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讓貧困羣衆享受發展「紅利」

伊川縣鴉嶺鎮“澳湖一代”種羊養殖扶貧產業園內,正在上班的韓宗義既是“員工”,又是“股東”,除了每月2000元工資,一年還有6000元的入股分紅……

伊川:讓貧困群眾享受發展“紅利”

去年以來,伊川以黨建引領為依託,不斷完善“黨建+扶貧”工作機制,以科技創新為動力,與科研院校合作組建了五家產業發展研發中心,建立完善利益聯結機制,把貧困戶聚集到扶貧產業鏈上,讓貧困群眾充分享受到產業發展“紅利”。

黨建引領注入活力

深化“五星支部”創建,結合村“兩委”換屆選舉及掃黑除惡工作,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解決影響農村發展的深層次問題。

今年3月9日,縣委農村工作暨“五星支部”創建助推脫貧攻堅大會召開,伊川縣1500餘萬元重獎2017年度“五星支部”創建先進農村基層黨組織。

伊川:讓貧困群眾享受發展“紅利”

組織部組織科、黨建辦、駐村辦進行了集中整合,組建了基層黨建辦公室,對599名駐村隊員進行統一培訓管理。圓滿完成村“兩委”換屆選舉工作,選出了一批年輕化支部書記、返鄉創業致富型支部書記,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輸入了新鮮血液。

科技創新促農增收

1月22日,伊川縣高山鎮坡頭村村委會院內,73戶貧困戶喜領合作社年終分紅131900元。這13萬元,是貧困戶用扶貧資金年初入股伊川縣非非農業專業合作社的分紅。

伊川:讓貧困群眾享受發展“紅利”

伊川縣財政列支2000萬元作為研發機構啟動資金,著力建設“兩集群一基地”,推動土地流轉和小額信貸或村引導金物化入股,貧困戶(或農戶)參與生產經營,促進“土地流轉掙租金、入股分紅掙股金、務工就業掙薪金”,帶動4000戶以上貧困戶穩定脫貧。

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集群發展

按照產業扶貧“五個一工程”整體思路,積極對接行業龍頭企業,加快形成“一個龍頭企業帶動一個產業集群”發展格局。

伊川:讓貧困群眾享受發展“紅利”

目前成立135個新型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貧困戶2700餘戶;建成投用170個扶貧就業幫扶基地,帶動貧困戶2800餘戶,其中來料加工扶貧車間25個,安排貧困人口就業800餘人;84個村級光伏扶貧電站和1個產業集聚區屋頂分佈式光伏電站,帶動貧困戶3814戶,戶用分佈式5—7千瓦光伏扶貧電站建成1800餘個;建成一批畜牧龍頭企業,帶動貧困戶4000餘戶,新大牧業家庭農場今年可達百萬頭規模,依託“買樂買”電子商務企業,建成村級電商服務站120個,其中60個貧困村實現了全覆蓋。

培育能人帶領致富

現年54歲的李雪花是鴉嶺鎮王莊村黨支部書記,她任職以來帶領村兩委幹部積極爭取資金,解決了7個自然村群眾地行路難、上學難吃水難等老大難問題。她帶領群眾種植花椒,形成獨居特色地萬畝花椒種植基地,為群眾長期增收打下了堅實基礎。

伊川:讓貧困群眾享受發展“紅利”

伊川積極探索“能人+產業+貧困戶”發展思路,採取“招商引進一批、本地遴選一批、返鄉創業一批”的辦法培育致富帶頭人,下發了《培育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實施方案》,對60名創業致富帶頭人進行了GYB培訓,並頒發了創業致富帶頭人資格證書。

政策引導產業覆蓋

給予每個合作社或帶貧基地50萬元村集體經濟引導金,作為村集體經濟入股,按照6%—7%年利率進行分紅,帶動全縣 2/3 以上行政村實現了產業覆蓋,村集體經濟從去年初 31 個村增長到 176 個村;為每個帶頭人提供40萬元創業貸款,其中10萬元三年期無息貸款;為每戶貧困戶提供5萬元扶貧貸款或10萬元創業貸款,財政全額貼息,參與合作社或帶貧基地發展;對來料加工企業,前三年地方稅收留成部分按50%獎補。

伊川:讓貧困群眾享受發展“紅利”

目前,已成立135個新型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貧困戶2700餘戶。建成投用170個扶貧就業幫扶基地,帶動貧困戶2800餘戶;來料加工項目61個,帶動5500餘人就業。 (全媒體中心 梁文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