席,衣巾晞身,乃屨,進飲。

翻譯:準備兩條毛巾,細的擦上身,比較粗的則擦拭下身;出浴盆後要站在草蓆上再用熱水沖洗一遍,然後穿上衣服和鞋子,而後喝點東西以暖胃口。

在《周禮》中說:

管人為客,三日具沐,五日具浴。

翻譯:如果有客人來訪,首先要提供客人三天洗一次頭,五天洗澡一次的環境,這樣才顯得尊重。

古人一般幾天洗一次澡?

古人一般幾天洗一次澡?

現代人洗澡可以用肥皂、沐浴露、各種各樣的洗髮水來去除汙垢。

古人一般用淘米水、澡豆、皂莢、肥珠子、香料等,相比起來,種類也顯得很豐富。

澡豆是用豆粉和藥末製成的,有潤滑肌膚的作用,當時恐怕只有富貴人家才能用到吧。我們今天所說的肥皂,大概就是由當時的皂莢、肥珠子這兩種東西的名稱延伸而來的,都有祛除身體汙垢、潔淨潤膚的作用。

在漢代初期,政府還有專門為洗澡而設定的假日,時隔五日一假,這天所有的官員都回去洗澡沐浴。在《漢官儀》中說:

五日一假洗沐,亦曰休沐。

在唐朝時期,由五日改為十日,稱為"休浣"日,一浣為十天。

由此看來,古人還是非常熱愛洗澡的,起碼三到五天要洗一次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