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在現實中尋找尊嚴 在現實主義中尋找溫度

一部電影還沒上映,卻迎來幾乎零差評;在上海電影節的首次放映,更是引得觀眾紛紛飆淚——這就是甯浩與徐崢第五次聯手的電影《我不是藥神》。原以為甯浩與徐崢還會拍部“藥囧”一樣的喜劇片,卻沒想到導演文牧野讓《我不是藥神》的風格走向了直擊現實、笑中有淚,成為近年來難得的一部優秀的現實主義題材影片。

《我不是藥神》在現實中尋找尊嚴 在現實主義中尋找溫度

前晚,《我不是藥神》舉行首映式,甯浩、徐崢、文牧野,攜主演週一圍、王傳君、譚卓、章宇、王硯輝、王佳佳、葦青、朱耕佑等悉數亮相,嘉賓黃曉明、劉曉慶等也前來助陣並對影片盛讚,電影原型人物陸勇也來到了首映式。《我不是藥神》讓人們看到,中國導演有時所謂的“現實題材不能碰”,其實是功力和誠意的不足。一部假大空的武俠魔幻鉅製,遠遠比不上一部言之有物的現實題材對於人心和人性的觸動。中國電影在製造了太多的娛樂商品之後,終於有這樣的電影能夠助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前行。

《我不是藥神》在現實中尋找尊嚴 在現實主義中尋找溫度

徐崢與陸勇

“英雄的部分屬於您”

《我不是藥神》是導演文牧野的首部電影長片,將於本週五以IMAX、中國巨幕等多種制式上映。作為“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的作品,能贏得甯浩與徐崢的青睞,證明兩人眼光不俗,文牧野的才氣更是令人欣喜。

影片聚焦因“吃不起藥”而展開的故事,展現了在關照普通的白血病患者遭遇了“窮病”、無錢買藥時,“法理”和“情理”的巨大矛盾。與人們臆想中帶著黑色幽默的“藥囧”不同,這部影片其實是一部極其貼近生活的飆淚之作。隨著情節的推進,絕望和希望一直在勢均力敵地並行,讓人感受到生命在貧窮和疾病之間翻滾煎熬時的疼痛。

據悉,影片的創作初衷基於真實的故事,之後又進行了藝術加工。主人公原型叫陸勇,來自江蘇無錫,他是一名白血病患者,也是一位企業家,他曾被許許多多的白血病患者稱為“藥神”。2002年,陸勇被查出患有白血病,為自己,也幫助病友,他開始從印度購買藥物。2014年因涉嫌販賣“假藥”,被警方帶走。之後千餘名白血病病友簽名為陸勇求情,最終法院對這起案件“撤回起訴”。陸勇免去了一場牢獄之災。

在陸勇的倡議下,由片方以及主創人員籌集,捐贈200萬元人民幣給白血病患者。徐崢也在現場向陸勇表示了敬意:“如果說這個人物身上有不好的地方,那都屬於我,英雄的部分全都屬於您。”

《我不是藥神》的現實意義還體現在它成為時代發展的見證者。正如影片結尾,徐崢飾演的程勇所感嘆:“我相信今後會越來越好的。”影片現實主義的筆調,更是記錄著社會的進步。文牧野說:“生的信念會給人飽滿的力量,電影傳遞出來的應該是相信世界的希望。你怎麼善待時代,時代一定會善待你。”

《我不是藥神》在現實中尋找尊嚴 在現實主義中尋找溫度

把人性靈魂和社會性融入電影

《我不是藥神》6月30日開啟全國分時段超前點映,收穫票務平臺評分9.7分的絕佳成績。兩天累計預售超5500萬,觀影人次破150萬。

《我不是藥神》以現實主義筆觸,生動刻畫了有血有肉的草根群像,對於首次執導電影長片的文牧野,影迷大加讚譽:“拍得隱忍又剋制,卻又有千鈞之勢,強烈的人文關懷讓影片有著堅韌的骨骼和蓬勃的力量。”

文牧野表示:“我認為笑與淚是打開觀眾心門的鑰匙。除了娛樂性,影片應該融入人性靈魂和社會性。”對於每個角色喜感又不失深度的人格呈現,文牧野說:“除了娛樂性的性格鋪陳,《我不是藥神》最難的是生態描寫,需要不同的角色打開這個生態,所以你會看到一眾人物,每個人都會在其中找到自我。”

回顧《我不是藥神》的誕生,監製甯浩表示:“有一種現實主義和一種人格力量在裡面。我覺得是一個很好的題材和故事。”文牧野出色的現實主義刻畫能力讓甯浩頗為讚賞,並不吝對文牧野的讚美之詞:“他是一個非常清晰自己想要什麼的導演,年輕但已有清楚的審美方式,審美方式和語言都非常突出和完整。”惜才之情溢於言表。

而在表演節奏的調度方面,主演譚卓也感慨文牧野的才華與穩健:“導演特別棒,一個那麼年輕的導演,我們在準備過程中無論對他有什麼提問,以及產生了什麼新的想法,去跟他溝通,他都會有非常確定的答案給你。”

徐崢與文牧野的結緣,同樣源於作品:“有次電影節,我看了文牧野拍的短片,很短的一個作品,但是我覺得很有力量。”而談及加盟監製,並領銜主演,徐崢表示:“對的導演、對的年輕人,他做的這個事情需要被大眾更全面地、更有影響力地去認知到。”

由於影片在“歡樂消愁”之外的類型突破,徐崢力薦《我不是藥神》:“我們知道中國電影需要這樣的類型、需要這樣的故事,可以感染到所有普通人的這種電影。所以在這一點上,我們願意為這部電影保駕護航。”

徐崢的表演也得到觀眾的盛讚,對此,徐崢表示,讀劇本時即被角色魅力吸引,努力為觀眾呈現一個“大家都沒見過的徐崢”。對於徐崢扮演的程勇這個角色,導演文牧野設定其為“爛人”,並透露徐崢在影片中有130餘場高強度戲份。徐崢說:“這個角色最打動我的就是他內心的轉變,一開始是想自救、想賺錢,在過程中見證到了生命的脆弱,觸動了作為人的悲憫之心,主動站了出來。”

徐崢扮演這個角色“感覺自己像一個小孩子重新回到片場”,貢獻了以往影片中少見的剛性表演,同時突破了自己哭戲的瓶頸,演繹出大家從沒有看過的另一面。在拍攝一場重情感戲份時,主創們都在場以擁抱安慰,陪伴哭戲中的徐崢直到凌晨5點拍攝完成。徐崢說:“我很幸運,一起工作的是一幫真正的演員。”

甯浩表示:“從第一次看到文牧野導演,這個劇本和故事,到今天見證了完整的電影,能夠有這麼好的質量呈現,還有這麼多的觀眾認同,我非常欣慰高興。”

《我不是藥神》在現實中尋找尊嚴 在現實主義中尋找溫度

有尊嚴有溫度的現實主義電影

《我不是藥神》的堅挺口碑,源自感人至深的正能量:117分鐘笑淚與共的觀影體驗,讓觀眾在草根群像的故事之中一同成長,看到了人性的光芒,也更看到了時代的進步。網友熱議:“這是一部真正有尊嚴有溫度的電影,從導演到演員都流露出創作上的成熟和自信。在保證足夠娛樂觀賞性的同時,關注著醫藥問題的社會意義,法理與人情在人性的善意中昇華。”

《我不是藥神》突破國產片類型的努力,讓觀眾在感受到《我不是藥神》人性力量的同時,深入地思考種種現實中的矛盾與困境。正如他們所評價的:“這部片子是現在國產片中幾乎從未見過的類型,讓你笑到極致、痛到極致、邪到極致,也正到極致。中國電影能從這樣的角度去呈現和記錄社會的進步,本身就是一次偉大的進步。”

甯浩說:“小時候聽趙傳的歌,有一句歌詞是‘生活的壓力和生命的尊嚴,哪一個重要’。《我不是藥神》就是一部事關生命尊嚴的電影。它是有力量的,有人物的,非常動人,有尊嚴的電影,它也做到了有尊嚴。”

中國一直缺少像韓國《熔爐》《素媛》那樣從真實生活的土壤中汲取創作靈感的電影,而《我不是藥神》則打破了中國電影的那層虛假做作的面孔,讓人們看到了苦難中裸露的難以治癒的傷口,就像是王傳君扮演的白血病人在清理創口時,發出的毛骨悚然的慘叫。那無法抑制的疼痛讓一個人的聲音完全變形,正如疾病可以讓一個人的尊嚴徹底消失。

《我不是藥神》讓人們看到,中國導演有時所謂的“現實題材不能碰”,其實是功力和誠意的不足。一部假大空的武俠魔幻鉅製,遠遠比不上一部言之有物的現實題材對於人心和人性的觸動。中國在產生了太多的娛樂商品之後,終於有這樣的電影能夠助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前行。

徐崢說:“透過人性當中小小善意的光芒,越放越大,這種慈悲心足以感動所有人。看到整個時代和國家的發展,真的特別好,我為我們參加這樣的一個電影拍攝而感到自豪。”文牧野也表示:“真正溫暖的題材,我會一直走下去。”

劇情簡介

“勇哥”本來主要賣印度神油保健品,機緣湊巧下為了幫慢粒白血病人,從印度帶回了天價藥(格列衛)的仿製藥並私自販賣,引起警方調查。後來遇到一些變故後,從自私走向無私,決定以虧本價格賣給病人,贏得了病人們的擁戴。

供圖/視覺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