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陽光玫瑰葡萄高效高產栽培技術

淺談陽光玫瑰葡萄高效高產栽培技術

陽光玫瑰葡萄栽培管理技術

1設施栽培春季管理要點

陽光玫瑰在低溫下生長較緩慢,且病毒病症狀明顯,所以需要提高春季生長環境的溫度。

(1)扣棚時間

與露天栽培萌芽時間相比,單層冷棚,提前30天扣棚。用雙層冷棚,提前40-50天扣棚。三層膜的冷棚,多提前80天扣棚。

(2)扣棚方式

用雙層或三層冷棚,在扣棚過程中遵循“先天、再地、再中間”的原則。

(3)塗抹單氰胺

覆膜澆水後,可使用單氰胺塗抹芽眼或枝條噴霧,保證葡萄提前萌芽且萌芽整齊。如採用日光溫室或暖棚栽培,可在棚內白天氣溫穩定在16℃左右時,開始使用單氰胺。

2萌芽前後溫度控制

(1)促早萌芽

在萌芽以前,設施內保持高溫、高溼環境有利於葡萄提前萌芽。

葡萄萌芽以後,白天棚內氣溫如果超過28℃,要立即通風降溫,避免出現持續的30℃以上高溫。

否則極易出現枝條徒長、花芽退化的風險。

淺談陽光玫瑰葡萄高效高產栽培技術

(2)促根養根

促使根系提前恢復正常生長、提高根系活力,是春季果樹管理的重點。根系復甦早則地上萌芽早、根系活力高則地上長勢旺。

可在果園基建中開溝起壟,不僅可以保證根系的呼吸質量,還能在春季增強土壤與空氣的熱交換,提高地溫,促使根系提前復甦。

近幾年生產實踐中,在葡萄零星出現傷流後,每畝地使用一公斤海藻肥,隨萌芽水衝施或滴灌,不僅可保證葡萄提前萌芽、萌芽整齊,且萌芽後長勢顯著增強,病毒病症狀明顯減輕。

3花前葉片管理

陽光玫瑰春季葉片管理的主要內容有摘心、控梢和葉面肥補給。

(1)摘心

花前主要有兩次摘心。

(1)新梢萌發後,待第六片葉有拇指指甲大小時,開始摘心。

此次摘心可避免新梢過旺生長,促進新生葉片發育成熟;強化花絮養分供應,有利於保證花絮分離質量;強化花芽分化養分供應,一則保證當年花的質量,二則保證來年花量。

(2)臨近開花(大約萌芽後40天左右),花絮上留六至八片葉再摘心。

坐果質量一定程度上取決於花期,花絮的養分供應情況。

臨近開花再次摘心,節省養分,不僅可強化花絮養分供應,提高陽光玫瑰坐果質量,延遲生理落果高峰,保證充足的保果處理時間;並且可強化花芽分化的養分供應,保證來年花量。

淺談陽光玫瑰葡萄高效高產栽培技術

(2)春季控梢

如果春季新梢生長過旺(主要標誌是梢頭下勾,枝條上腺珠較多、節間距長),則需配合摘心,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控梢。

坐果前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務必注重藥劑的安全性。

目前常見植物生長抑制劑中,在硬核期以前應避免使用生長抑制能力強、持效期長的矮壯素、多效唑、PBO(果樹控旺劑)成份等

優先選擇較安全的調環酸鈣及縮節胺,其中調環酸鈣的安全性更佔優勢,合理劑量下對花絮生長几乎無不良影響,可滿足全株噴霧的要求。

兩次摘心後,可全株噴施調環酸鈣,10%含量可溼性粉劑可選擇500-600倍液。

4花前養分供應

花前葡萄的養分消耗,主要集中在根系生長、新梢生長、花絮分離、花芽分化及開花坐果幾個方面。

葡萄新生組織生長,需要大量的氮,以促進營養生長。

春季花芽分化和根系生長則對磷的需求較高,同時在植物生長初期,是補充中微量元素的關鍵期。

(1)根基追肥

在葡萄新梢六葉摘心後,每畝滴灌或衝施硝酸銨鈣10-15公斤,主要快速補充氮素,滿足新生組織生長需求,保證春季葉片生長和花絮分離質量。

萌芽後30天左右,大致距離開花10天左右,每畝滴灌10-30-20型高品質水溶肥4公斤,一則盛花期是花芽分化盛期,以形成來年的花。此時補充磷素,保證花芽分化質量。

二則適量補充鉀素,促使新生葉片發育成熟,儘早進行光合,保證花期養分供應質量。

兩次追肥需搭配水溶性有機肥,氨基酸類或黃腐酸類等。

(2)葉面補肥

陽光玫瑰春季病毒病症狀較明顯,葉面噴施鋅肥和海藻肥,對病毒病的控制有一定效果。

從萌芽到臨近開花,是花絮生殖細胞(花粉及胚珠)形成高峰期。

需葉面額外補充有利於生殖系統發育的葉面肥,優先保證硼和磷鉀的供應。

5疏花處理

新梢六葉摘心後,在水肥供應良好,尤其是土壤溼度保證的前提下,花絮開始分離。

距離開花10天左右,大致是萌芽後30-35天,花絮分離基本到位,開始進行疏花。

(1)疏花原則

每個枝條僅留一個花絮;

保留花絮末端3-5公分,最多80粒花,往上部分全部去除。

(2)異常花絮處理

陽光玫瑰與其他品種相比,異常花絮發生較高。

在整理上,基本上留下第一花絮,枝條頂端的花絮去掉;花絮末端分成兩股的,減掉一邊或從分叉處減掉,留花絮中間的花;花絮極端彎曲的不要,使用花絮最上端副穗坐果。

6保果處理

目前陽光玫瑰所公開的技術資料,提及的保果方案較多。

根據經驗,2PPM氯吡脲即可保證陽光玫瑰坐果質量,然後可根據生產目標添加赤黴酸。

陽光玫瑰裂果風險低,原則上可通過增加赤黴酸用量,提高果粒大小。

但保果處理中,赤黴酸濃度越高,果梗普遍加粗變硬,未來落粒風險越大。此外,如果樹勢較強,赤黴酸濃度較大,可能會導致果軸彎曲。

因此綜合考慮,不建議使用高濃度赤黴酸。10PPM或略高的赤黴酸,即可保證坐果和未來果實膨大效果。

根據部分種植經驗,實際用量為10PPM赤黴酸+2PPM氯吡脲+200PPM鏈黴素。即40斤水,添加1克20%赤黴酸,40毫升0.1%氯吡脲,4克(瓶)100萬單位鏈黴素(可參考)。

7疏果處理

保果後一週左右,需進行疏果處理。

就幾年經驗,陽光玫瑰疏果較晚,副作用較明顯。

陽光玫瑰果穗中,越靠上的枝梗,對赤黴酸越敏感。

因此保果處理後,果穗上部枝梗會快速拉長。如不進行處理,一則果穗肩部過大,穗型不標準;二則上部果粒稀疏,果粒抱不緊,採摘或儲運過程中掉粒嚴重。

陽光玫瑰是日灼發生較重的葡萄品種。根據近三年來對日灼的調查,隱約感覺,疏果越晚,日灼現象越重。該猜測還在證實中。

8膨果處理

就近幾年經驗,陽光玫瑰膨果處理和保果處理之間,所間隔的時間不宜過短。建議保果處理後15天左右,開始進行膨果處理。

可用25PPM赤黴酸+5PPM氯吡脲處理,果實品質較好。

在樹勢一般的情況下,濃度不易過高,否則有較大概率出現普遍的果粒空心現象。

蘸藥後必須進行水肥管理,尤其是保證水的供應,保持田間土壤溼度,一直持續到果粒開始軟化。

田間供水不足,膨果效果難以保證。就近幾年經驗,甚至硬核期遭遇乾熱,也有較大的僵果風險。

9春季病蟲害防治

陽光玫瑰抗病能力較強,尤其對霜黴病抗性較強,春季防治重點是黑痘病、灰黴病和綠盲蝽。自葡萄萌芽後,至麥收以後,重點預防綠盲蝽,10-25天用藥一次。

防治的有效藥劑推薦菊酯類搭配新菸鹼類藥劑,如高效氯氟氰菊酯或聯苯菊酯或高效氯氰菊酯搭配吡蟲啉或噻蟲嗪。

葡萄展葉後、花絮分離期、開花後、果實黃豆粒大小時期,是預防黑痘病的高峰期。坐果期易感染灰黴病。

具體表現為外表未見明顯的灰黴病症狀,但實則病菌已經侵染,導致落花落果嚴重。灰黴病側重於預防,尤其強調在開花前後提前防治。

陽光玫瑰因食用時獨特的玫瑰香味而聞名,有非常好的種植前進,以上是關於陽光玫瑰葡萄高效高產栽培技術,各位可以學學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