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羅漢,羅漢真身,知識與藝術


賓度羅跋羅闍,羅漢之首,也是四大聲聞之一,與自眷屬一千阿羅漢,多分住於西牛賀洲。永住於世,現白頭長眉之相,所以又稱住世阿羅漢。

迦諾迦伐跟蹉與自眷屬五百阿羅漢,多分住於北方迦溼彌羅國,出生於豪富之家,遵照父親的遺囑,每天禮拜六方,受佛陀教化,追隨佛陀,成為佛弟子。

迦諾跋釐墮闍,與自眷屬六百阿羅漢,多分住於東勝身洲。他在佛陀弟子中是出名的急性子,他常常一副匆匆忙忙的模樣,動不動便和別人爭吵不休。為此佛陀曾耐心地給他和參與爭吵的比丘們講了長生童子忍辱負重、以德報怨、化干戈為玉帛的故事,迦諾迦跋釐墮闍此後便逐漸改掉了急性子的毛病。

蘇頻陀與自眷屬七百阿羅漢,多分住於北俱盧洲。

諾矩羅與自眷屬八百阿羅漢,多分住於南贍部洲。諾距羅可譯作大力士,這位羅漢是一位大力羅漢

跋陀羅與自眷屬九百阿羅漢,多分住於耽沒羅洲。他的母親懷孕臨盆,在跋陀羅樹下產下他的,因此就為他取名跋陀羅,並將他送去寺院出家。

迦哩迦與自眷屬千阿羅漢,多分佈於僧伽荼洲。迦理迦曾追隨釋迦牟尼身邊,是他的侍者。迦理迦悟道證果全靠日常積累,佛陀一言一行都是他獲得智慧的源泉。他最受益的是釋迦牟尼所提倡的尊老受禮精神。

伐闍羅弗多羅意譯金剛子,與自眷屬一千五百阿羅漢,多分住於缽剌拏洲。他具備謙遜緘默的美德,並不隨意賣弄神通,而是堅持禪定苦修,力求精進。深受人們的讚美、尊敬。因伐闍羅弗多羅戒殺,兩隻小獅子感激,特跑來陪伴他,尊者便將小獅子帶在身邊,所以世人稱他為“笑獅羅漢”。


戌博迦與自眷屬九百阿羅漢,多分住於香醉山中。因其袒露其心,啟示眾生若能常保持心地的清淨,不造惡業,努力行善,自身便是佛,自心即是佛心,故被稱為“開心羅漢”。

半托迦與自眷屬一千三百阿羅漢,多分住於三十三天。

羅怙羅與阿羅漢眾一千一百名住在畢利揚瞿洲。

那伽犀那與自眷屬一千二百阿羅漢,多分住於半度波山。他的塑像或畫像常常作挖耳狀,用以表達耳根清淨,故稱“挖耳羅漢”。

因揭陀與自眷屬一千三百阿羅漢,多分住於廣脅山中。

伐那婆斯與自眷屬一千四百阿羅漢,多分住於可住山中。潛心禪定,虛心求教。他常常在巖洞中結跏趺坐,冥思絕慮。

阿氏多與自眷屬一千五百阿羅漢,多分住於鷲峰山中。

注荼半托迦與自眷屬一千六百阿羅漢,多分住於持軸山中。因他常在別人門前出現,故稱“看門羅漢”。

嘎沙鴉巴被稱為“降龍羅漢”,龍王用洪水淹沒那竭國,將佛經藏於龍宮。後來慶友降服了龍王取回佛經,立了大功。相傳,中國的濟公就是降龍羅漢的轉世。

納答密答喇稱為“伏虎羅漢”。傳說其所住的寺廟外,常有猛虎長嘯。彌勒認為是老虎餓了,便將自己的飯食分一些喂這老虎。時間一長,猛虎便被他收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