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征市馬集鎮黨委書記邵士翔:堅持產業先行 推動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產業必須先行。對於鄉鎮而言,產業興旺,必須找對農業這個方向,找準融合發展這條路。”儀徵市馬集鎮黨委書記邵士翔說。近兩年來,馬集鎮堅持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農村產業資源得到整合,農業產業價值得到提升,鎮域經濟步入增長“快車道”。

以統籌規劃引領產業振興。“十三五”以來,馬集人痛定思痛,堅決轉型,科學謀劃、統籌規劃,率先走出一條產業融合發展的新路子。一產堅持可“接二”或可“連三”。“接二”就是建設二產原料基地,2100畝黑莓種植園已經建成,400畝甜葉菊育種基地正在建設;“連三”就是結合特色種植,發展休閒觀光,進一步提升價值鏈。二產主攻食品生物特色產業。聯合江南大學食品工程學院,共同規劃建設1.5平方公里的食品生物產業園,目前,黑莓飲品深加工、牛肉製品項目即將投產,高鐵休閒食品、甜菊糖深加工、麥芽糖醇等項目即將開工。三產大力發展鄉村旅遊。主動融入353,借勢“兩園”建設,建設好方營村特色田園鄉村試點項目,啟動百匯園黑莓觀光旅遊項目,爭取在省園博會開園前具備遊客接待能力。

以“一村一品”推進強村富民。馬集屬丘陵地貌,地勢起伏,生態良好,發展特色種植的條件得天獨厚。去年以來,大力推進“一村一品”產業佈局,取得了積極成效。在載體上,依託毗鄰棗林灣、背靠省道353的地緣優勢,規劃了合心—蔡湖、353沿線、金營—恆華三大現代農業產業片區,發展現代觀光農業。在產業上,按照“一村一品”佈局,招引“特新奇”項目落地生根,推進種植結構調整。目前,形成黑莓、瓜蔞、甜葉菊、茶葉、循環農業等特色,基本形成村村有特色、個個有看點的產業格局。在主體上,既堅持市場主體,又堅持行政引導,看準的大膽推進,如黑莓、瓜蔞、甜葉菊等項目,全力扶持;看不準的先行先試,小規模試種,今年結合綠化造林,栽種200畝碧根果,成功後再大面積推廣。

以主體培育推動創新創業。鄉村振興,產業是支撐,農村是重點,農民是主體。堅持培育新主體,發展新產業,推廣新模式,有效激發鄉村新動能。一是抓示範帶動。發揮龍頭企業示範作用,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輻射帶動群眾共同增收致富。放大鄉賢回鄉創業的引領效應,動員更多在外鄉賢回鄉發展、回報家鄉。二是抓主體培育。積極推進農業經營結構調整,大力培育農業企業、家庭農場、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每年引進2000萬元以上農業項目5個以上,新增省市級示範家庭農場3個以上。三是抓自主創業。引導群眾主動參與產業分工,鼓勵本地群眾利用自身資源,發展農家樂、民宿、電商等項目,在支持服務項目中創業增收。今年,在合心、方營先期建設民宿、農家樂20戶以上;依託市級電商創業園平臺,強化創業孵化功能,新增電商創業30戶以上。時修豔 馬 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