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種水稻,1.5元

2018我們該怎麼種水稻?種什麼品種?種植有機稻!

同樣是種水稻,1.5元/斤與50元/斤差距到底在哪?

來看一個種植案例,來自廣西梧州藤縣,種植水稻300多畝,年產值達到100萬元,利潤近20萬元。

(1)規模化種植水稻,獲利更多。

種植水稻,扣除種子、化肥、農藥等成本,每畝田盈利大約700元左右,如果只是種植幾畝地,沒有種植規模就沒有經濟效益。通過土地流轉,流轉到300多畝水稻田,成立家庭農場開始規模化種植。

(2)選用良種,提高產量。

同樣是種水稻,1.5元/斤與50元/斤差距到底在哪?

提高單產,是穩糧增收的基礎保障。自2009年開始大規模種植水稻以來,基本都是選擇高產量的超級稻種植,每畝產量超過500公斤。

(3)按照無公害標準生產,提高單價。

水稻全部選擇口感好的優質稻,而且嚴格按照無公害要求生產。這種優質稻,每公斤比普通稻穀多賣0.5元,每畝最起碼就能多賣出250元。

(4)種植有機稻,提高生產效益。

同樣是種水稻,1.5元/斤與50元/斤差距到底在哪?

實行有機種植,不僅能改善土壤和保護生態環境;而且有機稻米售價是普通米的5-8倍。

2、種植紅米、黑米等特色作物

現在火的不僅僅是綠色食品,還有黑色食品,如黑玉米、黑小麥、黑大米等,但值得注意的是種植紅米、黑米等特色作物,此類農產品價格貴,市場需求量較小,發展種植需考察好收購方,不可盲目。

在江西黎川縣,基地有一兩百畝,種植四個品種:有機紅米,有機黑米,有機香米,黃花粘,其中有機黑米有八十多畝,而且已經審批獲得有機證。

同樣是種水稻,1.5元/斤與50元/斤差距到底在哪?

通過多個合作社聯合了幾百個農戶,一千多畝,實現了精準扶貧。合作社通過認購田塊入社種植,有他們按比市場價高的定價收購,讓入社的農戶能賺到錢。並且將現有種植有機特色大米實現生態循環種植,打造一個生態種植圈。

3、實行稻田共作模式

稻田生態共作是一種種養結合、稻漁、稻蝦、稻鱉、稻蛙、稻蟹、稻鴨等共生、互補的生態農業種養模式。多個地區將其作為農業轉型升級、促進農業增收、實現農民脫貧致富的主要措施之一。

4、種植富硒大米

富硒大米是採用專業技術把微量元素—硒種植在水稻裡的一種大米,硒含量是普通大米的10倍以上。

同樣是種水稻,1.5元/斤與50元/斤差距到底在哪?

(1)富硒稻穀的種植很有講究,首先它的種植地一般選在遠離工業區、遠離城鎮、遠離居民生活區,一般都選在比較偏遠的農村,接近河流區域為最佳。

(2)對於土質的要求較高,進行土質檢測之後就對土壤進行改善注入富含硒的元素。

(3)其次在富硒稻穀的生長過程中每一生長階段的除草除蟲都很有講究,它都有專業的種植專家進行把關,並進行不間斷的富硒含量的注入與檢測。並最後進行不間斷的富硒含量的注入與檢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