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用「老三樣」治魚病沒效果?

“老三樣”升溫、下鹽、換水,說起簡單,但在實際應用中卻很難把握,尤其對於一些實踐經驗匱乏的養魚新手,運用不當往往加重中病情。那麼為什麼會造成這種尷尬的局面呢?

為什麼用“老三樣”治魚病沒效果?

然而換水在解決水質問題的同時也帶來風險,而且這種隱形的風險是我們無法直觀看到的。一旦新水與老水水質差異過大,那麼新水對病魚的衝擊往往會成為壓垮病魚的最後一根稻草,尤其是長時間不換水的魚缸,魚兒生病後再大量換新水往往會引起很嚴重的後果。所以魚病期間更要遵循換水的幾個原則,僥倖心理不能有,如果因小失大就太不划算了。

而且需要特別說一下的是,很多人喜歡每天換水十分之一,其實這是個很嚴重的誤區,因為這點水量根本起不到控制水質的作用,建議大家一次換水在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之間並有規律的換水,如在治病期間可適量增加,但最好別超過二分之一。

為什麼用“老三樣”治魚病沒效果?

順便提下魚樂寶。魚樂寶算是一種低程度的氧化劑,能快速揮發水中的氯氣,可用於快速困水,應急可用。但不建議長期使用,因為長期使用氧化劑對魚鱗的刺激很大。建議大家正常困水,不需要放其他東西。

關於下鹽,很多魚友一旦發現魚兒生病就喜歡下鹽,不能說不對,但也要看魚兒的病症,一般以下幾種情況可下鹽

1、魚體因撈取或刮蹭引起的外傷或掉鱗;

2、輕微腸炎託便;

3、魚矇眼或體表輕微水黴或潰爛;

4、由於魚體發情期引起的暴躁或新魚適應新環境緩慢 ;

為什麼用“老三樣”治魚病沒效果?

有一部分玩家喜歡長時間下鹽預防疾病,但長期下鹽也是有危害的,一是影響過濾系統,因為鹽對光合菌的影響較大,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菌群活性,二長期下鹽會提高魚對下鹽作用的抗性,等魚兒真的生病就不太好掌握了。

總的來說,老三樣的運用並不是死的,比如魚消化不良的時候,採取升溫即可,至於下鹽和換水其實意義不大。比如發現魚兒呆滯,懶惰,不活躍,食量減少,這時候就該考慮水質敗壞的問題了,換水就是勢在必行的。我們中醫講究對症下藥,治魚病也是如此。

為什麼用“老三樣”治魚病沒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