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里康熙什麼時候決定傳位給雍正四爺的?

文/炒米視角

按照《雍正王朝》的邏輯,康熙應該是在胤禛領受“追比戶部欠款”差事,康熙說要培養胤禛做一個真正的孤臣開始,重視並考察胤禛的;在“死鷹事件”之後,康熙自知自己將不久於人世,這個時候才下定決心傳位給胤禛的。

《雍正王朝》裡康熙什麼時候決定傳位給雍正四爺的?

如果《雍正王朝》有前傳,那胤禛在前傳裡,幾乎在諸皇子中,是可以被忽略的角色。因為康熙優秀的皇子實在太多。胤禛讀書不行,打仗不行。脾氣不好,又急又臭。康熙第一次征伐噶爾丹歸來,好幾個晚生的皇子都被封了郡王,而胤禛仍然只是個貝勒而已。大臣們勸康熙,這不符合禮制。而康熙一副無所謂的態度。胤禛自己也不來討賞。所前半截胤禛活得像空氣。

實際上直到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之前,其他阿哥們都學會了邀寵,而唯獨胤禛仍然我行我素的時候,才引起了康熙的關注。

《雍正王朝》裡康熙什麼時候決定傳位給雍正四爺的?

而在電視劇《雍正王朝》裡,恰恰就是黃河氾濫這件事情開始,胤禛冷靜而周全的處事能力,江南募賑,妥善處理了洪災。才使得康熙眼前一亮。於是康熙立刻啟動了“追比戶部欠款”,這才是重視並考驗胤禛的開始。

所以當胤禛提出要老十三幫忙的時候,康熙斷然拒絕。贏用康熙的話說,”我要培養你做一個真正的孤臣。”到此刻有人說胤禛已經正式進入康熙”選嫡”的視線了。非也!非也!進入康熙視線是對的,但非為“選嫡”視線。因為此刻康熙雖然對胤礽表現出了不滿,但他並未下定決心要廢胤礽。畢竟此時,胤礽沒有太大過錯。而胤禛這個”孤臣”在現階段是為自己培養的,將來是為胤礽培養的。胤礽理政能力不行,但有胤禛這樣一個孤臣幫忙操持著,大清的江山不會垮塌。

《雍正王朝》裡康熙什麼時候決定傳位給雍正四爺的?

然而隨著事情的發展,康熙越來越鬧心,胤礽已經不配做一國儲君了;竟然又冒出胤褆這樣的混賬;還有”假太子手諭”,背後究竟是誰?通過”議立太子人選”,竟然又牽扯出一個巨大的“朋黨”;“九子奪嫡”已經開始徹底白熱化了。

當扳倒了盤根錯節的胤礽(畢竟四十年太子,樹大根深);又一個碩大無朋的“利益集團”突然就橫亙在眼前,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礻我),十四阿哥胤禵。

《雍正王朝》裡康熙什麼時候決定傳位給雍正四爺的?

胤禩在爭,天下人皆知,但江山是絕對不能交到他手裡的,現在燒香的多,日後需要還願的就更多。現在攤子已爛,多虧自己小心維持,交到他手裡怕是要散;而胤禵完全被胤禩所利用,竟然為胤禩討說法。康熙略施小計,便將胤禵和胤禩拆分開了,讓胤禵看清楚胤禩的真面目。

《雍正王朝》裡康熙什麼時候決定傳位給雍正四爺的?

所以當胤禵當上大將軍王后,胤禩又想通過胤禵的手把太子給任伯安的信轉呈皇上。因為胤禩也知道誰交這封信,誰就是廢太子的罪人。而胤禵終於變聰明瞭,他光將信寄過去,卻並無其他隻言片語的奏章。而康熙也很欣慰,說了句,“胤禵也懂得用心思了!”

二廢胤礽之後,康熙突然提出不設太子了。然後由於西北戰事吃緊。康熙這階段,顯得特別恩寵胤禵。但是胤禩看不穿,甚至連胤禛也誤會了,以為把胤禵放出去,就是為了取戰功,然後還有繼位的資本。

所以惱羞成怒的胤禩,幹了件天大的蠢事,那就是“死鷹事件”。但是同時康熙也發現自己將不久人世了,必須要做選擇做安排了。現在回頭一翻誰的考核分最高,胤禛,除了胤禛沒別人了。

《雍正王朝》裡康熙什麼時候決定傳位給雍正四爺的?

但是如何和平過渡,那對胤禛繼位是有好處的,但是眼下形勢並不容樂觀。所以還得委屈下自己和胤禛。不但不追究“死鷹事件”,還對胤禩和胤禵以封賞,穩住他們,而將一干能幹事的,包括胤禛全部降級去職。這是典型的障眼法。而實際背地裡秘密雙旨安排隆科多負責好權力交接時期的京城穩定工作。

《雍正王朝》裡康熙什麼時候決定傳位給雍正四爺的?

作為康熙,他能做的也就這麼多了。一切都已秘密安排好了,單等自己嚥氣了。

而當雍正坐上龍椅的時候,胤禩也好,胤禵也罷,都傻眼了,可是為時晚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