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二老」,全身是寶

家有“二老”,全身是寶

他為人和藹,開朗樂觀,既是連隊單邊帶分隊“總教頭”,也是連隊官兵的“知心大哥”,大家都親切的稱他為“老葉”。

家有“二老”,全身是宝

他踏實肯幹,一絲不苟,身為糾察臺分隊長的他,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眼裡都容不下一粒沙,也有一個自己也說不清怎麼來的外號——“老鬼”。

家有“二老”,全身是宝

都江堰虹口,大山深處,雲霧繚繞,西部戰區某團一營二連就駐紮在這重山之間。在這支血液裡流淌著“虹口精神”的老連隊裡,“老鬼”和“老葉”一直是遠近聞名的“傳奇人物”。每每談起這“二老”,連長張新選總是會不由豎起大拇指稱讚,滔滔不絕間絲毫沒有掩飾對“二老”的喜愛。

雖說叫“二老”,但論年齡他們一點也不老。老葉名叫葉忠華,三級軍士長,專業技術和管理能力過硬,是出了名的“兵王”級人物,19年軍旅生涯裡,大部分時間都獻給了大山。“老鬼”名叫徐進高,四級軍士長,不僅能熟練操作各型號電臺裝備,更是對各種通信規則和應用規範爛熟於心。“二老”所帶的兩支分隊,佔了全連人數的四分之三。

家有“二老”,全身是宝

“兩支大分隊交給他們,我是一百個放心。”連裡面有兩位“元老級”人物,讓指導員戴詩華的日常工作省下了不少心。

“老搭檔”:思想防線的“守護者”

“報務是一個非常考驗耐心的專業,心理素質差一點,就很可能發生一些極端情況。”葉忠華回憶道。電子鍵發報、數碼鍵發報、抗干擾收報……報務兵需要極強的心理抗壓能力。帶分隊期間,他遇到了太多太多在機臺上摔鉛筆、摔耳機,甚至嚷嚷著要走的兵。

“記得那年全軍比武,分隊裡有一個叫楊凱的戰士,抄報速度名列前茅,是連隊的‘潛力股’,可就是對報務沒耐心,字跡潦草,還常因為粗心大意犯錯。”雖然楊凱已在數年前滿服役期退伍,可葉忠華至今仍對他記憶猶新。

“作為一名報務員,耐心是必備的基本功!”為了徹底激發這支“潛力股”,葉忠華一邊安撫他的情緒,一邊語重心長地做足思想工作,同時為了磨練他的耐心,葉忠華也提出了接近苛刻的要求:鉛筆沒削好,就讓他重拿一支一刀刀地削;抄報字跡潦草,就讓他在紙上擦了重抄,薄薄的抄報紙,楊凱也數不清在上面擦了寫,寫了擦了多少遍,他的耐心也在這一次次反覆中得到了打磨。最終,楊凱在全軍手鍵拍發比武中取得了第一的好成績,回到連隊,一枚金燦燦的二等功獎章也戴在了他的胸前。

家有“二老”,全身是宝

而身處糾察臺的“老鬼”,也遇到過不少這樣的“問題兵”。糾察臺,顧名思義,就是報務工作的“執法者”,喊話用語是否規範,聯絡程序是否正規,糾察臺的兵,不管是理論知識還是操作方法,都必須比普通報務員懂得更多。“一旦出錯,極有可能就是一個通報,所以在糾察臺容不得一點差錯。”分隊重要,分隊戰士們壓力大,作為分隊長的“二老”也自然成了搭檔,常常帶著分隊戰士們去連隊旁的河邊散步,拉家常,談理想,伴著潺潺流水,戰士們心裡的疙瘩也隨之煙消雲散。

家有“二老”,全身是宝

“老大哥”:身先士卒樹起老兵榜樣

“論兵齡,‘二老’其實在某些地方完全可以做‘甩手掌櫃’。”指導員戴詩華說道,可是無論是在機房,訓練場,甚至是在炊事班,都能看到“二老”的身影。

“作為老兵,要的就是身先士卒做表率。”徐進高回憶起那年冬天的一次天線整治。

“當時下了雨,人井裡全是冰涼刺骨的雨水。”徐進高說道,當時幾個負責下井的骨幹皺起了眉頭,都想著等水退了再下去。

“這水什麼時候能退誰也說不清,如果天線在規定時間內架不好,出了問題誰也負不起責!”徐進高二話沒說,脫下鞋,挽起褲腿就紮了下去,半個小時過去,一個小時過去……分隊戰士不停地勸他上來休息,可任憑他腳上裹滿淤泥,任憑他被雨水凍得瑟瑟發抖,最終,徐進高硬是在井裡待了整整兩個小時,直到天線設備重新恢復正常。

連隊炊事員退伍,炊事班急需人手,老鬼就走下機臺,穿上圍腰,照著手機上的美食軟件當“大廚”;連隊體能基礎差,縱然半月板有傷的老鬼依然帶著體能差的同志衝山頭;連隊洗漱間水管爆裂,比修理工還先出現的,也必定是老鬼。

家有“二老”,全身是宝

“哪裡最髒,哪裡最苦,哪裡最累,哪裡就有兩位老班長。”排長曾誠說道,“以德服人,以理服人,更是以實幹服人,這樣的‘老大哥’,連隊的兵都很服他們。”

“老精神”:紮根深山默默鑄忠誠

“有一年夏天,在一個雷電交加的晚上,暴雨傾盆,機房裡火光四竄,情況十分危急,可這時只有老葉孤身一人前往機房,檢查設備並更換天線,重新讓設備運轉正常。”在中士管由甫的眼裡,自己的師傅葉忠華就是一個“傳奇”一樣的人物,“連隊裡的每一個人都知道他的這段‘光榮事蹟’,卻很少有人是親耳聽到從他自己嘴裡說出來。”

家有“二老”,全身是宝

“紮根深山、甘於寂寞、樂於奉獻、互幫互助、勇爭第一”,或許在大山裡的時間久了,這短短20字的虹口精神就如同血液般灌注進了葉忠華的身體。葉忠華覺得,自己所謂的“豐功偉績”,不過是過眼雲煙。“優秀士兵”“十佳優秀士官”“優秀共產黨員”,19年來他獲得的頭銜數不勝數。和老葉一樣,老鬼的軍旅生涯同樣滿載榮譽,可他們卻很少對自己的榮譽誇誇其談,“我們只是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除了兵齡長一點,跟機臺上坐的每一個報務員沒有任何區別。”

家有“二老”,全身是宝

但是坐在機臺上的每一個分隊戰士都明白,老鬼與老葉的這兩個“老”字,分量有多重。老葉在訓練上對人苛刻,可對自己更加苛刻,初學報務時為了趕上別人,他鉚在機房,每天堅持十餘小時的強化訓練,從普通戰士到領班,再從領班到分隊長,汗水浸壞了多少副耳機,手指上的老繭被磨平了幾次,只有他自己知道。而老鬼原專業是線路維護,轉到報務分隊後,原來的專業知識沒了用武之地,只能加班加點自我施壓,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抄報發報,字典厚的筆記本上,已經被報務專業知識所填滿。

三尺機臺上的“滴滴答”“滴答滴”,雖沒有槍林彈雨般驚心動魄,卻有如千軍萬馬在馳騁衝鋒,不管是老葉還是老鬼,身為“幕後英雄”的報務兵。他們為“保通打贏”四個字付出了無盡的心血和汗水,也用自己的青春書寫著對祖國的忠誠。青山依舊,歲月依然,這大山中的“二老”,如火炬般燃燒著自己的生命,也如無價之寶般熠熠發光。

家有“二老”,全身是宝

本期編審:楊彪

家有“二老”,全身是宝家有“二老”,全身是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