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里誰最老謀深算?

《雍正王朝》可以稱之為二月河的巔峰之作了。比《康熙王朝》穩重,比《乾隆王朝》積極。

我們看一下在《雍正王朝》中,能謀能算的人比比皆是。個人認為最老謀深算的人是鄔思道,可謂算無遺策,最後還能功成身退。畢竟他就是謀士出身,老謀深算這是基本職業技能。他不是最,其他人都不好叫最。但在不同層面,還有不同層面的老謀深算。

《雍正王朝》裡誰最老謀深算?

從帝王角度而言,康熙晚年為了立儲的事情,真是耗費心血。但是在那樣不利的情況下,通過兩次廢立太子,把兒子們臣子們玩得團團轉。不表態,暗中考察皇子,確定是雍正後,故意把一干能臣幹吏罷的罷,關的關,保護起來,留給雍正登基後起用。另外怕隆科多矯詔,下了雙份旨意給隆科多。這些都足見康熙的老謀深算。

《雍正王朝》裡誰最老謀深算?

但在皇帝中,有一個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人,這個人就是弘曆,後來的乾隆。他沒有得到皇位前,他裝作只一心做皇帝的臣子,想雍正之想,急雍正之急。卻還處處不行物色地籠絡人心。得罪文人,他不出頭,讓劉墨林去頂缸。遇到弘時要害他,他卻在那裝傻白甜裝無辜。所以弘曆雖然年輕,但心計之深甚至超過康熙。(插一個:還有個聰明人弘晝,搞了一個活出喪,但這隻能說明他聰明,他對皇位無意圖,他一心明哲保身。並不能說他老謀深算。)

《雍正王朝》裡誰最老謀深算?

從臣子的角度,佟國維,張廷玉,馬齊。這三人都是人精,都老謀深算。能夠服侍康熙這麼個人精這麼多年,面對紛亂的政局,個個都屹立不倒,不是人精是什麼?只是各自情況不同,所以表現也不同。先說佟國維,從早年康熙就喜歡搞兩黨互掐,自己漁翁得利。到了晚年佟國維一不小心把自己搞成了佟半朝。這也就到了自己最危險的時刻了。佟家三世可能在他這裡徹底交代了。但是佟國維什麼人,四爺八爺兩頭押注。明押八爺,暗地裡讓隆科多押四爺。結果自己倒臺了,但是佟家仍在朝堂屹立不倒。

《雍正王朝》裡誰最老謀深算?

再說張廷玉,張廷玉作為一個純正的靠科舉進身的漢人,在這個滿人政權裡,是隻能稱臣的人。所以他除了所謂兩袖清風讓人無法抓到自己把柄外,把眼珠子緊盯皇帝。我只效忠皇帝。現在的以及將來的。這讓康熙很是放心,後來又得雍正重用。他和鄔思道一樣,時刻洞悉了康熙的心思。所以才有了滿朝堂皆舉八爺,而他獨保廢太子。因為他和鄔思道一樣猜到了康熙的心思。

《雍正王朝》裡誰最老謀深算?

再說馬齊,比起那兩位,馬齊就是個悶頭幹活,老大說啥就是啥的人。但實際上並不那麼簡單。馬齊全名叫“富察•馬齊”,是正兒八經的鑲黃旗人。他後來還有一個身份,就是乾隆最愛的富察皇后(孝賢純皇后)的伯父。整部《雍正王朝》裡並沒著重表現過馬齊。但有一幕大家應該記得。就是雍正把太子和幾位阿哥請到潛邸吃飯,按說兄弟們吃飯,但唯獨請了馬齊。燒《百官行述》這樣的大事,只有一個朝臣在場,那就是馬齊。這說明馬齊是太子和四爺,八爺都認可的人,請他來無非是做個證人而已。但這個證就作得比較有水平了。因為不是鄔先生故意捅破太子信,康熙也不知道這事。所以本來各方都希望通過馬齊把事情捅給康熙,結果人家馬齊來個既聾又啞還瞎。這稀泥和得都不像個滿人。

《雍正王朝》裡誰最老謀深算?

其實連有些小角色也可以理解為滿滿的謀略過人。關鍵他們沒有算計別人的資本,最後只能是被別人算計了。他們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認清形勢,做個聽話,讓人放心的人。

文/炒米視角

《雍正王朝》裡誰最老謀深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