鍊氣三法!每一種都是上古絕學,呼氣吸氣間就可打通任督二脈!

中華民族傳統武術文化內容無比豐富,體系博大精深。從時間上看,其源上溯殷周,其流囊括自春秋後各歷史時期的武術文化成果;從地域上看,凡古先民生活之地都與武術產生與發展有密切關係,可謂源遠流長。

武術的產生及發展過程,按時間順序可以分為殷周時期、先秦時期、漢唐時期、宋元時期、明清時期。這五個時期互相銜接,清晰地描繪出武術文化發展的脈絡,從脈絡中顯示出武術發展的規律。在今天,要繼承與發揚武術文化必須尊重這一規律。

煉氣三法!每一種都是上古絕學,呼氣吸氣間就可打通任督二脈!

墨子閉氣行氣法

運轉控制身體的氣的方法叫做煉氣,也叫“長息”。

方法是:

先將自身調整到放鬆自然地狀態,即自然坐式或仰臥式(作好功前準備,如寬衣解帶,先行大小便等),握固(將左右手的大拇指掐在其它三個手指的掌指橫紋上,或者是置於手心,用其餘四個手指握牢,然後可以將左右手拄按在腰腹部或背部),不斷叩齒讓待津液滿口,徐徐攪漱片刻,多次將津液吞嚥下去。每天的呼吸,由鼻子吸進氣體,由嘴巴呼出氣體,繼而收縮鼻孔,緩慢地做深呼吸,在吸至將滿未全滿之際,用口緩緩吐出。

每次吐氣在吐完與未吐完之時,將氣嚥下;然後再縮鼻吸氣。剛開始的時候,吸入五次空氣,只要一次吐呼出去就可以了。每次吐氣結束的時候,就開始回咽,同時繼續用鼻子吸氣,按此法反覆不斷,形成模式。

煉氣三法!每一種都是上古絕學,呼氣吸氣間就可打通任督二脈!

做到每次吸氣時伴隨提肛收腹則使得丹田中的內氣上升,吐氣則伴以鼓腹松肛使得內氣往丹田下降,最終要使得自己的內氣能夠周遊全身,則能夠感覺全身氣息自然鼓盪。每月(陰曆)的初一到十五,在行氣時的呼氣時,自我的意念要使氣從十個手指排出;每月(陰曆)的十六到該月的最後一天,自我的意念要使氣從十個足趾通出。

張果服氣法

具體練法為:

姿勢為仰臥式,兩手握拳放置於腿的兩側,收斂心意,摒棄各種雜念。

用鼻子緩緩吸氣,吸滿後閉氣不呼,心中默數,自一至百以上。閉氣直至難以堅持為止,可以稍微鬆氣,然後立刻吸滿再閉上,直到足心出汗,才可以慢慢地將所閉之氣吐出來,但吸氣與吐氣時必須極其微小,小到看不出呼吸的氣息才可以。

隨著功夫的深入,每次閉氣默數的數值逐漸延長,通常如果可以每次閉息默數至l000——2000,就可以不食五穀雜糧,期間可自然出現“胎息”狀態。若能於每次閉息默數至5000,那就能達到一種出神入化的境界了。

煉氣三法!每一種都是上古絕學,呼氣吸氣間就可打通任督二脈!

道家吐納築基功法

須擇空氣清新之地,或山林、公園、湖邊、田野皆 可,室內可以打開窗戶。時間可以選擇在子、午、卯、 酉四正時,且此時一般工作較少,也便於自我安排。

1、身法

煉功之時,最好不要穿過緊的衣服,腰帶可以鬆一鬆,以利氣血流通。姿勢不限,行、立、坐、臥均可。行、立、坐、臥之法則如下:

行,可緩步許行,神態自若,安然行炁。

立,自然站立,腳同肩寬,雙膝微屈。雙手自然下垂,放在體側,或雙手相疊,放在臍下。

,最好盤坐,雙手相疊,放在肚臍,或掐訣最好。亦可平坐凳上,手撫兩膝。

,可以平躺,手心向上,置於體側,或雙手相疊,置於臍上。或者側身臥最佳,一手置於頭側或枕肱,另外一手放於肚臍,兩腳一伸一屈,與手相反。先轉動頭部,使脊椎正直,然後做功。

以上四種姿勢,可以自由選擇。但求其自然安適,以利人靜。

煉氣三法!每一種都是上古絕學,呼氣吸氣間就可打通任督二脈!

煉功時雙目微閉,含光內視,眼觀鼻,鼻觀心,心觀丹田。觀丹田者,觀丹田之炁是也。所以微閉者,睜開容易滋生雜念,全閉容易昏沉入睡,皆於養炁不利。微閉時眼皮自然下垂,以看到眼前之物而又不能辨清為度。

兩耳須屏卻外界一切干擾,如入萬籟俱寂之境,凝韻聽息。

煉功時要求舌頂上顎,即舌反捲以舌尖底面頂住。 因人之上顎有兩個窩,叫做“天池穴”,上通泥丸,漏 神漏炁。故煉功時必須堵住,如嬰兒哺乳之狀。

2、心法

行功前必須排除雜念,念想不除,無法馭炁。

3、息法

首先開口,緩緩吐出體內濁氣,再自鼻中吸入清 炁,用意咽入下丹田(臍下一寸三分,同身寸),以補 充呼出之氣。呼必呼盡,吸必吸滿。吸時小腹圓起,呼 時小腹回收,叫做順呼吸。初學吐納必須如此,這樣口呼鼻吸三次。

然後抿口合齒,舌頂上顎,收視返聽。鼻吸鼻呼,一呼一吸,皆令出入于丹田。務必做到以心領氣,以氣隨心,吸氣時隨意念下注丹田,呼氣時以意念領出竅外,謂之心息相依。


分享到:


相關文章: