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位省級黨政一把手率團出國,所爲何事?

撰文 | 孟亞旭

最近,省級黨政一把手率團外出的情況比較多。

除了赴他省訪問,還有一些省委書記或省長率團出國。

據政知君統計,本月以來,至少有4位地方黨政一把手率團出國,先後赴10個國家訪問。

4位一把手去了10個國家

這4位地方黨政一把手是上海市長應勇、浙江省委書記車俊、湖南省長許達哲和吉林省長景俊海。

  • 6月2日至10日,應勇率團到日本、以色列、土耳其訪問
  • 6月10日至19日,車俊率團到津巴布韋、南非、毛里求斯訪問
  • 6月23日至26日,許達哲率團到埃塞俄比亞訪問
  • 6月17日至26日,景俊海到德國、奧地利、韓國訪問

這些黨政一把手在國外訪問的時間各不相同,比如許達哲在埃塞俄比亞行程為4天,而景俊海在國外訪問的行程則為10日。

在政知君的印象中,一把手率團出國,多為尋求戰略投資者、擴大對外開放,但從微觀上來看,各個省份的訴求其實是不一樣的。

比如吉林。

根據吉林當地媒體披露的消息,景俊海赴德國、奧地利和韓國訪問,曾與當地政府、商會和企業展開會談洽商,以汽車產業和冰雪產業為先導,推動企業深度對接。

關鍵詞是“汽車產業和冰雪產業”,這也是吉林本省要大力發展的產業。

為什麼要發展這些產業?這就要提到大家比較熟的一個詞——東北振興。吉林的目的,是為了“吉林新一輪全面振興匯聚力量”。

出國前在北京參加了一場座談

其實,為了吉林振興,景俊海沒少下功夫。

在開始為期10日的國外訪問之前,景俊海曾在5月27日至6月2日先後赴江蘇、廣東兩地,在這兩地,景俊海都提到了這樣一句話:

吉林走出振興發展新路,離不開江蘇企業的參與和支持(需要廣東企業關注吉林、積極支持)。

在赴德國訪問前兩天,景俊海還在北京參加了一場工作座談——吉林省政府在北京分別與科技部、工信部、財政部、國家統計局、國家菸草專賣局舉行的工作會談。

這場會談的背後,也是“吉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

在5月底接受人民網採訪時,景俊海說了這麼一句話,“從年初至今,吉林省共舉辦了28場各類招商活動,每一場他都親自參加與企業交流”。

上海市長率團出國的關鍵詞

上海市長應勇在本月初率團去了三個國家,行程為9天。

雖然都是為了尋求合作,但和吉林不同,上海的關鍵詞是科技創新、智慧城市等。

這裡有一個背景是,上海正致力於建設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

應勇赴國外訪問的第一站,是日本。

在橫濱時,應勇還考察了橫濱軌道交通。

4位省級黨政一把手率團出國,所為何事?

在會見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時,應勇說:

“上海和東京都是超大型城市,在城市發展方面有許多共同話題,也面臨許多共同的挑戰和任務。希望今後在城市管理、社會治理和社區管理方面借鑑東京的先進經驗。”

離開日本後,應勇赴以色列。

當然,也是尋求合作。

據當地媒體披露,在以色列時,應勇說:

總結一句話就是,加強科技創新合作。

應勇赴國外的第三站,是土耳其。

應勇在會見伊斯坦布爾市市長時說,上海和伊斯坦布爾同為“一帶一路”沿線重要節點城市,兩市合作潛力巨大。

這裡便是政知君所說的第三個關鍵詞,“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也是浙江省委書記車俊和湖南省長許達哲率團出國的一個關鍵詞。

先來看看民營經濟和對外投資大省浙江。

今年4月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同津巴布韋總統姆南加古瓦舉行會談。

當時,習近平強調:

深化在“一帶一路”和中非合作論壇框架內合作,繼續有序推進基礎設施建設、農業、投融資等領域合作,中方支持津方探索符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

那次會見兩個月後,車俊率團出國,第一站便是津巴布韋。

那次訪問用時4天(當地時間6月10日至13日),期間,車俊還會見了津巴布韋總統姆南加古瓦、副總統奇溫加。

4位省級黨政一把手率團出國,所為何事?

在津巴布韋舉行的一場商務論壇上,浙江省商務代表團近50家企業和津巴布韋商界人士參加商務論壇。

據媒體報道,“浙津雙方簽訂了10個合作項目,涉及資源開發、合作共建經貿合作區、企業海外營銷網絡建設等領域,協議總投資11.8億元。”

湖南省長許達哲出訪埃塞俄比亞的關鍵詞,也是“一帶一路”。

“此次到訪是為了全面落實‘一帶一路’倡議,實施湘埃已經達成的合作協議,鞏固提升兩地友誼。湖南願意同埃塞俄比亞分享發展經驗,擴大湘埃經貿合作,推動湘企來埃投資和優質富餘產能走進非洲。”許達哲在25日會見埃塞俄比亞總理時說。

要新一輪全面振興的吉林,也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

在中歐班列“長滿歐”德國紐倫堡發車儀式上,景俊海下達發車令,最後一箱貨物吊裝上車,列車滿載出發,駛向長春。

4位省級黨政一把手率團出國,所為何事?

資料 | 浙江日報 吉林日報 湖南日報等

校對 | 李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