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短缺!广东9城市三旧改造为粤港澳大湾区腾出土地!

占全国面积不到1%的广东

每年贡献了全国12%的GDP

承载了全国约5%的常住人口

在土地资源紧张的局势下

“三旧”改造步伐迈得越快越大

三旧改造能为粤港澳大湾区腾出

多少土地?!

土地资源短缺!广东9城市三旧改造为粤港澳大湾区腾出土地!

三旧改造项目启动 大湾区城市“变大”

在土地资源紧张的局势下,“三旧”改造是国土资源部给予广东省的特殊政策。

“‘三旧’改造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拓宽城市空间的重要抓手。”广东省国土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谈到,其已经上升成为全国城市学习和推广的重要政策。

此次,广东省举办的首届“三旧改造”项目推介会上,推介的208个项目中,除广州、深圳外,珠海、佛山、东莞、江门等“三旧”改造项目也公开“露面”。

其中,珠海市15个,佛山市18个,东莞市10个,中山市10个,江门市13个;其他地市合计103个项目。由此可见,加快“三旧”改造的项目进程已经常态化。据悉,广东省将每两年举办一次“三旧”改造项目推介会。

土地资源短缺!广东9城市三旧改造为粤港澳大湾区腾出土地!

产业效益-改造为区域带来经济增长

而从广东全省的数据看,通过“三旧”改造,第二、第三产业就业结构得到优化,就业人口是改造前的1.74倍,完成旧村庄改造11.31万亩,实施改造后,村集体收入为改造前的3.43倍。

“三旧”改造让城市发展尝到了“甜头”

深圳项目实施率从2012年的不到7%提升至目前的29%;东莞2016年完成“三旧”改造面积达到347.20公顷,同比增长54.7%

从中可见,“三旧”改造从无到有,从试点到常态化,进程正在逐步加快。

土地资源短缺!广东9城市三旧改造为粤港澳大湾区腾出土地!

关键因素-政府统筹引领+政策扶持

要推动“三旧”改造的成果实施,政府统筹引领下的政策扶持是关键因素。

在“三旧”改造中,政府部门起着统筹、规划、引领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一揽子”包办。通过激发多元的市场主体参与项目改造,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市场的活跃度。

同时,深化简政放权也是提高“三旧”改造审批进程的重要一环。如设立专业的“三旧”改造常设机构(城市更新局),负责统筹协调,还有政策法规、技术规范和工作细则的拟定以及城市更新中长期规划的编制与报批。但具体审批工作则交由区层负责,从两级审批简化至一级审批。

另外,通过细化激励措施引导“三旧”改造向产业靠齐,保障实体经济用地,也是推动“三旧”改造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核心所在。

土地资源短缺!广东9城市三旧改造为粤港澳大湾区腾出土地!

“三旧”招商各城大显身手

各城“三旧”改造项目集体亮相,共同招商,有助于宣传和推广政策,鼓励引导社会各方在政府统筹引领下共同参与“三旧”改造工作。但背后,对湾区各城推动“三旧”改造发展的能力有了更多的要求。

各城该如何鼓励吸引市场主体加入“三旧”改造呢?“旧厂、旧村的改造是较为简便的。在一级土地市场的地价上涨的背景下,‘三旧’改造成为不少开发商拿地的重要渠道。”另外,资金池也是吸引社会主体的重要手段。

减少“工改居” “工改商”预期

据省“三旧”改造项目统计显示,工业类项目有32个,占地1.58万亩;商住类为137项,占地3.9万亩;商服类39项,占地0 .69万亩。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厅长陈光荣曾呼吁,参与“三旧”的企业,不仅要想到“工改商”、“工改居”,还要想想“工改工”。

针对“工改工”,湾区各城主要以“预防”和“鼓励”为重要抓手,推动“三旧”改造向激励城市产业经济方向转变。在“预防”上,深圳、东莞等多个城市划定了工业红线。其中,深圳禁止M1、M0类地块建成“类住宅”;针对“三旧改造”专项产业保障工业用地,严禁“工改居”、“工改商”。

土地资源短缺!广东9城市三旧改造为粤港澳大湾区腾出土地!

打造宜居的大湾区 “微改造”PK拆除重建模式

纵观当下成功的“三旧”改造项目,拆除重建是主要开发模式。中山大学城市化研究院院长李郇认为,“重拆建”的开发模式需要进行改变,旧城改造是一种延续,要有将原有历史风貌和文化遗存保存下来的意识。

从建筑物外立面的更新到环境的人文运营,这样的“微改造”模式恰好体现了粤港澳大湾区所要重塑的空间新形态。

广州地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虹鸥谈到,在粤港澳国土空间的开发利用上,相关部门应该开展城市“双修”工作,通过加强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增加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给,优化空间形态和城市功能,从而打造宜居的大湾区。

土地资源短缺!广东9城市三旧改造为粤港澳大湾区腾出土地!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城市更新逐渐替代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的提出,为珠三角城市群发展带来新机遇、新使命,但也为土地利用和管理带来新挑战、新要求。”

广东省土地调查规划院总工程师侯学平表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的湾区建设定位,需要从根本上转变‘重保障、轻保护,重开发建设、轻综合整治’的管理思维与方式;‘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的战略定位,需要转变‘重拆建轻传承’‘重输血轻造血’的城市更新理念与机制。”

如今,城市更新逐渐替代“三旧”改造的说法,恰好能很好地说明思维的转变。所谓城市更新,是指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更强调城市的功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