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光裕:財富到一定程度,賺錢並非最重要的事

“觀”者,觀念也。財富觀,即一個人對於財富經過觀察、體會、判斷之後形成的固定的看法和態度,是長期思想活動的結果,它所形成的慣性引導人們作出不同的財富選擇,指向不同的財富行為,導致不同的財富結果。企業家不是商人,不是以賺錢為最終目的,而是在做一個企業。生意人、商人和企業家是有區別的,生意人以錢為本,一切為了賺錢,商人有所為,有所不為。企業家是影響社會,創造財富,通過為社會創造價值,來影響這個社會,賺錢是一個企業家的基本目標,而不是最重要的目標。在美國,很有名的一句話是:鉅富中死去是一種恥辱,這反映了美國人的財富觀。隨著時間的推移,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熔爐裡,我們眾多的優秀的企業家也能鍛造出屬於中國人的優秀財富觀。

作為曾經的首富,黃光裕本應該這些優秀企業家中代表人物之一,在財富觀上,也有很多可取之處,且從財富本身的角度講,在到達一定程度後,賺錢對他這樣的企業家而言,並非最重要的事情。所以,他之所以鋃鐺入獄,應該並不是因為對金錢的貪婪。

黃光裕:財富到一定程度,賺錢並非最重要的事

言歸正傳,讓我們回到黃光裕的財富觀這個話題上。

2008年10月7日,《2008胡潤百富榜》在上海發佈,國美黃光裕以財富430億元,第三次當上中國首富(曾蟬聯2004-2005年首富)。對於5年內三度榮膺胡潤中國首富,黃光裕似乎很不領情,他通過國美新聞發言人對外表示,《胡潤百富榜》只是胡潤創造自己財富的商品,其排名對於企業家來說無關緊要,關鍵是要把自己的企業做好。黃光裕說:“對於胡潤來說,百富榜就是胡潤的商品,胡潤通過發佈百富榜來創造了自己的財富。但對於企業家來說,什麼樣的排名不是那麼的重要,企業家最重要的是社會責任,就是如何將企業經營好”。在另一個場合,黃光裕還說:“我不是為了胡潤而存在的,我從未計算過自己的身價——覺得算這個沒什麼意義。”

天主教徒的身份和20多年的創業歷程使黃光裕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財富觀。他這樣說:“從我個人來講,應該分為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企業的初步發展階段,第一個6年主要還是為企業的生存奔波時間多,那時有點錢,時間也多,能消費消費。1993年我逐步走入這個環境,財富對我而言是能做更多的事,享受的是做事。到1997年後企業的資金開始充裕,個人花錢不用怎麼想,但忙得沒心情、沒時間花。”

中國有一句老話,“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句話的意思是,每個人都希望有錢,這並沒有錯,但要獲得錢財,必須有原則,不能違揹人情義理和政策法規。義,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所講的一種道德規範,也是禁約人們行為的準則。孟子說:“義,人之正路也。”荀子說:“夫義者,所以限禁人之為惡與奸者也。”“仁中取利真君子,義內求財大丈夫”,作為一個合格的企業,應該見利思義,義利相濟相通,不發不義之財。

對於“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句話,黃光裕也有著深刻的理解:“這句話對生意人來講尤為重要。儘量地給對方讓利,讓人家對你更有好感,回頭繼續和你做買賣;給消費者讓利,讓他們多買你提供的產品,都算是良好的生財之道。企業做到這個程度,‘誠信’二字是基本的風格,等於做人的品質。如果你要玩坑蒙拐騙,可能還是有(賺錢的)機會,但是如果你要做一個長久的事業,你就不能這樣做,而去做一些更可為人所接受的事情。”

在當今社會,中國歷史上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均主義財富觀、“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的儒家道德主義財富觀、老百姓中“殺富濟貧”、“為富不仁”的傳統思想觀念無疑還存有負面影響,以前計劃體制下“嫌富愛貧”等扭曲的財富觀也留下了陰影。目前,伴隨著社會財富的增長,在某些角落甚至孳生了唯利是圖、金錢萬能的財富觀,相當一部分人懷有扭曲的財富觀,似乎只有坐名車、住豪宅、吃山珍海味、買奢侈品,才能顯示出排場和身份,才能證明自己的成就。然而這些把奢侈和浪費視為成就的心態,本質上是為物慾所扭曲的財富觀,是異化的、病態的財富觀。

黃光裕針對這種現象,對人們尤其是年輕人給出了忠告,他說:“我認為,在社會上,掙錢的機會很多,做什麼事情都可以賺錢,但是作為年輕人,還是應該腳踏實地,先做好一件事情,把事業放在第一位,把金錢放在第二位,只要你能夠做成一件事,我相信,未來能夠做成更多的事情。也只有做到一件事,未來才能找到你的價值所在。儘量減少機會主義或者投機的做法。……在當前競爭非常激烈的時代,年輕人要想取得成功是要付出很大的努力的。當然他成功的時候也會成名的,但是他通過某種方式和技巧,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成名’並不代表他就一定取得成功。一個年輕人成功的標準,最主要的一點是,他創造的事業能夠為國家和社會做出突出的貢獻,為更多的沒有成功的年輕人帶來希望,提供更多的機會。從我本身來講我覺得就是實踐,我們是用實踐去塑造一個企業,塑造一個行業。”

黃光裕:財富到一定程度,賺錢並非最重要的事

當被問及擁有如此龐大的財富是一種什麼感覺時,黃光裕輕描淡寫的回答:“沒感覺,假如你在不停地發展自己的事業,那麼它就不是財富;如果停下來了,它或許是。但最大的可能是,今天你一無所有,但明天你什麼都有了,而後天你又回到了起點。”

對於財富和社會責任,黃光裕也有著獨特的認知:

“在你為錢發愁的時候,你看見什麼就想買什麼,因為你有時間去看,所以你才會發現那麼多東西;可是一旦等到你忙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這時候你也有錢了,花錢的時候也不用數數兜裡的錢夠不夠花了,而這時候恰恰是你沒有時間去花錢了,你已經找不到那種享受財富的快樂感覺了,你整天就是在工作。

“假如說,一個人忙到一定程度,還有時間去享受財富帶來的喜悅的話,可能他的財富也沒多少。錢嘛,夠吃夠喝,剩下的就是財富,那財富是什麼,就是一個工具,一個讓你忙得不可開交的工具。

“要問苦不苦?苦啊,真苦啊,這麼大的一個企業,10多萬名員工跟著你,每天早晨睜眼一算,這麼多的房租、廣告費、稅金等等,是個天文數字,而且天天都在發生,沒辦法,每晚一過12點又是另外一筆賬,這是從苦的角度來講;但是從樂的角度來講,你是為社會做了一些事情,你現在肩負著11萬員工,最起碼9萬個員工家庭的責任,你是要去幹活的。

“這就是一份責任,不是說今天我黃光裕的錢夠吃夠喝了,花不完了,想甩手走就走,不行,這些員工沒法走,已經不可能來去空空就算了呀。為了這份責任,我們每半年就要算一次賬,算競爭對手,算我們自己的能力,算到最後,回過來算你今年的基本費用是多少,這些費用是要幹什麼的,我們都要算,這個賬我們一一擺出來給大家看,告訴各位老總,這都是你們的責任,你坐在這個位置,你不是說權利,是負有責任的。你手中這支筆,哪怕只有幾毛錢,去簽字的分量卻是很重的,這不是開玩笑的。現在國美已經是一個社會化的企業,不是說像幾年前你開了五六家店,你想幹就幹,不想幹就走人。原先不到1000名員工,你說一人給你多少錢,能多給點就多給點,明天大家散夥兒,問題不太大,可現在你散一個試試。”

黃光裕:財富到一定程度,賺錢並非最重要的事

有意思的是,在黃光裕位居胡潤中國內地百富榜之列,並且高居榜首時,在胡潤同樣公佈的中國內地慈善榜單中,卻連黃光裕的名字都沒有。面對外界對黃光裕“為富不仁”的質疑,黃光裕似乎有點不屑:“做一些慈善事業是應該的,但我不想公佈,因為做慈善事業是修心,而不是脩名,說出來沒有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