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三次去藏山,從文化寶藏中找到人生數學題的答案

我做了一個噩夢,夢見自己在上數學課。

很多很多年後,還是聽不得一句話,每每想到,都會被驚醒。“接下來,找一位同學說說這道題的解題思路。”因為接下來的時刻,必是極度窘迫的。同學在下面哈哈大笑,老師也只能無奈地搖搖頭。

今年第三次去藏山,從文化寶藏中找到人生數學題的答案

初二那年彎下身子去撿了一支筆。自此,我再也沒聽懂過數學課。如果沒有數學,人生會不會是另外的一種可能?或者?有沒有想過數學超棒,邏輯滿分的你,會完成很多沒有做到的事情嗎?換一種存在方式,於我們來說並不現實。既然,改變不了自己。那,如果數學可以換一種表達方式呢?換一種樣子,惱人的數學、以及同樣頭疼的物理、邏輯等等,會不會變得可愛?

今年第三次去藏山,從文化寶藏中找到人生數學題的答案

數學問題像是爬山,山頂只有一個。上山的路有很多條,而我只為找到最優雅的一條。

藏山真的是名副其實,置身其中,天地蒼茫,山勢巍峨,樓臺亭閣,用湧泉水,再加上動人悲壯的忠義救孤之故事,這是我的第三次藏山行,想多來此處讓天地之精華告誡我的內心。數學的過程就像爬山,每當我想不明白的時候,便來藏山。

今年第三次去藏山,從文化寶藏中找到人生數學題的答案

“藏孤救孤”體現的是報恩忠義、為國除奸的傳統倫理道德。程嬰、公孫杵臼報的是趙家提攜之恩,報的是知遇之恩,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生死事小,忠義事大,因而不惜殺身成仁,捨生取義。深層次的意義還在於救孤存趙,除暴安良,其悲壯慘烈中,更融匯著中華民族傳承千古的忠與烈,鑄就了華夏兒女堅貞不屈的脊樑。

今年第三次去藏山,從文化寶藏中找到人生數學題的答案

“公為人之友,成人之事,殺已之身,身沒而名不沒,此方之人為立廟貌,其來遠矣,歲歲血祭,遠近歸禱。”今盂縣城還建有大王廟,為藏山別祠,足見民眾對忠義之士及趙氏孤兒的紀念多麼虔誠。

藏山獨特的人文景觀和自然美景,曾引眾多文人墨客為之傾倒,留下數不勝數的詩詞、楹聯、遊記,形成了以《趙氏孤兒》為源、史傳和民間傳說為流的藏山文化,所以我很喜歡來這裡散心,面對這樣的偉績,實在是感慨自己的渺小,為數學煩惱的心思也不復存在。

今年第三次去藏山,從文化寶藏中找到人生數學題的答案

生活中令人頭疼的事情又何止數學呢?每每遇到煩心事,我便隻身一人前往藏山,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心事也不是心事,這裡總有使我安心定神的功效,藏山真是名不虛傳。

今年第三次去藏山,從文化寶藏中找到人生數學題的答案

忠義藏山,藏的是人間忠義,藏的是民族精神,更藏的是人類靈魂。沒有忠義的世界也是註定沒有希望的。願忠義藏山帶給人們更多的精神財富,帶給世界更輝煌的文化寶藏。也願藏山能撫慰你那顆浮躁不安的心,給你帶來重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