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任3》:故事和電影已經不重要了,看完以後打的電話才重要

《前任3》:故事和電影已經不重要了,看完以後打的電話才重要

把時鐘撥回到一個月前。

如果那時有人告訴你,有一部由韓庚和鄭凱主演的國產愛情喜劇能在票房上完爆《芳華》,你敢信麼?

《前任3》:故事和電影已經不重要了,看完以後打的電話才重要

對,我要說的就是《前任3:再見前任》

△ 《前任》勝出

任何人都不想輸給前任,馮小剛肯定更不想。

但事實是,自上映以來,《前任3》的票房節節攀升,目前已破14億,完爆《芳華》。

《前任3》:故事和電影已經不重要了,看完以後打的電話才重要

殘酷的現實就這樣擺在了馮導面前。不過我相信,馮導一定會對此報以輕蔑的微笑。自從告別了逗人一樂的賀歲片,深受人民群眾喜愛的“老炮兒”愈發感受到探索藝術深度、品味人生厚度的樂趣。

《夜宴》《集結號》《一九四二》……一部接一部,“大師癮”發作的馮導似乎已經脫離了低級趣味,而《芳華》再一次向我們證明了他的野心——既有情懷打底又有人性拷問,若要為2017年最佳國產電影排個座次,《芳華》是無論如何不該缺席的。

與之相比,《前任3》在藝術價值上顯然遜色一籌。

《前任3》:故事和電影已經不重要了,看完以後打的電話才重要

電影《芳華》劇照

有同感的可不止馮導。對於《前任3》,不買賬的影迷大有人在。

平心而論,給《前任3》挑刺再容易不過了。據說,《前任3》的一大罪狀是“三觀不正”。“女人黃金期只有幾年”、“給女人花錢的男人不一定愛她,但不花錢的男人一定不愛她”等臺詞被視為鐵證,用來證明該電影主創是直男癌本癌。

至於電影中,年輕人們動不動就開趴體、出國豪華遊......嗯......習慣就好。

《前任3》:故事和電影已經不重要了,看完以後打的電話才重要

但是,不知那些把《前任3》批得體無完膚的朋友,是否曾經靜下心來仔細思考一下這部電影能夠賺得盆滿缽滿的原因呢?

△ 《前任3》的爆款潛質

有人說,《前任3》的紅火,得益於“誰還沒有個前任”。這句帶有明顯嘲諷色彩的評語,恰恰點出了問題的實質。

男女主角的故事,在無形中觸到了無數都市男女內心最柔軟的地方:一心撲在工作上卻忽略了戀人感受的孟雲,深愛男友卻因為其事業成功而失去安全感的林佳,就像身邊觸手可及的普通人。他們未能處理好的感情問題,坐在熒幕前的我們也未必有更優解。

《前任3》:故事和電影已經不重要了,看完以後打的電話才重要

電影中的男女主角 林佳與孟雲

有意思的是,不少影評人不約而同地表示,《前任3》十分平庸,戲劇手段也單一,是一部會讓自己睡著的電影。

這恰恰說明,在中國電影市場裡頭(或許不止是電影市場),精英與大眾在審美口味上的差異和分裂正在不斷增大。在失去共同語境的背景下,兩者甚至很難有溝通和交流的機會。

《前任3》:故事和電影已經不重要了,看完以後打的電話才重要

《前任3》導演田羽生

單看對女主角林佳的評價,就很值得玩味。

在秉持現代思維模式的知識分子和新女性看來,她最終接受“備胎”,安心相夫教子的結局是不能接受的,這是一種對“青春是女性唯一的籌碼,女性該用短暫的青春來換取一世幸福”的“錯誤三觀”的妥協。

而《前任3》的高票房也說明對此並不反感者不在少數,只不過他們並未奮筆疾書、大聲疾呼罷了。

可人生的選擇本就豐富多彩,在反抗某種世俗觀念的同時,又將自己隔絕於大眾之外,結果只能是自娛自樂、孤芳自賞。

如何嘗試著去理解《前任3》所代表的大眾審美,也許是以精英自詡的知識分子,亟需補上的一課。

《前任3》:故事和電影已經不重要了,看完以後打的電話才重要

如何讓電影的敘事風格更為觀眾接受和喜愛,曾為我們帶來過《甲方乙方》《不見不散》的馮導應該很有發言權。

比《前任3》高大上不止一個檔次的《芳華》,經過馮導和嚴歌苓的妙手調校,從一個冰冷至極、對世界充滿絕望的悲情故事轉化成了洋溢著青春氣息、播撒著懷舊情懷的暖心故事。

就算如此,《芳華》和《前任3》,哪個更貼近現代都市生活?哪個更能引起年輕白領們——現今電影市場上的消費主力——的共鳴?因此,《前任3》在票房上完爆《芳華》,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了。

《前任3》:故事和電影已經不重要了,看完以後打的電話才重要

△ 自說自話的精英審美和大眾口味

大可不必因此而感嘆大眾的庸常,文藝領域既繼續《芳華》,也需要《前任3》,誰也不應該被另一個徹底取代。何況,《芳華》和《前任3》,構不成中國電影市場上的兩極。

不管怎麼說,孟雲總算不是地主的兒子,林佳總算不是總裁的千金。他們的分手,不是因為小三,也不是因為墮胎,更不是因為絕症。就衝這一點,《前任3》在一眾國產喜劇中,已是大熊貓般的存在了。

連將通俗的、商業的中國電影穩定在水準線上也成了一種奢望,這才是最讓人頭疼的問題。

不出意外的話,《前任3》的走紅,很有可能會帶來一波“前任”(前妻、前夫)熱。多年前,一部同樣在藝術上不完美的《致青春》掀起了青春電影狂潮。經過一輪又一輪的複製、黏貼,這些青春電影終究不可避免地走上了灑狗血的不歸路。

效仿《前任3》?只怕史詩級爛片正在路上,到那時,也許會有人唸叨起《前任3》的好來。

《前任3》:故事和電影已經不重要了,看完以後打的電話才重要

《前任3》致敬《大話西遊》的部分戳中了大多數人的淚點

對了,被《前任3》完爆的可不止是《芳華》。在北美堪稱金字招牌的《星球大戰》,在它面前同樣不堪一擊。大眾的力量,可見一斑。據說有人統計,60%《前任3》的觀眾學歷在本科以下。真假無從得知,但鄙視大眾,難道不是無聊透頂的行為?

土得掉渣的《平凡的世界》,至今仍是大學生最愛閱讀的小說;而那位力求詩作通俗易懂的白樂天,也全不是《妖貓傳》裡的浮誇模樣。

在《前任3》的結尾,時間回到6年前,孟雲和林佳在路口道別,深情擁抱。一個簡單的轉身,朝不同的方向走去,預示著他們的命運。

《前任3》:故事和電影已經不重要了,看完以後打的電話才重要

電影裡,孟雲和林佳因為各自的倔強,終究錯過。

不溝通,是他們感情的致命傷。

他們的分離,會是當下中國文化市場的隱喻嗎?

在這個落下一塊磚砸倒一片文藝青年的時代,精英的藝術敘事模式與大眾審美口味的距離會不會越來越遠?

但願只是我杞人憂天。

• end •


觀點流

有價值的觀點在流動中聚合

觀點 · 聚合 · 價值

主編 | 劉 昆

副主編 | 龔孟關

撰文 | 李勤餘

※本號內容專屬於光明日報 · 觀瀾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