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句話由何而來?

用戶58726826942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句成語,說的是“漢初三傑”之一、漢高祖劉邦忠實追隨者蕭何,在同為“漢初三傑”之一、中國歷史上無出其右的第一天才軍事家韓信跌宕起伏一生中所起的作用。

蕭何曾“月下追韓信”,為劉邦挽回軍事人才,成就帝業,也為韓信“滿身文武藝,貨與帝王家”找到買主,贏得名垂千古、高於多少帝王大名、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天才軍事家的桂冠,乃“成也蕭何”!


蕭何亦主持韓信謀反案,也是一個如同後世出現的“莫須有”的案例罷了,韓信是軍事家,並非政治家,謀反不是其應該具有的本能!

韓信如若謀反,在當初漢王劉邦與楚霸王項羽相持不下時,漢王劉邦數使韓信發兵救援,如不發兵,敗績已定!

楚霸王項羽亦遣使韓信,促其共圖霸業,因劉邦已不敵,故項羽不用韓信發兵助項,只要韓信中立既可,韓信如不發兵助劉邦,既共享霸業!

當此時,韓信手握重兵,左右劉邦、項羽勝敗,韓信謀士蒯通獻言曰“大王左袒則左勝,右袒則右勝,劉邦、項羽在大王一念間,大王握此天下一瞬間,則當‘坐山觀虎鬥’,兩敗俱傷時,大舉進兵,天下非韓氏而誰也”!

韓信畢竟只是個軍事家,而非政治家,乃曰“漢王待吾不薄,怎忍棄之”!遂發兵解劉邦之危,成就帝業!

韓信若謀反,當此最佳時機!

韓信此時謀反,成功無疑,歷史將改寫,韓高祖韓信,何來漢高祖劉邦!

劉邦即帝位後,先遷韓信齊王為楚王,又徒為淮陰侯,韓信雖然心中不快,僅在樊噲來訪後,語出“吾競與屠狗販豬者為伍”的感嘆而已!

可見,韓信謀反之說,只是蕭何為迎合劉邦鋤功臣的意願,與後世的“莫須有”理論“如出一轍”罷了,此乃“敗也蕭何”!

蕭何曾“月下追韓信”,為劉邦挽回軍事天才,成就劉邦帝業,韓信也因而大名垂宇宙,為“成也蕭何”。


蕭何又夥同呂后,羅織韓信“謀反”罪名,誘騙韓信自投羅網,誅殺韓信,致使韓信不得善終,此乃“敗也蕭何”!

以至韓信刀刃頸項時痛曰“吾悔不聽蒯通之言”,令後世無不為之惋惜,畢竟只是個軍事家,並非政治家!


z山海

將相和不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由何而來?



當時正是秦朝滅亡,楚漢相爭之時。韓信一開始在西楚霸王項羽帳下任持戟衛士、郎中,韓信多次給項羽獻計,項羽不予採納。劉邦入蜀後,韓信離楚歸漢,期間得到夏侯嬰的賞識,向劉邦推薦,做了治粟都尉(管理倉庫的小官),依然不被人所知。之後又得到蕭何賞識,多次向劉邦推薦,都沒有得到劉邦的重視,這一段時期是韓信很不得志的一段時間。

當時劉邦項羽排擠到漢中以後,部下大部分人都是關東人,思念故土,將士每天都有很多逃亡,韓信一天也逃走了。蕭何聽說韓信逃走,來不及向劉邦報告便去追趕韓信。軍中有人向劉邦報告“丞相蕭何逃跑了”。劉邦大怒,失去了蕭何就像失去了左右手。兩天後,蕭何回來了,劉邦問他為何逃走,蕭何說是去追韓信。如果大王想做漢中王,可以沒有韓信,如果想爭奪天下,就一定要有韓信。劉邦這才重視韓信,拜他為大將軍,統帥三軍。這是成語的前半部分“成也蕭何”的由來。

韓信能成為劉邦帳下三軍統帥,是蕭何竭力推薦的原因。


後來劉邦在蕭何、韓信、張良等輔佐下,奪得天下。對手握重兵、知兵善戰的韓信很不放心,韓信也感覺到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兩方互相之間已經很不信任。劉邦暗示呂后除掉韓信,呂后找蕭何出謀劃策,蕭何仔細謀劃後,憑藉韓信對自己的信任,將其騙入宮中抓捕,後來被殺掉。這是成語的後半部分“敗也蕭何”的由來。

兩部分加起來就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是民間對西漢建國功臣韓信一生的經典概括,表示不論是成功還是敗亡都是由於同一個人。

韓信是中國歷史上很有魅力和影響力的人物,關於他的成語或者說典故有很多,比如: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功高震主、胯下之辱、十面埋伏、多多益善等等很多。


大白愛讀書

韓信經蕭何舉薦被劉邦任為大將軍,為漢朝的建立立下很大功勞,漢朝建立後被封為楚王。晚年的劉邦最怕在自己百年之後,政權旁落他人,為了劉姓政權的長治久安,必須剷除隱患。他認為在諸位將領中,功勞最大、才能最強、威望最高的功臣,就是最危險的敵人。因此,韓信首當其衝。可是,除掉韓信談何容易!劉邦明白就是自己出馬也未必能取勝,其他諸將更不是韓信的對手。   劉邦先是用計生擒了韓信。此時的韓信才明白過來,感嘆地說:“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劉邦將韓信押回京城後,念其功高且又無罪證,又赦免了韓信,改封淮陰侯。




心淚殘痕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是一句諺語,它是民間對西漢的建國功臣韓信一生的經典概括。

不是說的是蕭何嗎?怎麼成了是對韓信一生的經典概括了呢?不要著急,現在就隨有書君來一探究竟。



一、 成也蕭何


成也蕭何,是從“蕭何月下追韓信”而來。


秦末漢初時,韓信還是一個不起眼的人。他投奔項羽,參加反秦,並且向項羽提出了一些作戰建議,但是他的建議一個都沒有被採納。苦悶的他覺得自己的才能無法施展,於是就又改投劉邦。


一開始,劉邦也是沒有重用他,只是讓他當了一個小軍官。但是命運多舛的他又因為一次犯了軍法,差點受刑處死。還好當時沒有處死他,只是讓他充當了一名管理糧草的小官。


一次偶然的機會,韓信遇上了蕭何,終於迎來了他人生中的伯樂。蕭何與韓信一席長談後,對韓信是非常的欽佩,認為韓信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軍事天才。於是蕭何打算把韓信推薦給劉邦。


看來韓信的春天來了,可是蕭何正準備推薦時,韓信卻跑了。原來是,劉邦的部下多是徐州一帶的人。當時劉邦被封為漢王,封地在漢中,漢中所處的地方偏僻,很難發展,所以劉邦的部下因想家而紛紛地逃走。韓信覺得劉邦沒有重用自己的意思,也捲起衣卷跟著跑了。


蕭何知道韓信逃跑的消息非常著急,他跳上戰馬,連夜把韓信追了回來。這就是有名的蕭何月下追韓信。蕭何追回韓信後,向劉邦舉薦他。



蕭何詳細地向劉邦介紹了韓信的情況,並強調他具有傑出的軍事才能。如果劉邦想要奪取天下,韓信絕對是他得力的助手。


果不其然,在韓信被劉邦拜為大將軍後,韓信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軍事才能,為劉邦一統天下、建立漢朝立下了赫赫戰功。


韓信能有這樣的風光,是蕭何成就了他。


二、 敗也蕭何


韓信的赫赫戰功,讓當了皇帝后的劉邦感到了威脅。他開始對韓信不放心了,於是他解除了韓信的兵權,由“齊王”改封為“楚王”。後又因有人告發韓信謀反,於是劉邦又將韓信逮捕,到了洛陽時,赦免了韓信的罪過,改封為 “淮陰侯”。


之後韓信知道劉邦畏忌自己的才能,常常稱病不參加朝見和侍行。他閒居在長安,經常因自己的抱負志向不能施展而憂鬱苦悶。後來他夥同陳豨準備謀反,他告訴陳豨只管起兵,他在京城協助陳豨。


漢十年,陳豨謀反。劉邦親自率領兵馬前往,韓信託病沒有隨從。他在家和家臣商量,夜裡假傳詔書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隸,打算髮動他們去襲擊呂后和太子。在部署完畢,等待著陳豨的消息時。


韓信的一位家臣得罪了韓信,韓信把他囚禁起來,打算殺掉他。家臣的弟弟上書告變,向呂后告發了韓信準備反叛的情況。呂后打算把韓信召來,又怕他不肯來,就和蕭何謀劃。


謀劃的結果是,讓通報的人謊稱陳豨已被俘獲處死,列侯群臣都前來祝賀。而蕭何背後又跟韓信說:“即使有病,也要強打精神進宮祝賀吧。”韓信沒有辦法只能進宮了。進宮後,呂后命令武士把韓信捆起來,在長樂宮的鐘室殺掉了他。



韓信的死最終是因為蕭何的計策,這也就是敗也蕭何。


後人根據這段歷史,引出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一成語來,它比喻事情的成敗或好壞都是由於同一個人。



有書共讀

這件事情實際上跟韓信有關,有人說這明顯就是說蕭何的事情怎麼會和韓信有關係呢?

這句話應該這麼理解,我們都知道,蕭何月下追韓信,如果沒有這個知己,韓信是不可能得到劉邦重用的,而沒有得到劉邦重用的韓信將一文不值,天下有識之士多了天下英雄也多了,天下有才能的人也多了,為什麼獨你一份韓信能夠打服半個中國,如果劉邦不給你這個舞臺,你能幹什麼?你頂多就會像在項羽的那段時間一樣,碌碌無為,最後憂鬱而終,從這一點上來講,韓信的成功離不開蕭何,沒有蕭何月下追韓信,就沒有後來的國士無雙。

話說到這裡,我相信大家對於蕭何這個人有了一個定義,他是誰?他就是劉邦的臣子,而且至死不渝,死心塌地的替劉邦集團辦事,當你能夠幫助劉邦,幫他謀取天下的時候,他會笑臉相迎,甚至於你結為知己,(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但是,一旦的權利威脅到劉邦了,他就立刻視你為敵人,不惜用這種下作的手段置你於死地,物以類聚啊,我們一直說劉邦是個無賴,實際上,蕭何也是同樣的品性,甚至跟劉邦一起起家的發小就是整天在街頭插科打諢的小混混,時機成熟,因為他們有著異於常人的戰略目光,坐上了天下的寶座。但是當這個集團抱成一團,互相取暖,享受這一切的時候,突然發現有人能夠威脅到他們,他們一起狼狽為奸,或者說用各種乾的手段置於死地。這一點不是什麼新鮮的事情。

韓信的這件事告訴我們。當那個人對你好的時候,你最好能夠搞得清楚這個人動機究竟是什麼,搞不清楚動機最後你被別人給賣了你都還替別人數錢呢。

事實上當時我曾經看過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劉邦給了底下那麼多臣子,那麼多封賞就唯獨不給蕭何呢?提都沒提他。

事實上,兩個人穿一條褲子都嫌肥,劉邦把天下都交給蕭何去管了,相當於半個天下的稅負,隨便蕭何吃喝用度,蕭何還需要做什麼?他只需要做到兩點,第一,你要成為劉邦心目中最放心的那個人就是兩者之間有共同的利益目的,遇到什麼事情能夠想到一塊兒去,這樣的話,劉邦才能放心的將天下交給蕭何,第二,無論主子做什麼,你都必須跟著一起做,哪怕是錯的,你也得跟著走,這就有點兒走狗的屬性。

所以我們一直說蕭何這個人智有餘而仁不足,這個人智商足夠,能夠管理整個天下,但是別跟他講什麼仁義道德,他只知道怎麼替劉邦負責不是替你這個朋友負責。


漩渦鳴人yy



歷史上有個著名典故,叫“蕭何月下追韓信”。劉邦是一個小小亭長,身邊一堆偷雞摸狗的狐群狗友,他本人基本也可以算個市井無賴,後來成為威凜天下的大漢朝的開創之君,靠的就是三個人:張良、韓信、蕭何。也就是史稱漢初三傑的這三人。

張良善於戰略謀劃,有治國安邦之才;韓信長於軍事,有百戰百勝之威;蕭何有善於發現人才,處理政務之能。這三人各有其才,湊到一起,加上善於團結人才、駕馭將帥、臉厚心黑的劉邦,就是一個煌煌的大漢天下。

韓信落魄的時候,就一窮酸屌絲,父母早喪,兄嫂無情,混口冷饅頭,還靠靠幫人洗衣的大娘接濟。偏偏其心比天高,命比紙薄,還胸懷大志,成天穿件破衣服,掛把爛銅劍,裝模作樣、招搖過市。這類人在古代那種保守社會,是毫無地位而且鬼厭神嗔的。農耕社會最反感的就是讀過幾本書,沒有考上學還好吃懶做的。剛好他就是這類人,以至於一個屠戶都敢欺辱他:“你說你又不敢殺人,天天掛個破銅片嚇唬誰?來來來,有本事把我殺了,沒本事就鑽我褲襠”,韓信不敢殺,也就只好灰溜溜的鑽襠而過



總之,當時的境遇比劉邦當年還差之甚遠。好不容易參加了項梁領導的起義軍,卻一直未能出頭,熬到項梁死了跟了豪氣沖天的項羽,項羽打仗憑的就是勇武不要命,對那些謀啊策呀的甚是鄙夷不屑。韓信混了箇中軍大帳站崗的位置,難遂壯志,便改投劉邦。既無資歷,又無軍功,且無背景,劉邦也不太看的上,隨便支了個糧官職位。好在負責後勤糧草的蕭何發現了這個大才,才準備向劉邦推薦,韓信卻熬不住跑了,蕭何來不及稟報劉邦便顧不得違反軍紀私離軍營上演了千古名劇“蕭何月下追韓信”。

這就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典故由來。


謝金澎

“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劉邦
智有餘而仁不足——羽評歷史

蕭何的治國才能是很少有人能與他相提並論的,“蕭規曹隨”就是最好的證明。蕭何的接任者曹參在傢什麼也不做,治國理政的政策一字不落的採用蕭何制定的政策,國家經濟照樣迅速發展,所以我認為蕭何的智慧是有餘的。


(蕭何月下追韓信)

那麼“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又是怎麼一回事?

上面提到了蕭何智有餘,也就是“蕭何月下追韓信”,正是他善於發現人才。韓信才投靠劉邦後只做了個小小的倉管員,一氣之下逃走了,蕭何得知後,馬上騎馬去追韓信,要知道此時的蕭何已經上了年紀了,足足追了三天兩夜才把韓信追回來。

(蕭何劇照)

劉邦得知後說:“蕭何,你那麼多逃跑的將軍不去追,為何追一個小小的倉管員?”

蕭何:“漢王你趕緊拜韓信為將軍,不然他還會跑。”

劉邦:“為何要拜他為將軍”?

蕭何:“漢王如果只想做漢王,那可以不用韓信,但是如果漢王想奪得天下,韓信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劉邦:“那就拜他為將軍!”

蕭何:“不行,要封大將軍!而且還要選擇吉日,漢王精心打扮一番,顯示出您對他的重視。”

這就是“成也蕭何”的由來,因為蕭何的極力推薦,韓信才有了帶兵的機會,開始走向人生的巔峰。


劉邦在統一天下後,建立了漢王朝,但是很多異姓諸侯王卻讓他提心吊膽,但是又沒有辦法,呂后這些也都看在心裡,相比劉邦,我覺得呂后更想殺韓信,在劉邦攻打匈奴的時候,呂雉決定對韓信下手,決定把韓信召進宮,又怕韓信不答應,就找來蕭何,蕭何計策,假裝有人從劉邦那邊過來,說陳豨造反被殺,朝中大臣都前來祝賀,自己親自去請韓信,韓信竟然毫無防備的就去了,也正因為如此才被誅滅三族,所以說“敗也蕭何”,

(韓信劇照)

蕭何確實仁義不足,很大程度上蕭何自己本身是不相信韓信會造反的,但是為了個人得失,最終也害了韓信。這其中也離不開韓信後期囂張跋扈的原因。


羽評歷史

現在人們常用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來形容事情的成敗都源於同一人,這個典故來歷的主角是兩個人,韓信和蕭何,當初韓信是受蕭何舉薦拜將,最後也是因為蕭何的計謀而亡,這就是這個典故的出處。

當時韓信自覺一身本領,先在項羽軍營中任職,因多次獻計項羽均未採納,之後轉到漢營,起初韓信在漢營並沒有得到重用,只是做了一個倉庫的小官,因為韓信沒有戰績,之後韓信準備在一個晚上離開漢營,被蕭何知道後,追了回來,這也是蕭何月下追韓信的典故。

蕭何追回韓信後,向劉邦舉薦了韓信,之後劉邦拜韓信為將,這其中還有一個韓信點兵的典故,為漢朝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可以說漢朝之所以可以成立,韓信功不可沒。

之後劉邦建國後,為了政權的穩固,誅殺了很多異姓王,韓信就是當時最有威脅的異姓王楚王,於是劉邦用計生擒了韓信,汙衊他謀反,將他押至京城,之後關入大牢,然後又念其功高赦免了,改封淮陰侯。其實是剝奪了他的兵權,但即使這樣,韓信的聲望依然很大。

漢高祖十年異姓王陳稀謀反,當時與韓信書信來往頻繁,當時韓信估計有謀反的念頭,但太過於隱忍,當時劉邦御駕親征攻打陳稀,有人向呂后告密稱韓信準備謀反,於是想把韓信召進宮來殺了韓信,但怕生疑於是同蕭何商議,蕭何設計以慶賀平叛勝利為理由,騙韓信進宮,和呂后一道將韓信殺於長樂宮。

當時的信息不流暢,韓信還以為陳稀真的被劉邦打敗了,至此之後民間有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說法。有人總結了韓信的一生,說他是成敗一知己,生死兩婦人,知己當然是蕭何,兩婦人是指漂母和呂后,韓信小時候學做姜太公,經常去垂釣,孤家一人沒有親人,一婦人經常接濟他,這個漂母指的就是她。


陳年文字

韓信是漢初三傑之一(另二傑張良與蕭何)。早年窮困潦倒,混吃混渴。曾受街市無賴胯下之辱,生活上還要靠洗衣老婦(漂母)接濟。但其祖上還是有一定身份的,所以韓信總是仗劍而行。韓信素有大志,在項梁,項羽起兵時便投奔了他們,然得不到重用,轉而投奔劉邦。在劉邦處仍得不到重用,有一次違反軍令,差點被砍頭,後被夏候嬰救下。夏候嬰把這事告訴了蕭何,蕭何與韓信談了一次話,認為韓信是當世之奇才,就把他推薦給了劉邦。可是劉邦只給了他一個小官,韓信認為沒什麼前途,就在夜裡不告而別。蕭何聽說韓信走了,非常著急,連夜就去追趕韓信。後來,劉邦對蕭何講,有許多人都逃跑了,你不追,為什麼偏偏把韓信追回來。蕭何講,主公要得天下,非此人不可。劉邦就講,封他一個將軍吧。蕭何講太小,要封他做總司令,統帥三軍。劉邦就依了蕭何,築壇拜將。劉邦在韓信,張良,蕭何等的輔佐下,最終戰勝項羽,建立了漢朝,韓信成為劉邦手下的第一功臣。但後來受人唆使,漸生謀反之心,於是呂后(呂雉,劉邦之妻)便和蕭何密謀,利用韓信對蕭何的信任,將其騙至末央宮,把他殺害。縱觀韓信一生,如果沒有遇到蕭何,就不會有其成就,最後就沒有殺身之禍。此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之始未。


陶田福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句話與兩位歷史人物有關,分別是蕭何與韓信。

首先來解釋成也蕭何。韓信出身卑微,有大才,但先後投靠項羽和劉邦而得不到重用,在劉邦陣營一段時間後,自覺前途無望,於是選擇逃亡。蕭何暗中關注韓信已久,聽說這件事後,二話不說,騎馬就去追韓信,劉邦聽說後以為蕭何也一起逃亡了。這就是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蕭何追到韓信後,將他帶回,讓劉邦封他為大將,於是才有了後面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背水一戰,替劉邦打下大半個天下,可稱之為兵仙的赫赫戰功。所以,韓信的成功離不開蕭何。

再來解釋一下敗也蕭何。劉邦取得天下後,大肆屠殺異姓王和功臣宿將,韓信雖無反心,但因其超強戰鬥力,備受劉邦忌憚,先後被改封,被貶成淮陰侯。

即使如此,劉邦,呂后也不放心。為斬草除根,呂后與蕭何商議,騙韓信到長樂宮,將其斬殺。可憐英雄落幕,為其掘墓的也是令他終生感激的人。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透露出多少悲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