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羅紀世界2》和《狂暴巨獸》對待基因技術的態度有什麼區別呢

如果說今年上半年,還有什麼電影在特效方面能夠做的爐火純青,那麼,《侏羅紀世界2》和《狂暴巨獸》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侏羅紀世界2》和《狂暴巨獸》對待基因技術的態度有什麼區別呢

但是同樣的,這兩部電影做的比較好的地方,應該就是在劇情方面,並不是簡簡單單的冒險、打鬥,而是在故事發展的過程中,亦或其本身的目的,就是要有意無意的把基因技術將會對社會的改變,對人類的影響等等各方面的問題,帶到我們的腦海中去。而且,我們都明白,現實生活中,基因技術的快速發展可謂是日新月異,或許不久的將來,這些問題就會徹底的顛覆現在的社會秩序。
《侏羅紀世界2》和《狂暴巨獸》對待基因技術的態度有什麼區別呢

那麼,《侏羅紀世界2》和《狂暴巨獸》兩部電影,到底哪個對這方面的處理結果比較好呢?我們不妨對比一下。

第一,基因技術對人類最直接的影響。我們都知道,《狂暴巨獸》中,基因技術屬於初期的啟蒙階段,而其發展之所以如此快,就是因為女主角想要用這個技術挽回自己已經被判死刑的弟弟,而且一次次的實驗結果,也確實讓他的身體狀況處於穩定階段,所以說,這個開始是很好的。而《侏羅紀世界2》中,本傑明·洛克伍德直接用基因技術克隆按照自己的女兒克隆出一個外孫女,說明經過大量的恐龍製造經驗,基因技術已經完全成熟,並且是完全可控的。兩部電影,一個發展是為了醫療,一個應用滿足了老人的需求,無論在目的還是結果方面都是好的,處理的可謂是各有千秋。
《侏羅紀世界2》和《狂暴巨獸》對待基因技術的態度有什麼區別呢

第二,最終的結局。我們知道,《狂暴巨獸》中的基因技術處於初期階段,所以有很多不可控的可能性,就連最後會製造出什麼樣的怪物,也是無法預知的,所以才有了後面的悲劇。而這些是完全要歸咎於使用者的目的和技術本身的缺陷的,這也正是現實社會發展中,人類需要注意的地方。而《侏羅紀世界2》最終之所以釀造出悲劇,卻是完全因為技術掌握者的貪婪,就算是狂暴迅猛龍事件的發生,追根揭底還是因為貪婪而造成的意外。但是,“可能會發生的意外就一定會發生”,所以說,電影更注重的是,成熟的基因技術可能會給人類帶來的災難。前者是對現實的擔憂,而後者是對未來的恐懼。
《侏羅紀世界2》和《狂暴巨獸》對待基因技術的態度有什麼區別呢

所以說,有很多人認為,技術是可控的,就不會發生悲劇,這個想法真的是太單純了。技術的發展本身就是為了創造價值,而會不會發生悲劇,完全是由技術的掌握者所決定的。

第三,發生悲劇之後的處理方式。《狂暴巨獸》雖說是設定的喜劇電影,但是,它描述的卻是不折不扣的悲劇。雖然白猿最後被拯救過來,但是另外兩個因為變異而出現的巨獸——巨狼和巨鱷——本身也是受害者。而我們不能因為受人馴化過的白猿的喜劇,就忽略了對野生動物、對大自然造成的惡果。而《侏羅紀世界2》才真正的稱的上是喜劇,無論中間有多麼的壓抑和惡性事件,畢竟最後的恐龍們並沒有被人類消滅。但同樣的,它註定要成為典型的災難片。因為,兩種相隔幾千萬年的生物是不可能安然共存的,最後的最後,總有一方退出歷史的舞臺,而我相信,退出歷史舞臺的不可能是人類。
《侏羅紀世界2》和《狂暴巨獸》對待基因技術的態度有什麼區別呢

當代社會,科學技術的革新實在是太快了,而原本應該與之共同發展的人類社會的整體素質,卻是漸漸的跟不上腳步。按照這樣的發展,遲早會發生一次現實版的“發現新大陸”,只不過,這一次被發現的不會再是印第安人,而是整個的人類文明。希望我們不會又那麼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