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來人談經驗,一篇嘔心瀝血的裝修避坑指南

以下內容來源於一兜糖家居APP屋主:橘子橘子美滋滋

先甜後苦,先分享一些屋主的勞動成果。

過來人談經驗,一篇嘔心瀝血的裝修避坑指南

過來人談經驗,一篇嘔心瀝血的裝修避坑指南

過來人談經驗,一篇嘔心瀝血的裝修避坑指南

過來人談經驗,一篇嘔心瀝血的裝修避坑指南

過來人談經驗,一篇嘔心瀝血的裝修避坑指南

過來人談經驗,一篇嘔心瀝血的裝修避坑指南

過來人談經驗,一篇嘔心瀝血的裝修避坑指南

過來人談經驗,一篇嘔心瀝血的裝修避坑指南

過來人談經驗,一篇嘔心瀝血的裝修避坑指南

屋主家的裝修過程總體算是比較順利的。從確定裝修到可以住進去,大概花了6個月。在看了無數個集“中式”&“歐式”&“美式”之短而精心remix出的樣板房後,沒敢把房子甩手交給裝修公司。

為此,他們付出代價是:在這小半年中,除春節和元旦外,沒有一個週末不是在工地或各類建材/家裝市場中度過的。也曾被來來回回虐了千千萬萬遍,也有過無數“算了不裝了其實住在毛坯房裡也挺不錯的”或 “我出500誰來把我們的裝修隊長打一頓”之類的心路歷程。總結起來靠的是一種信念,叫“讓蒼天知道我不認輸”。

他們說:“身邊有不少正在或正準備裝修的朋友,趁記憶尚存,分享一些(可能並不對的)經驗,願同小白的你在準備裝修時能稍稍輕鬆一些”。

過來人談經驗,一篇嘔心瀝血的裝修避坑指南

一.裝修入門瞭解一下?

在去年十一月之前,屋主可以說對“裝修”一無所知。當工長頻頻甩出“膩子、基膜、網格布、找平、陰陽角、動線”這些詞時,內心是拒絕的。為了避免被工長支配的恐懼,他們做了一些功課。

不是說做了功課就可以從此精通裝修,隨意碾壓你的設計師/工長/售前顧問了——說到底最多也就能幫提高一下被忽悠的門檻,在“假裝我也很懂”的時候顯得更自信一點罷了。

屋主的第一份功課是下圖的裝修進度表。在這之前,他們確實是連水電泥瓦木工進場的先後順序都毫無概念的。但是懷揣著“讓第一次受騙來的再晚一些”的美好願望,在有著豐富裝修經驗的王專家(屋主媽媽)的指導下,他們做出了這個理想狀態的裝修進程表。

雖然事實上種種狀況才不會care屋主的美好設想,但這份裝修入門abc確實幫助了他們在把控整體流程時不那麼被動。

過來人談經驗,一篇嘔心瀝血的裝修避坑指南

劃重點:

(1)如何做功課?

小白可以刷刷houzz、pinterest、好好住、一兜糖等平臺,沒準能啟發一些初期的設計靈感。至於具體的裝修知識點,屋主個人比較推薦“住範兒”,hin多幹貨,哪裡不會點哪裡,so easy(但沒用過他們的線下設計服務,無法評價)。

但!是!各大網站上美美的家與你目前家徒四壁的毛坯房之間——道阻且長。在手足無措的最初階段,與其在家裡對著屏幕拍腦袋,遠不如多去幾家靠譜裝修公司的材料部看看、多去現場找幾個設計師/工長聊聊天、多去幾個不同施工階段的工地溜達溜達、多聽聽其他業主的推薦和吐槽來的實在。(不用擔心找不到施工現場,與任何一家裝修公司或施工隊籤合同前,都可以要求先去他們施工中的工地看看。)

(2)要不要找裝修公司/設計師?

這題跟“我和你媽掉水裡你先救誰”一個難答等級。屋主說,裝修行業實在是他見過的最霸道的乙方了,為所欲為那種。如果自己有經驗有時間有認識的靠譜施工隊,當然可以賣家多掙錢,買家少花錢,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但想來想去,他們還是決定找了裝修公司,簽了硬裝半包合同,而沒用那些半生不熟的親戚朋友推薦的工長。

他們想的是:說到底,問題總歸是會出的,至少還有公司和監理的制約關係在,而且比起工長,公司跑起路來相對困難些。退一萬步說,和非熟人撕起逼來,也更放得開拳腳些?事實證明,他們的選擇沒錯,有(靠譜)裝修公司監理的撐腰, 遇到問題時和工長逢撕必贏。

過來人談經驗,一篇嘔心瀝血的裝修避坑指南

(3)家庭裝修原則

簡單來說就是要提前約定“業主內部意見不一致的時候怎麼辦”。因為關於裝修的一切實在太瑣碎,也涉及太多關於審美、預算、習慣等方面的決定,身邊因為裝修家庭內部鬧翻的drama案例比比皆是。

屋主在整個裝修過程中沒吵過一次架(齊心協力罵工長除外)。說起經驗,他說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公婆爸媽的深明大義,以及跟老公的分工合理:老公負責決定大事,她負責決定小事,並判斷一件事到底是大事還是小事; )

二. 讓設計師聽懂難,難於上青天

你一定懂這種感受。和髮型說:“麻煩幫我髮尾稍微修一下”。髮型師:“好的沒問題!”然後等你戴上眼鏡:“wtf我頭髮呢???”

屋主覺得和裝修設計師溝通大概也是這種感覺。因為和裝修公司籤的硬裝合同,公司有指派一位硬裝設計師(主要負責戶型改造和水電中央空調等線路圖),他一直很努力想要把他們的軟裝部分也承包了。最開始聊需求時,他們說想要日式,他思考了一下,打開了一個充滿紅木傢俱的設計圖,說:“你們看看我做的這個美式怎麼樣?”他們試圖澄清:“是日式哦~”他又猶豫了一會兒,打開一個帶有粉色蕾絲蚊帳和大型hello kitty的設計圖信心滿滿的說:“那我覺得這個風格也很適合你們!”

過來人談經驗,一篇嘔心瀝血的裝修避坑指南

當時本還殘存著一絲猶豫的屋主,在這一刻,萬念俱灰。果斷做出了選擇:算了。最後這位設計師甚至只幫他們出了水電方案的圖,連戶型改造方案都是他們自己設計的。後來,屋主也覺得這是裝修中最正確的決策之一。

當然,屋主表示,這個故事不是用來抨擊設計師的,而是用來自省的(佛系業主)。不是所有設計師都如此,而活兒好的那部分他們又消費不起。“這不是設計師的缺點,這是我們的缺點”。

或者換個角度想,也許設計的審美並不存在絕對的優劣,但是一定存在與業主偏好契合與否。作為業主和最終用戶的屋主們,才是更應該對自己家的設計風格負責的人呀。

劃重點:

(1)確定風格

每一個設計師或傢俱銷售大姐聽說了他們想要“日式”後,都大力推薦升降榻榻米,拼命說升降臺有多靈多靈。這件事讓屋主很苦惱,因為他個人對升降臺十分排斥:一方面因為很不實用,屋主家沒有誰會鄭重其事的端坐在上面,邊喝茶邊欣賞靡靡之音,另一方面還擔心如果客人睡在上面的時候,ta突然自己升起來,客人因此腰椎間盤突出(想太多型業主)。

超過三個人給屋主推薦升降臺後,他又開始反思自己(佛系業主*2):“一定是我的表達有問題”。屋主理想中所謂的“日式”其實只是一種以原木色為基調、以“寧古無時,寧樸無巧,寧儉無俗”為風格的抽象概括,而不是那些正兒八經的紙屏風、升降臺或羊皮紙門。事實上裝到最後屋主家也確實是日系佛系北歐的大融合,完全沒有拘泥於某種單一的風格。

所以,和設計師溝通的時候,也許給出更多圖片參考,更多具體描述,比給出抽象的“x式”定性要簡單有效的多。

(2)優化格局

大家都知道南北通透採光充足戶型周正的房型最好,但“知道”和“買得起”之間,還隔著很遠的距離。至少,在原有格局的基礎上,按照自己的偏好和習慣稍微優化一下,還是有戲的。

屋主最自豪的改動是對餐廳區域的改造。他們把原有書房的牆體整面敲掉內推,縮小後的空間以(沒有升降臺的)榻榻米箱體抬高地面,榻榻米和飄窗從高度上連成一體,最大化了實際實用面積(請參考以下草率的示意圖理解)。榻榻米一側是一同訂製的客用小衣櫃和書桌,加上日式原木吊軌移門,一個小而美的兼具儲物、休閒和待客功能的榻榻米客臥就這樣形成了。

過來人談經驗,一篇嘔心瀝血的裝修避坑指南

牆體內推後多出的空間又和本就寬敞的走廊組合生成了的一個新的餐廳區域,而入戶區域原本被書房牆體影響的採光也得以優化,忍不住為屋主鼓掌。

住進來之後,屋主表示這個區域完全是老公的最愛,徹底推翻了之前反覆聽說的“榻榻米房間不實用論”。榻榻米下的無敵儲存空間就不說了,他們給這個房間的牆面貼了厚實的日本牆紙,給榻榻米和飄窗統一訂製了的榻榻米墊以增強延伸感,這樣一來,整個小房間裡隨處都可以癱倒。書桌上放了以前出租屋裡搬來的小電視當成遊戲顯示屏,桌下可以儲存各種大型破爛(遊戲機/玩具模型/ukulele等),每天吃完飯碗碟一扔進洗碗機,他們就可以癱在榻榻米上打打遊戲看看書,可以說十分美滋滋了,簡直就是肥宅快樂窩。

過來人談經驗,一篇嘔心瀝血的裝修避坑指南

提醒一點,關於格局調整最好知道:做出各種理想房型修改方案時,確認一下哪些牆體是不能敲的承重牆;規劃功能區時,考慮一下是否符合習慣的動線;進行各種大型櫃體(尤其是吊櫃)設計方案時,確認一下哪些牆體是不能承重的空心磚,以上幾條有利於減少空歡喜和無用功。

3)審視生活習慣

屋主表示,家裡沙發一直是審美里的一個不合格選手。其實現在偏年輕化的日式或北歐的風格里,確實很少有這種敦實的L型沙發了,大都是些身材靈巧秀氣型的選手。但是,這個敦實的大傢伙又確實很舒服,完全符合“可坐可躺可蹦躂”的原則,所以屋主最終還是選擇了它。“把它拉成沙發床大家一起躺在上面做沙發土豆的時刻,真是覺得人間很值得”。

“所以,如果功能傢俱在實用和美觀上只能選一個的話, 我這個死顏控也得投實用一票”。

以上是個成功示範,下面來個失敗的。

憑良心說屋主家的儲存空間其實不少,但真正使用起來卻還是發現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衣櫃是不少,可是隔板過多了,懸掛大衣和裙子的空間不太夠,如果可以再選一次,屋主表示會在定櫃子時要求隔板可拆卸;收納櫃也夠多了,可是沒考慮到手持吸塵器/掛燙機/電動拖把等高個子的工具。

三.與工頭鬥,其樂無窮

選公司重要,選工長更重要。屋主表示裝修前就聽過坊間傳說:“防火防盜防(黑心)工長”。No offense,不排除行業裡還是有很多人好活兒佳的良心工長,但是因為行業特性和現狀,好工長沒毛病,壞工長真要命。

他們家的工長不能算十分壞,但有點神奇。他很會把自己的五官擺成一副慈眉善目的樣子——所以屋主看照片憑面相便選了他(當然因為時間等原因當時也沒太多選擇)。

第一次見到這位工長,親眼看著他“祥和”的五官狡黠的動起來時,屋主還是感受到:壞了,此人不是善茬。事實證明頗有一些看相的天賦——這位工長果然是一個工作起來很有技巧的人。

首先,他很會策略性提問。比如前期選材料的時候,他經常這麼問:“你們家的石膏線要A還是要B?”很巧妙的規避一種可能叫“並不需要”。

算增項價格的時候,他會列一串超長的清單,鉅細靡遺,讓人覺得無比認真,然後一項項看下來,無中生有,車輪計算,做得一手好假賬。

遇到問題的時候,他也很會以退為進,迂迴型逃避。比如我們的木工沒有按照圖紙,自說自話給我們做了一個環形燈帶區域。屋主質問隊長的時候,隊長不假思索的說:這是我們精心設計的,在餐廳上裝一圈藍色燈帶,多時尚啊!

???

過來人談經驗,一篇嘔心瀝血的裝修避坑指南

和工長/裝修隊交涉的時候,以下tips也許可以保護你。

劃重點:

(1)重視合同

兩個要點:第一,簽字前仔細閱讀你們的合同,確保每一處收費都是必要的,每一張設計圖紙都是按照你的要求來的,今日拍腦袋籤的字,夠你明天拍大腿後悔。第二,在合同中明確約束增項,尤其是最容易產生增項的水電項目,比如屋主約束了“水電按實結算,不許超過預算20%,其餘項目若非業主要求不予增加,否則業主有權拒絕支付”。那些覺得“反正是熟人裝修,隨便看看了解個總價就行了”的業主,只能為您點播一首“祝你平安”。

(2)即時留證

裝修過程中最好多多拍照,注意不是自拍。尤其是在拆舊後毛坯的階段和硬裝階段,你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能用上這些照片。工長很忙,施工隊打一槍換個地方,自己的家還是要自己上心。別到最後發現明明不存在活兒工長信誓旦旦說做了,中央空調下水口找不著了,浴室淋浴安裝一衝擊鑽下去水管打爆了......

別問我是怎麼知道的。

(3)合理撕逼

收尾階段鐵公雞工長給我們做了一張長長的增項清單。因為實在是太坑,屋主認真的做了一份“槓精”excel,一項項去打臉(以下為部分截圖)。根據這份清單,1.7w的增項硬生生被他們談到1w,談到鐵公雞臉都臉綠了。

“想完全不吃虧很困難,但少吃一點虧努努力還是做的到的”。

過來人談經驗,一篇嘔心瀝血的裝修避坑指南

四:佛系裝修,一切隨緣

屋主最大的收穫是,裝修這件小事也教會了他們很多道理,比如要始終相信神州大地多奇志,困難總比辦法多。

比如,採購兒童房傢俱時,他們看中了一款雙層床,長度上比打算放它的地方稍長了一些。店長信心滿滿的說:我們有辦法的!我以為是什麼辦法呢,店長接著說:把床板鋸掉20釐米就行了!屋主:“那成年人睡起來不會太短嗎?”店長:“可以從床尾把腳伸出去的!” ?

比如,十一月的某天,裝修正常進行中,樓下居委會大媽突然氣勢洶洶的跑上來,屋主一臉懵逼,心想這不是工作日工作時段內嗎?大媽們氣勢洶洶的說:你們裝修影響我們學習嗶嗶嗶嗶嗶了,都給我暫停不許裝了! ??

再比如,屋主家地面找平工作進行到一半,突然停滯了,陽臺地面上還有一個巨大而突兀的坑,看起來很玄妙。問隊長:“為什麼找平找了一半不找了?”隊長:“沒水泥了……” ,“為什麼不去買?”,“嗯……水泥廠倒閉了……” ???

過來人談經驗,一篇嘔心瀝血的裝修避坑指南

此外,一月定的傢俱因為種種奇葩原因拖拖拖到五月才能裝啦,乳膠漆刷完一個月吊頂就裂了呀,牆紙貼完一個禮拜窗戶突然漏水把飄窗大理石給淹了啦,裝寬帶的說家端口被別人佔用了啦,不過,“這些都是小事,目前都解決了,不提也罷”。

每當這種時候,教大家一個方法,在心理默唸:莫生氣,人生就像一場戲,因為有緣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該去珍惜。為了小事發脾氣,回頭想想又何必。別人生氣我不氣,氣出病來無人替。我若生氣誰如意,況且傷神又費力。鄰居親朋不要比,兒孫瑣事由他去。吃苦享樂在一起,神仙羨慕好伴侶。: )

以上這段話也先給裝修中的你們。祝你們也擁有理想中的家!

PS:如果想和屋主交流更多,登錄一兜糖APP搜索屋主名字“橘子橘子美滋滋 ”即可哦~

最後,一兜糖家居交流群持續開放中,感興趣的小夥伴可備註今日頭條,加管理員微信“yidoutang7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