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負面清單發布,外商投資名酒不再設限,外資潮會來嗎?

新版負面清單發佈,外商投資名酒不再設限,外資潮會來嗎?

隨著政策層面的開放和支持,外資力量在幫助名酒企業混改,提升白酒國際化水平方面,均可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文|雲酒團隊

6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對外發布《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大幅放開22個領域的外商投資市場準入,名酒並未出現在這份負面清單內。

作為民族文化和傳統工藝的代表,並在市場上具有明顯主導地位的名酒企業,之前一度對外資“隔離”。在國家發改委、商務部頒佈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07年修訂)中,便明確要求:名優白酒生產需由中方控股。

但隨著改革開放的力度加大,國內酒類市場、酒類企業與國際間聯繫更加密切,針對名酒的外資管控也逐漸被放開。2014年11月4日,國家發改委就《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修訂稿公開徵求意見,其中大幅縮減了限制外商投資產業條目,“中方控股”條目數從44條減少到32條,“名優白酒需由中方控股”一條已被取消。2015年4月,新修訂版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正式發佈。該文件正式刪除了“名優白酒需由中方控股”限制。

而本次發佈的負面清單,進一步體現出這種政策導向。“修訂負面清單,總的原則是以更大力度推進改革開放,不僅是清單長度要縮短,更重要的是推動重點領域開放,推出有標誌意義的舉措。”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說。

“名優白酒生產需由中方控股”這一限制,曾對帝亞吉歐收購水井坊產生了重大影響。為了滿足“外嫁”帝亞吉歐的相應政策條件,2011年前後,全興集團(後更名為水井坊集團)不得不剝離了賴以成名的四川全興酒業有限公司。

這在當時引起了廣泛的討論,一方面是關於水井坊這種“曲線”做法的得失考量,畢竟全興作為“十七大名酒”,具有可觀的品牌價值和市場影響力;另外則是國際酒業巨頭帝亞吉歐初次“試水”白酒,如果出現水土不服症狀,對名酒企業所帶來的發展風險。

但後來的實際情況,將這些質疑一一化解。在經過階段性的過渡期和適應期之後,水井坊開始進入快速增長階段,各方面表現均創下歷史最高水平。

2017年,水井坊實現營收20.48億,實現淨利潤3.35億,同比增長49.24%,雙雙達到歷史最好成績,今年一季度,公司營收達到7.48億,淨利潤達到1.55億,同比分別增長87.73%,68.01%。

股價方面,水井坊更是表現強勢,從2017年初的19元左右漲至年底的46元,漲幅超過140%,成為當年漲幅最大的白酒個股。6月28日,水井坊股價報收54.45元。

需要指出的是,作為“外來的和尚”,帝亞吉歐在水井坊品牌的打造方面,同樣有所建樹。2017年3月由Brand Finance發佈的“2017全球烈酒品牌價值”榜中,水井坊入選50強,成為該榜中全球上升速度最快的烈酒品牌之一。而其選擇“啤酒人士”範祥福出任水井坊舵手,從實際效果看更是點睛妙筆。

就在日前,帝亞吉歐斥資61.45億元增持水井坊,將股份比例由39.71%提高至60.00%,顯示出其對水井坊及整個白酒市場的強烈信心。

回顧近年來外資與白酒的碰撞,雖然有過一些失利案例,但長期來看,無論選擇價值投資,還是像帝亞吉歐這樣潛心改造打理水井坊,均取得了極其豐厚的回報。而隨著政策層面的開放和支持,外資力量在幫助名酒企業混改,提升中國白酒國際化水平方面,均可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橫向對比於食品、飲料,包括啤酒行業,外資力量早已十分強大,對於正處在轉型發展和國際化突破關鍵窗口期的白酒行業,與外資的進一步結合,或將帶來更多驚喜。

關於政策放寬,內外資投資酒業標準一致,你怎麼看?文末留言等你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