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保衛戰」三年計劃公布,對石化業再提新要求

7月3日,國務院公佈《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明確了未來三年,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藍天保衛戰”三年計劃公佈,對石化業再提新要求

《行動計劃》提出,要明顯增強人民的藍天幸福感,並將汙染物排放量和優良天數進行了量化。到202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比2015年下降15%以上;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濃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0%,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行動計劃》還明確,將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等區域為重點,持續開展大氣汙染防治行動。

《行動計劃》提出六方面任務措施,並明確量化指標和完成時限。一是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推進產業綠色發展。二是加快調整能源結構,構建清潔低碳高效能源體系。三是積極調整運輸結構,發展綠色交通體系。四是優化調整用地結構,推進面源汙染治理。五是實施重大專項行動,大幅降低汙染物排放。六是強化區域聯防聯控,有效應對重汙染天氣。

“藍天保衛戰”三年計劃公佈,對石化業再提新要求

在這六大任務之中,有許多地方涉及石化行業。

在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方面,提出優化產業佈局。積極推行區域、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新、改、擴建鋼鐵、石化、化工、焦化、建材、有色等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應滿足區域、規劃環評要求。推進重點行業汙染治理升級改造。重點區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揮發性有機物(VOCs)全面執行大氣汙染物特別排放限值。推進各類園區循環化改造、規範發展和提質增效。大力推進企業清潔生產。對開發區、工業園區、高新區等進行集中整治,限期進行達標改造,減少工業集聚區汙染。完善園區集中供熱設施,積極推廣集中供熱。有條件的工業集聚區建設集中噴塗工程中心,配備高效治汙設施,替代企業獨立噴塗工序。

在調整能源結構方面,抓好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力爭2020年天然氣佔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到10%。有序發展天然氣調峰電站等可中斷用戶,原則上不再新建天然氣熱電聯產和天然氣化工項目。限時完成天然氣管網互聯互通,打通“南氣北送”輸氣通道。加快發展清潔能源和新能源。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佔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到15%。

“藍天保衛戰”三年計劃公佈,對石化業再提新要求

在調整運輸結構方面,加快油品質量升級。2019年1月1日起,全國全面供應符合國六標準的車用汽柴油,停止銷售低於國六標準的汽柴油,實現車用柴油、普通柴油、部分船舶用油“三油並軌”,取消普通柴油標準,重點區域、珠三角地區、成渝地區等提前實施。2020年底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中型和重型柴油貨車100萬輛以上。2019年7月1日起,重點區域、珠三角地區、成渝地區提前實施國六排放標準。推廣使用達到國六排放標準的燃氣車輛。

在調整用地結構方面,加強秸稈綜合利用和氨排放控制。控制農業源氨排放。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增加有機肥使用量,實現化肥農藥使用量負增長。提高化肥利用率,到2020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達到40%以上。

在實施重大專項行動,大幅降低汙染物排放方面,實施VOCs專項整治方案。制定石化、化工、工業塗裝、包裝印刷等VOCs排放重點行業和油品儲運銷綜合整治方案,出臺洩漏檢測與修復標準,編制VOCs治理技術指南。重點區域禁止建設生產和使用高VOCs含量的溶劑型塗料、油墨、膠粘劑等項目,加大餐飲油煙治理力度。開展VOCs整治專項執法行動,嚴厲打擊違法排汙行為,對治理效果差、技術服務能力弱、運營管理水平低的治理單位,公佈名單,實行聯合懲戒,扶持培育VOCs治理和服務專業化規模化龍頭企業。2020年,VOCs排放總量較2015年下降10%以上。(生態環境部牽頭,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能源局等參與)

在強化區域聯防聯控,有效應對重汙染天氣方面,重點區域實施秋冬季重點行業錯峰生產。加大秋冬季工業企業生產調控力度,各地針對鋼鐵、建材、焦化、鑄造、有色、化工等高排放行業,制定錯峰生產方案,實施差別化管理。

此外,《行動計劃》還提出,加強對油品製售企業的質量監督管理,嚴厲打擊生產、銷售、使用不合格油品和車用尿素行為,禁止以化工原料名義出售調和油組分,禁止以化工原料勾兌調和油,嚴禁運輸企業儲存使用非標油,堅決取締黑加油站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